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1回复

[转帖]乐山大佛是哪尊佛?为什么是唐代的佛身,民国的佛头?能镇水吗?[3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3977
金币
475596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2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23

有些景点不去遗憾,去了后悔,黄金周去乐山大佛就是如此。

乐山大佛是哪尊佛?为什么说乐山大佛寺“唐代的佛身,民国的佛头”?往下看就知道了

乐山大佛有两种游览方式:进景区近距离观看大佛,门票80;乘渡

轮看大佛全貌,游轮70。

以我上次的经验,还是进景区好。但是,这次我有些后悔了。

下午不到景区门口说前面车停满了,就停到临时停车场,有免费的摆渡车,不过只拉到景区口,还有10元单次景区摆渡车,只有800米,收费有些贵,徒步也是一会儿的功夫。

进到景区门口,看着游客也不是很多,从苏轼的“佛”字右上,前往大佛。

一路的摩崖,不过破坏比较严重,很多造像还是很精美的。可惜一方面是破坏,一方面风化,全乎的不多。

这个飞天很是灵动,可惜风化的地方太多。

历代名人题刻也不少。红砂岩雕刻容易但是不牢固。

乐山大佛是三江汇流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看到的大渡河岷江汇流,大渡河上游下雨了,这个时候真是“泾渭分明”。

这里正对着“龙湫虎穴”,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中的“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应当写的就是这里。

相传古时凌云山有猛虎出没,山下江河中有蛟龙翻腾,危及百姓和行船,后受佛法感召,化为石龙石虎,入“龙湫”、驻“虎穴”。

这里本来要拍照,夫人说是这里有忌讳,不让拍,不拍就不拍,呵呵。

苏东坡载酒时游处”。苏轼故乡眉山距离这里不远,嘉祐四年,青年时代的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出川,由眉山沿江到嘉州,赋诗一首《初发嘉州》:“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元祐四年苏轼又写了《送陈嘉州》,送给来乐山就职的陈姓朋友。当时苏东坡在杭州任上,诗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载酒亭两侧对联就是诗中两句:“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题壁是明末崇祯年间文字,由当时嘉州太守郭卫宸书写。

拜拜对面兜率宫弥勒,大家一同呵呵呵。

这就到了上面这个大门了,说从下面到这个大门,长约480米,共计台阶333级,象征着弥勒所居兜率内院讲经说法之三十三天,“333”又隐寓民间“升、升、升”的吉祥之意,即为“吉祥路”。

我们走了吉祥路,大家一路吉祥。

不说郭沫若题写的匾额,就说“大江东去,佛法西来”这幅对联内容真是好,很有气势。

上去到平台远眺峨眉山,今天云雾缭绕,颇有仙气。

以前到一个地方旅游,都是匆匆忙忙,总要安排晚上的酒肉,现在不喝酒,到了景区就可以慢慢走。

不着急去看大佛,先拜凌云寺

凌云寺被凌云九峰环抱,因是大佛所在地,所以又叫大佛寺,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

这里香火很旺的,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被很多人拉着“烧高香”“开光物品”,现在好了,“大和尚”一出事,全国寺院风气大变。

旁边的碑廊和注易洞应该是新的,没有几块老石碑,我们直接前往最高处的灵宝塔

灵宝塔又名凌云塔,也是一个国保单位,典型的“宝塔镇河妖”。

灵宝塔也是古代航船的标志——高71米的乐山大佛以“镇水保平安”为目的,而灵宝塔则通过其显著的地势与高度,提醒船工注意急流险滩,保障航行安全。

绕塔一匝,下来到沫若堂,看看郭老。

虽然很多人对郭沫若有意见,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郭沫若在历史上的地位。

门额"沫若堂"三字为楚图南所书,门两侧是长对联。上联:峨眉钟灵,大渡铸魂,中华唯怀,黎庶系心,笔摇落山河,真是文豪本色;下联:女神惊世,屈原壮魄,雷电为颂,洪波度曲,诗成泣鬼神,果然名士风流。

里面展出了郭沫若生平的文字图片资料,外面是一尊约3米高的郭沫若全身铜像,像旁立一支6.5米高的花岗石巨笔,笔杆上镌刻女神、屈原、凤凰涅槃图案。

另一边还有一个天然崖洞,是千峰悟禅处,这里有记载“中兴祖师”千峰禅师功德故事的碑刻

一路下来走到大佛前,看着白白净净的大佛头。

历经千年的乐山大佛通高达71米,由一座山雕凿而成,但再坚硬的岩体也抵不住日晒雨淋和“病虫害,古人主要有两条保护措施。一是建有一座十三层楼阁——“大像阁”加以保护;二是在大佛颈部、肩部、胸部开凿了三条排水排湿廊道。

楼阁早在清代已经看不到了,根据现存的老照片,现在看到的乐山大佛其实在近百年变化很大,现在的乐山大佛,其实是:唐代的佛身,民国的佛头。

清代末年乐山大佛如同一位“不修边幅的流浪汉”:头顶长满了“乱发”,脸上的“胡子”“眉毛”也不少,杂草应当是有一人高。

后来杂草已经被清除,脸部的杂草也正在被清理,但躯干上的杂草仍旧没有被清理掉,看起来仍旧像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

国家动乱,大佛也不得安宁。在1925年四川军阀杨森为了试验新武器,竟然下令炮轰乐山大佛,大佛面部毁容。

梁思成简直痛心疾首。在笔记里写下:“虽经漫补,神态迥异,亦我国佛教艺术之一重大损失也。”

