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必吃的“2肉、2粥、2果”
处暑已至,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正是人体需要调养的关键时期。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告诉我们,处暑要“秋补”,为接下来的秋冬季节打好健康基础。今天,小辣椒为大家推荐处暑时节最该吃的“2肉、2粥、2果”,助您全家健康度过金秋!
吃2肉——滋补强身,贴秋膘
一、鸡肉(推荐菜:紫苏焗鸡)
处暑吃鸡,寓意吉祥,更是滋补佳品。鸡肉温中益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易消化吸收,是秋补的理想选择。搭配芳香的紫苏,能开胃解郁,驱寒祛湿,特别适合夏秋交替时节。
紫苏焗鸡做法:
1. 鸡块用生抽、蚝油、料酒、淀粉腌20分钟。
2. 砂锅放油,爆香姜蒜、干葱头,铺上鸡块,加盖沿锅边淋一圈米酒,中小火焗10分钟。
3. 开盖放入紫苏叶,再焗2分钟,香气扑鼻的紫苏焗鸡就做好了!
肉质鲜嫩,紫苏味浓,绝对让你胃口大开!
二、牛肉(推荐菜:菠萝黑椒牛肉粒)
牛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处暑吃些牛肉,可以有效应对“秋乏”,让人精力充沛。搭配酸甜的菠萝和开胃的黑椒,口感丰富,滋阴润燥的同时还能促进食欲。
菠萝黑椒牛肉粒做法:
1. 牛里脊切粒,加黑胡椒、生抽、油和淀粉抓匀。
2. 菠萝切块。
3. 热锅凉油滑炒牛肉粒至变色盛出。
4. 留底油,下彩椒块、菠萝块翻炒,再倒入牛肉粒,淋上蚝油和黑胡椒酱,快速炒匀即可。
牛肉粒嫩滑,菠萝酸甜,黑椒味浓,好吃到停不下来!
喝2粥——健脾润燥,养胃安神
一、银耳莲子粥
处暑后空气逐渐干燥,银耳是公认的“平民燕窝”,滋阴润肺;莲子则能养心安神,健脾补肾。这款粥清润甘甜,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皮肤干燥,尤其适合晚上睡眠不安稳的朋友。
银耳莲子粥做法:
1. 干银耳泡发撕小朵,莲子提前浸泡。
2. 将银耳、莲子和洗净的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熬1小时,至银耳软糯、粥变粘稠,出锅前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早晚喝一碗,全身都舒坦!
二、山药薏米粥
山药健脾益胃助消化,薏米利水渗湿清热。夏秋之交湿气仍重,这款粥能祛湿健脾,滋补脾胃,尤其适合脾胃虚弱、容易乏力的人群。
山药薏米粥做法:
1. 山药去皮切小块,薏米提前泡2小时。
2. 将薏米和大米一同下锅煮至开花,再加入山药块继续煮20分钟,至所有食材软烂即可。
3. 喜欢甜的可以加冰糖,喜欢咸的可以加少许盐。
口感绵密顺滑,肠胃特别舒服。
尝2果——生津润肺,应对秋燥
一、葡萄(推荐吃法:葡萄麻薯)
葡萄是秋天的应季水果,益气养血,生津止渴,其中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还能增强免疫力。处暑吃葡萄,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内热,应对秋燥。
葡萄麻薯做法:
1. 葡萄皮用淀粉清洗干净,加水煮开煮出颜色。
2. 糯米粉、玉米淀粉、糖加入葡萄水搅拌均匀。
3. 不粘锅加黄油煮融化,倒入面糊,开最小火煮到报团。
4. 倒入磨具放冰箱冷冻10分钟,出锅切块,再裹上一层熟糯米粉即可。
淡紫色的麻薯,绝对是小朋友和女士们的最爱!
二、梨(推荐吃法:梨糕)
秋梨被誉为“天然矿泉水”,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众所周知。处暑后吃梨,对预防秋季多发的呼吸道疾病大有好处。
自制梨糕做法:
1. 梨去皮榨汁取500克,与100克冰糖、25克麦芽糖一同倒入锅中煮沸。
2. 加入20克用水化开的马蹄粉溶液,小火不停搅拌至浓稠糊状。
3. 倒入模具冷藏定型,切块即可。
口感Q弹,梨香浓郁,是秋季必备的健康小零食!
处暑秋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以上介绍的“2肉、2粥、2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做法也非常简单。希望大家都能收藏这篇文章,趁着周末为家人做上一两道应季的美食。润燥补身,健康安稳地迎接金色的秋天!
您还知道哪些处暑时节必吃的美食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独家秋补秘籍!
(温馨提示:秋补虽好,但也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行选择,适量为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