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萨勒曼国王国际机场:从“石油经济”到“多元未来”的超级枢纽
沙特阿拉伯正以萨勒曼国王国际机场(King Salman International Airport)为核心,推进一场国家经济转型的“空间革命”。这座总投资500亿美元的超级机场,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建设项目之一,更是沙特“2030愿景”中打破石油依赖、构建多元化经济的战略支点。其设计理念、功能规划与可持续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机场”这一传统交通枢纽的角色。
---
一、规模与定位:全球航空网络的“新枢纽”
1. 超级规模:6条跑道、3亿人次年吞吐量
萨勒曼机场规划占地57平方公里,相当于80个纽约中央公园的大小。其核心配置包括:
- 6条跑道(远超迪拜机场的3条、北京大兴的4条),支持全球最大客机A380起降;
- 多座航站楼,预计2030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3亿人次(2024年全球第一的亚特兰大机场为1.07亿人次),直接跻身全球顶级枢纽行列。
2. 战略定位:从“中转站”到“空港城市”
机场内部12平方公里的区域被规划为商业、住宅与休闲用途,形成一座24小时运营的多功能都市社区。这一设计突破了传统机场“交通节点”的局限,试图通过复合功能吸引人口集聚,推动利雅得从“石油首都”向“全球城市”转型。
- 经济价值:预计直接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为沙特非石油领域贡献72亿美元年GDP增量;
- 产业集聚:吸引旅游、科技、商业等新兴产业,形成“机场-城市”协同发展的生态圈。
---
二、设计创新:从“效率至上”到“生活体验”
1. 环形航站楼与自然融合
由Foster + Partners领衔的设计团队,采用环形航站楼构型,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旅客体验:
- 自然采光与通风:大量引入天窗与通风系统,减少人工照明与空调能耗;
- 中央绿轴“Wadi Loop”:贯穿全场的绿色走廊串联航站楼、商业区与休闲设施,兼具景观美学与生态导向;
- 步行友好性:通过连廊、自动导引车(AGV)等设计,缩短旅客步行距离,提升空间连贯性。
2. “微型生活机场”:机场即社区
由[MC] Studios与NAAR联合设计的子项目“KSA MicroLiving Airport”,进一步将机场定义为“生活体验中心”:
- 多语种导视与无障碍设施:覆盖阿拉伯语、英语、中文等,服务全球旅客;
- 家庭友好空间:母婴照护室、儿童游乐区、家庭休息区,满足多元需求;
- 高端私密服务:地下别墅、私人登机通道,为高净值人群提供“无缝旅行”体验。
这一设计理念,反映了沙特对后石油时代消费趋势的洞察——机场不仅是“出发地”或“目的地”,更是“生活场景”的延伸。
---
三、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的“沙特范式”
1. LEED铂金认证目标
项目正冲刺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铂金认证,通过以下措施降低碳足迹:
-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部署太阳能板,满足机场部分用电需求;
- 水资源管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绿化灌溉与厕所冲洗;
- 低碳材料:选用回收钢材、低碳混凝土,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排放。
2. 长期经济与环境效益
- 运行成本降低:自然采光与通风系统减少30%以上能耗;
- 碳减排:预计年减碳量超100万吨,助力沙特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
- 范式意义:为中东干旱地区的大型基建项目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
四、经济转型:从“石油依赖”到“多元引擎”
1. 旅游业的爆发点
沙特正通过“2030愿景”大力发展旅游业,目标2030年吸引1亿人次国际游客。萨勒曼机场作为门户,将直接连接:
- 红海旅游项目(如NEOM新城、红海度假区);
- 文化遗产地(如埃尔奥拉、迪里耶古城);
- 宗教旅游(麦加、麦地那)。
2. 科技与商业的集聚地
机场周边规划的科技园区与自由贸易区,将吸引全球企业入驻,形成:
- 航空物流:依托6条跑道,打造全球最高效的货运枢纽;
- 数字经济:5G网络、人工智能导览系统,提升旅客体验;
- 金融中心:与利雅得金融区联动,吸引国际资本。
---
结语:一场“空间革命”的全球启示
萨勒曼国王国际机场的建设,远不止于一座机场的扩建。它是沙特经济转型的物理载体,是后石油时代城市化的空间实验,更是全球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标杆。通过“交通枢纽+空港城市+绿色技术”的三重融合,沙特正在向世界证明:一个依赖石油的国家,同样可以成为未来生活的创新者。
图片来源:[MC] Studios、Foster + Partners(效果图展示环形航站楼、中央绿轴与“微型生活机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