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刘姥姥明知自己被凤姐鸳鸯捉弄,为什么还极力配合她们?[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99
金币
335468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90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29
昨晚跟曼小姐聊天,说起爷爷那辈人吃药的往事,我说小时候记得爷爷吃药,都是直接生嚼药片,连水都不喝。曼小姐说,这不是没苦硬吃吗?我说,你哪里了解那代人的经历啊。
爷爷是二十年代生人,要说他们吃过的苦,那可比药片苦多了,战乱,饥荒,逃难,要饭……所以比起生活的各种苦,药片那点苦在他们眼里还真不算什么了。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有人说,二进贾府的刘姥姥,是带着诚意来的,是要感谢贾府来的,但是王熙凤和鸳鸯等人为了哄贾母开心,竟联合起来捉弄刘姥姥,有点不厚道。
有人甚至不能理解,刘姥姥明明也知道自己被贾府这些人戏弄,为什么她不仅不生气,反而还极力配合凤姐鸳鸯等人,甘愿扮丑自嘲,逗贾母开心?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刘姥姥也是个精于人情世故的老人,她知道来贾府一趟,一定不会空着手回去,自己只要好好配合他们表演,等她回去时,贾府一定不会亏待她。
这么想,未免看扁了刘姥姥。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时,的确是因为女儿一家揭不开锅了,才不得不厚着脸皮来贾府打秋风,但刘姥姥第二次来的本意,显然不是为了打秋风。


如果刘姥姥每次来,都是带着明确的打秋风的目的,你觉得贾府还会善待她吗?显然不会,刘姥姥能被贾府善待,还投了贾母的缘,是因为她骨子里知恩图报的善良和农人的朴实本色。
再一个问题,刘姥姥女儿一家过不下去了,为什么不去乡邻家先借点东西应急,而是非要大老远跑到城里找贾府借银子?这不是明摆着舍近求远吗?
有句俗语说,宁敲金钟一下,不捶破鼓三千。刘姥姥身在乡野,若她一家老小衣食难以为继,可以想象,乡邻估计也都差不多,即便有富余,也不大可能富裕到可以接济他人。
而即便乡里有富人,你觉得刘姥姥登门借银子,是会顺利借到呢,还是会吃闭门羹,甚至会被各种甩脸子瞧不上?后者的概率估计会更大吧?
刘姥姥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她在乡野生活了大半辈子,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过?估计她也没少受过人的冷言冷语冷脸子,也没少被人冷嘲热讽各种挖苦嘲笑。
无论古今,这种事对于生于乡野农村的人来说,很真实也很现实,与其受乡邻的冷脸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不如去跟她女婿有些瓜葛的贾府碰碰运气,只要能打到秋风,就是被甩脸子也值啊。


而即便打不到秋风,顶多跟她过去的经历一样,被人甩脸子,被人拒之门外,被人各种瞧不上……还会比这更严重吗?
而这对刘姥姥来说,大概也早已是家常便饭了。作为底层百姓,她这一辈子看的最多的,也许就是别人的脸色。而不管看人脸色之后有没有好处,她都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了。
当然,这种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经验,锤炼了精于世故的刘姥姥,也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强大,由此也具备了更鲜活和顽强的生命力,一般的小挫折是不会将她打倒的。
因此,无论是她第一次来贾府,还是第二次来贾府,无论是面对贾府看门人的戏弄,王熙凤一开始的瞧不上,还是后来王熙凤和鸳鸯将她看作女篾片拿她取乐,这对刘姥姥来说,都是小菜。
因此,刘姥姥凭着世故和智慧,不仅很快看出了凤姐和鸳鸯的用意,自己不仅不生气,还非常完美地配合凤姐鸳鸯,在贾母跟前上演了一出完美的单口相声,赢得满堂彩。
对刘姥姥来说,凤姐鸳鸯这种程度的戏弄,与她进贾府之前的那大半生所受的各种冷眼和嘲笑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啊,因为这种戏弄,是带着善意而非恶意来的。


