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简称厦门园林植物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境内的旅游景区,占地4.93平方千米。
园区始建于1960年,是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园林植物园地处厦门岛东南隅万石山,背靠五老峰,毗邻南普陀寺、厦门大学,是处于城市中心的植物园。
园区雨林世界面积约16公顷,园区内有厦门旧二十四景的“紫云得路”和“高读琴洞”景点,有厦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的樵溪桥。
园区引种栽培具有雨林特征的植物,丰富物种多样性,形成群落层次较多的雨林植被,表现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板根现象等雨林特征。
园区多肉植物区面积约4公顷,始建于1999年,建有仙人掌科植物展馆、多肉植物展馆、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馆三个室内展馆,以及一个模拟沙漠环境的室外展区。
园区现收集有50余科近3000种(含品种)多肉植物,是厦门园林植物园最具特色的专类园区之一,也是中国多肉植物栽培与园林应用示范、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厦门园林植物园南门于2022年7月正式启用,其标志性工程——落差96米的山海观景扶梯,以创新设计与壮丽视野,重塑了游客的登山体验。
这条扶梯,不仅是国内植物园中罕见的大落差露天电梯,更是一条串联山、海、城的空中画廊。
园区内的蔷薇园,始建于1995年。该区内有“象鼻峰”和“万笏朝天”等景点,东北隅有玫瑰花瓣造型的音乐舞台。
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位于厦门园林植物园北门附近,毗邻花卉园,分为三角梅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和三角梅展示园两部分,核心区占地2.05万平方米。展示园充分利用原地形中的山、石、水等自然景观。
园区南洋杉疏林草坪简称南洋杉草坪,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中国著名园林大师孙筱祥教授设计,位于万石湖南侧,面积约1公顷。南洋杉草坪东南侧种植约10公顷异叶南洋杉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异叶南洋杉纯林。
花卉园依山就势而建,欧式风格布局,借鉴加拿大布查特花园的建园形式,将自然式花境布置于开阔的空地中,通过翠绿的山峦、娇艳的大花乔木、相互对应的两幢欧式建筑、笔直的柏树等不同背景来衬托展示艳丽多彩的奇花异卉,充分展示四季有花、多姿多彩、缤纷各异的热带、亚热带草本花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