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世界设计亮度最高:我国探索微观世界的巨型X光机今年年底试运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0548
金币
448990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5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2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IT之家 10 月 2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十四五”期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 6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已有 4 个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世界上设计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将在今年年底开启试运行。

据IT之家了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外形酷似超级放大镜,其设计亮度极高,能够产生比太阳亮万亿倍的光,是观测物质微观世界的大国重器。2019 年,该光源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开工建设,今年 3 月启动带光联调,预计 11 月各项性能指标将全部达标,12 月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这台巨型 X 光机通过发射 X 光射线,能够帮助科学家更细致地观察微观物质世界,从而解决航空航天、能源环境、生命医药、新材料研发等诸多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其储存环加速器里的电子具有高达 60 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将可以发出亮度相当于太阳光的一万亿倍的光。它主要由直线加速器、增强器、储存环和光束线站构成,通过加速电子、生产光。

目前,光源已建设有 14 条光束线站供科研人员使用,未来还将建设多达 90 条以上的光束线站,能够容纳至少 90 个科研团队同时开展实验。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和创新力量。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工程技术人员仅用 3 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土建部分的建设。2023 年 12 月,光源储存环主体设备安装完毕,全部磁铁的安装精度误差小于 50 微米,创造了中国奇迹。在设备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攻克了诸多难题,如 6 毫米狭缝真空盒的镀膜和抽真空问题,这在国际上也是难题。

从 1990 年我国建成第一代光源 ——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到如今的第四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35 年间,我国观察微观物质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这背后是中国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未知物质世界的智慧和勇气。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0548
金币
448990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5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超级显微镜”

在“十四五”关键发展时期,中国科技创新步伐持续加快。据IT之家报道,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六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已有四项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被誉为“世界上设计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 简称HEPS),预计将于2023年12月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一大国重器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科研装置领域的跨越式突破,更象征着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能力迈入世界前列。

---

一、何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揭开“超级放大镜”的神秘面纱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外形酷似一个巨大的环形“放大镜”,实则是一台超高精度的巨型X光机。它利用接近光速运动的高能电子在磁场中偏转时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即同步辐射光,来探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其发出的光亮度可达太阳可见光的一万亿倍,波长可精细至原子尺度(皮米级),使科学家得以“看见”分子、原子乃至电子的行为轨迹。

该装置主要由四个核心部分构成:
- 直线加速器:将电子从静止加速至接近光速;
- 增强器:进一步提升电子能量至60亿电子伏特(6 GeV);
- 储存环:维持高能电子稳定循环运行,持续释放高强度X射线;
- 光束线站:引导X射线至实验终端,供不同学科领域开展精密测量与成像。

这种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采用“多弯消色散”(MBBA)结构设计,极大提升了光的亮度和相干性,代表了当前全球最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水平。

---

二、为何重要?——驱动多领域前沿研究的“科学引擎”

HEPS并非仅是一项技术成就,更是推动基础科学和产业创新的“底层基础设施”。它的投入使用,将深刻改变我国在多个战略性科技领域的研究范式:

1. 航空航天材料研发  
   可实时观测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微观损伤机制,助力国产大飞机、航天器关键部件寿命预测与性能优化。

2. 能源技术革新  
   在锂电池、氢能储运、核能材料等领域,实现对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原位动态观察,破解能量转换效率瓶颈。

3. 生命科学与新药开发  
   能够解析蛋白质三维结构、病毒侵染机制,为靶向药物设计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加速原创药物研发进程。

4. 环境与地质科学  
   分析污染物迁移路径、土壤微结构变化、深地矿产形成机制,服务“双碳”战略与资源安全。

5. 新材料创制  
   支持量子材料、拓扑绝缘体、超导体等前沿物质的设计与验证,抢占未来信息技术制高点。

未来规划建成超过90条光束线站,意味着HEPS将成为全球服务能力最强的同步辐射平台之一,每年可支撑数百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同时开展实验。

---

三、中国速度与中国精度:三年建成“国之重器”的背后

从2019年破土动工到2023年底即将试运行,HEPS的建设周期仅为短短四年,土建工程仅用三年多完成,在同类国际项目中堪称奇迹。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工程组织力、系统集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尤为令人惊叹的是其建造精度:
- 储存环全长超过1.3公里,所有磁铁安装位置误差控制在50微米以内(不足一根头发丝直径),确保电子束流稳定运行;
- 真空盒内狭缝仅有6毫米宽,却需完成高质量镀膜并保持超高真空状态,该项技术此前国际上长期未能攻克,现已被中国团队成功解决;
- 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包括高频腔、磁铁电源、控制系统等均实现自主研发。

这些成就不仅打破了西方在高端科研装备领域的垄断,也为中国未来建设更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粒子对撞机等设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

四、三十年磨一剑: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跨越之路

回顾中国同步辐射发展历程,正是一部浓缩的科技自强史:
- 1990年:第一代光源“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建成,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衍生而来,开启了我国同步辐射应用先河;
- 2000年代中期:第二代合肥光源投运,专用于同步辐射,性能大幅提升;
- 2017年:第三代上海光源(SSRF)全面开放,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用户成果频出;
- 2023年:第四代HEPS即将试运行,亮度比第三代高出近百倍,定位全球领先。

三代跃迁,历时三十余载。如今,HEPS不仅是亮度最高的同步辐射源,更具备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能够实现“飞秒级+纳米级”的动态观测,真正实现了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动”的质变飞跃。

---

五、展望未来:构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支点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启用,远不止于填补一项技术空白。它是中国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一步,体现了三大深层意义:

1. 基础研究的“探路者”  
   在未知物质世界探索中,HEPS将成为发现新现象、验证新理论的“眼睛”,有望催生诺贝尔级原创成果。

2. 跨学科融合的“连接器”  
   其开放共享机制吸引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领域科研团队协同攻关,促进交叉创新生态形成。

3.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宣言书”  
   在外部技术封锁加剧的背景下,HEPS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制造、调试,彰显了我国独立发展尖端科技的能力与决心。

更为深远的是,随着怀柔科学城六大设施陆续投入使用,一个集原始创新、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科学中心正在崛起,成为中国版“硅谷+科研高地”的雏形。

---

结语:以光为尺,丈量微观宇宙;以智为炬,照亮民族复兴征程

当万亿倍于太阳亮度的X射线穿透样品,映照出原子排列的细微纹路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物质的本质,更是一个国家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图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如同一把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也是一面映射中国科技崛起的“明镜”。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国,不仅要造得出高铁、航母、芯片,更要建得起属于自己的“科学灯塔”。而今,这盏灯已在燕山脚下点亮,光芒正穿越时空,照向下一个百年科技梦想。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