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中化大厦设计核心亮点与建设进展
中国中化大厦作为雄安新区地标性建筑,其设计与建设聚焦地域文化融合与前沿技术应用,但目前公开信息中暂未明确提及B+H事务所参与室内设计的具体细节。以下从建筑整体设计、技术创新及建设进度等方面展开说明:
建筑设计理念与形态特征
金芦苇意象:大厦以白洋淀“金芦苇”为设计灵感,16根外露结构柱呈向上收分姿态,模拟芦苇茎秆“层层簇拥、拔节生长”的自然形态,兼具古典飞檐立柱的韵律感。
核心参数:设计结构高度150米,总建筑面积11.49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建筑之一。
技术创新与绿色实践
智能建造应用:作为雄安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采用钢结构焊接机器人、激光除锈机器人等10余种智能装备,全过程运用BIM数字化建造、AI安全管控等20余项新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幕墙BIPV面积超3700平方米,总光伏发电面积近4500平方米,年发电量超45万千瓦时,可满足超50%室内照明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260吨。
建设进度与未来定位
关键节点:2022年4月启动建设,2023年3月完成地下工程“正负零”突破,2024年3月主体结构封顶,计划2025年6月建成投用。
功能定位:建成后将助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资源要素聚集,成为雄安启动区核心地段的商务与产业枢纽。
室内设计相关建议
若需了解室内设计细节,可关注以下方向:
地域文化延续:参考建筑外观“金芦苇”意象,室内或采用自然材质(如仿芦苇肌理的装饰面板)与光影设计呼应主题。
绿色技术集成:结合光伏供电系统,室内照明或采用智能光控与节能设备,实现“光储直柔”一体化。
官方信息渠道:建议通过雄安新区管委会官网或中国中化集团公告,获取项目竣工后的室内设计披露内容。
(注:目前搜索结果中未提及B+H事务所参与该项目设计,相关信息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