后来乐山大佛再次修缮,但大佛的脸部右下颌及嘴角已不复存在,大佛的面貌发生了改变,大佛发髻于额前由平直线变为了下曲弧线。

后期基本都是在这个妆面下修缮的。所以说大佛是“唐代的佛身,民国的佛头。

一直到现在,大佛的维护工作都在继续,日晒雨淋的大佛身上的“黑斑”很严重,青苔也有了厚厚一层。

我不又给大佛“带上墨镜”,阿弥陀佛,对佛的敬意,我只能做到这个了。

佛头后面是利用汉代崖墓建的“海师洞”,当年海通法师开凿大佛,这里就是工程的临时指挥处。

当年海通法师筹集第一笔巨款,有贪官眼馋,海通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毫不犹豫地挖出了自己的眼珠,保住了大佛的根基。

阿弥陀佛!洞前海师像一派庄严不可侵侮的神气

在这一面,基本上可以看到大佛更多的样子,还可以看到九曲栈道

九曲栈道始建于唐代开凿大佛时期,为沿绝壁开凿的施工和礼佛通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 。我记得上次来就是沿着这个栈道一路下去的。

只是现在这个栈道不开放了,说是在维护。

现在只能从凌云栈道下到佛足,凌云栈道全长约500米,是1983年开凿1984年竣工开放。沿途含“三太子入海处”“百步栈道”等景点,崖壁刻有张爱萍、马识途等人题咏,经悬空栈道可至松韵亭,旁有高30多米“降魔柞”,南端为双层兑悦亭。

说实话,从这里下到佛足途中,是看不到大佛的,没有体验感。

黄金周期间,游客真是多,电子牌提示还有两个小时的队排,要是这样,还不如坐游船的快。

趁着排队的时候,说说大佛的故事。

第一,乐山大佛是什么佛?当然是弥勒佛武则天为了上位,编造《大云经》,说她是弥勒转世,唐朝从武则天开始,就盛行开凿弥勒佛像之风,乐山大佛就是如此。

修大佛目的是干什么?

首先是信仰,出家人化缘修佛就是信仰,当然也是为了保佑平安。

乐山大佛真是保佑了此地百姓的平安。

乐山处于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触崖粉碎,夏汛洪水季节则更甚,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一佛镇三江,挥手斩阎罗”,修建大佛的时候,一来可以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可借佛力镇水,大佛修建后之后,这里的水患果然减轻了不少。

民间有"大佛洗脚,乐山洗澡"的俗语,认为大佛脚趾被淹预示着乐山城区可能遭遇洪水。这也是历史证明的。

终于到了佛足,伟哉!

这个时候夕阳西下,晚霞照耀下的大佛也是红彤彤的。

看着大佛满目慈祥,不由想起乐山大佛曾经有过几次“闭目流泪”的事件。说是1962年、1963年、1976年等都曾经出现过佛像闭目。

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大家自己想想就行。

虽然专家说是是因为“酸雨”的腐蚀,导致了大佛身上涂料的脱落,才会呈现出闭目的奇观,但为何是这三个时间段,是不是很有意思?

自然界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

夜色中,我们离开了大佛景区,只留下大佛对着滔滔江水。

千百年后,他还会对着滔滔江水,不管他的面目如何变化。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3977
金币
475596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2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24
乐山大佛:千年古佛的传奇与现状

乐山大佛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更是无数游客心中的圣地。然而,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黄金周期间的乐山大佛景区可能会因为游客过多而让人感到遗憾。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游览体验以及保护现状。

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

1. 乐山大佛是什么佛?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坐像。弥勒佛在佛教中被视为未来佛,象征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曾宣称自己是弥勒转世,因此在唐代盛行开凿弥勒佛像之风,乐山大佛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 修建大佛的目的
乐山大佛的修建不仅仅是为了信仰,更重要的是为了镇水保平安。乐山地处三江汇流之处,水势凶猛,常有船毁人亡的悲剧发生。海通禅师发起修凿大佛,旨在通过石块坠江减缓水势,并借助佛力镇水,从而减少水患。事实证明,大佛的修建确实减轻了当地的水患。

乐山大佛的游览体验

1. 游览方式
乐山大佛有两种主要的游览方式:
- 进景区近距离观看:门票80元,可以步行至大佛脚下,近距离观赏这座宏伟的石刻艺术品。
- 乘渡轮看大佛全貌:游轮票价70元,可以从水上远观大佛的全貌,感受其磅礴气势。

2. 黄金周的游览体验
黄金周期间,乐山大佛景区游客众多,可能会导致排队时间过长,影响游览体验。例如,上文提到的九曲栈道因维护不开放,导致游客无法从最佳角度观赏大佛。此外,景区内的交通拥堵和高昂的摆渡车费用也可能让游客感到不便。

乐山大佛的保护现状

1. “唐代的佛身,民国的佛头”
乐山大佛历经千年风雨,其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上文提到的“唐代的佛身,民国的佛头”是指大佛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复。特别是在1925年,四川军阀杨森为了测试新武器,竟然下令炮轰大佛,导致其面部受损。此后的大规模修复工作使得大佛的脸部发生了变化。

2. 当前的保护措施
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工作仍在继续。为了防止日晒雨淋和酸雨对大佛的侵蚀,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定期清理杂草、修复受损部位等。然而,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佛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3. 奇特现象
上文提到的大佛“闭目流泪”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专家解释这是由于酸雨腐蚀导致涂料脱落所致,但这一现象仍引发了人们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思。

结语

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黄金周期间的游览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依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千年古佛的魅力。希望未来的保护工作能够更加完善,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乐山大佛的伟大与庄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