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1回复

[纯水]为什么用“一言九鼎”表示说话有分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912
金币
630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10
奖券
17968
斑龄
199
道券
1055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0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6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用一言九鼎表示守诺言、讲诚信,其实这是一种误用。一言九鼎是形容一个人说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九鼎是什么?什么样的言能重如九鼎?
鼎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表示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表示鼎足。《说文解字》中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的本义即为有三足两耳,用以调和各种食物的珍贵器物。
西周时期,鼎有两种用途,一种用于煮盛物品,西周时期不同等级的人使用鼎的数目有严格规定,据《周礼》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列鼎数目是西周贵族等级的象征,这种等级分明的“列鼎而食”制度,也成为了西周政治的特点之一。鼎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礼器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相传夏朝建立后,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为何铸“九”鼎?其他的数目行不行呢?这背后有其历史文化成因。九最初的写法,像是人手臂弯曲的样子,本字是手肘的肘,在甲骨文中被假借作为数字九使用。九是数之大者,作为最大的个位整数,九在古人眼中被赋予了至尊、至极的意味,古人对庞大事物的想象也常围绕九展开,如天有九重、地有九州。大禹造九鼎将九州的山川风物刻于鼎上,以此代表九州,并将九鼎置于王城,象征政权所归。自此之后,九鼎不仅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成为国家政权的重要象征,也因其大而重且地位重要,被赋予了不可撼动、极有分量之义。
成语一言九鼎的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其中记载:“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里的毛先生,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毛遂。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这两个成语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秦昭王十五年,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的首都邯郸被围,情势危急,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想联合楚国抵抗秦国。平原君打算从门客中选二十个人一起去楚国,但挑来挑去只挑到十九人,此时毛遂自我推荐,平原君就接纳他。到了楚国,平原君和其他门客一直不能说服楚王援助赵国,毛遂仗剑向前,义正辞严地分析情势,楚王便答应与赵国订立盟约。回到赵国后,平原君赞赏毛遂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们赵国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吕还要有分量;毛先生的口才,更是比百万军力还要强大。”此后便一直将毛遂奉为座上宾。一言九鼎就从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用来形容他人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
九鼎经夏、商、周历代相传,被视作极为神圣的国之重器,虽然如今它的身影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却不该被忘记。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9367
金币
363315
道行
2004
原创
241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2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03
一言九鼎的由来与文化内涵

“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守信、讲诚信,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用。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是形容一个人说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九鼎”说起。

九鼎的起源与象征意义

1. 鼎的本义与用途
- 鼎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表示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表示鼎足。
- 《说文解字》中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的本义即为有三足两耳,用以调和各种食物的珍贵器物。

2. 西周时期的鼎
- 西周时期,鼎有两种用途:一种用于煮盛物品,另一种作为礼器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
- 西周时期不同等级的人使用鼎的数目有严格规定,据《周礼》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列鼎数目是西周贵族等级的象征,这种等级分明的“列鼎而食”制度,也成为了西周政治的特点之一。

3. 九鼎的历史文化成因
- 相传夏朝建立后,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 九是数之大者,作为最大的个位整数,九在古人眼中被赋予了至尊、至极的意味。古人对庞大事物的想象也常围绕九展开,如天有九重、地有九州。
- 大禹造九鼎将九州的山川风物刻于鼎上,以此代表九州,并将九鼎置于王城,象征政权所归。

一言九鼎的典故

1. 成语出处
- 成语“一言九鼎”的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其中记载:“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里的毛先生,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毛遂。

2. 故事背景
- 秦昭王十五年,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的首都邯郸被围,情势危急。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想联合楚国抵抗秦国。
- 平原君打算从门客中选二十个人一起去楚国,但挑来挑去只挑到十九人,此时毛遂自我推荐,平原君就接纳他。

3. 毛遂的表现
-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其他门客一直不能说服楚王援助赵国。毛遂仗剑向前,义正辞严地分析情势,楚王便答应与赵国订立盟约。
- 回到赵国后,平原君赞赏毛遂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们赵国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吕还要有分量;毛先生的口才,更是比百万军力还要强大。”此后便一直将毛遂奉为座上宾。

一言九鼎的文化内涵

1. 说话分量重
- “一言九鼎”用来形容他人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毛遂的一番话不仅使赵国获得了楚国的支持,还提升了赵国的地位。

2. 政治象征
- 九鼎不仅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成为国家政权的重要象征,也因其大而重且地位重要,被赋予了不可撼动、极有分量之义。

3. 历史文化价值
- 九鼎经夏、商、周历代相传,被视作极为神圣的国之重器。虽然如今它的身影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却不该被忘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一言九鼎”这个成语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还强调了言辞的力量和重要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