她不仅没有任何损失,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地方,而且事后王熙凤和鸳鸯都第一时间向她道歉赔不是了,这对刘姥姥来说,估计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呢。
刘姥姥当时一定在想,我老刘大半辈子熬过来,见识了多少人的冷脸,比这更甚者数不胜数,而贾府之人所谓的捉弄,最多不过就是大家彼此找个乐子罢了,于她而言,甚至谈不上是戏弄。
甚至,事后面对凤姐和鸳鸯的道歉,刘姥姥内心一定五味杂陈,怨不得人说贾府宽厚待下,今日一见,果然不差。她们不仅不嫌弃我这个农村老婆子,还带着我逛园子吃山珍海味,别说大家不过取乐没什么,就真的戏弄嘲笑,也没什么啊。
刘姥姥二进贾府回去时,固然是得了贾府所赠的满车财物,但如果你认为刘姥姥二进贾府包括配合凤姐鸳鸯表演哄逗贾母,以及她的各种扮丑自嘲,最开始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这一车财物,那你就错了。
刘姥姥也是个精于世故的老人,这不假,但她的世故并不油滑,也不令人讨厌,更不是满怀心机,她的世故里,包裹的是底层百姓的善良和朴实,是知恩图报和生活大智慧。


她先亮出了自己的淳朴本色,亮出了自己半生积累的识见和智慧,让贾府看到了一个幽默狡黠能说会道的农村老太太,她的出现让贾府之人眼前一亮,有了短暂的欢愉。
也正因刘姥姥让贾府之人看到了她的善意和真诚,所以贾府也拿出了他们的善意和真诚,贾母称刘姥姥为亲家,留她住下,带她各处逛、吃、玩。凤姐鸳鸯事后给她赔不是。临走时,上自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主子,下至鸳鸯平儿等丫鬟,都送钱送物给刘姥姥。
刘姥姥能得到贾府的厚待和馈赠,不是贾府一股脑打包给她的,而是各人凭自己的心分别给刘姥姥的,这也是刘姥姥凭借自己的朴实善良和生活智慧换来的,估计也是她在配合凤姐鸳鸯哄贾母开心时所没想到的。
一个农村老人,去了一个极富裕且有权势的远门亲戚家,人家不仅留你住几天,还带你各种山珍海味的吃喝,省亲别墅的逛玩,临走还送了一车财物,有银子有衣服有美食有药物各种,这期间吃饭时,不过就是找个乐子拿你取笑几句,事后还跟你道歉了,你就说值不值吧?是你的话,你愿不愿意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99
金币
335468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90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2:31
刘姥姥之所以明知自己被凤姐和鸳鸯捉弄,却仍然极力配合,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 知恩图报,投桃报李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得到了王熙凤的接济,解决了女儿一家揭不开锅的困境。第二次来贾府,她本意是来报恩的,带来了自家地里的新鲜瓜果蔬菜作为谢礼。因此,她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回馈贾府的好意,哪怕是以自嘲和扮丑的方式逗贾母等人开心。这种知恩图报的心态,使得刘姥姥心甘情愿地配合凤姐和鸳鸯的安排。

2. 世故与智慧的表现
刘姥姥虽然出身贫苦,但她并非愚钝之人。她非常清楚凤姐和鸳鸯的用意,但并没有因此感到不满或愤怒。相反,她凭借自己的世故和智慧,巧妙地配合演出,甚至在贾母面前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单口相声,赢得了满堂彩。这种配合不仅是对凤姐和鸳鸯的默契回应,也是她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她知道,只要能让贾母等人开心,自己也能从中受益。

3. 对贾府贵族生活的同情与理解
刘姥姥深知贾府中的贵族女子们虽然生活优渥,但被礼仪和规矩所束缚,失去了许多平凡生活的乐趣。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这些女子们感受到一些简单的快乐。正如她所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她愿意通过扮丑来换取贾府众人的欢笑,表现出她对贵族生活的同情与理解

4. 过往经历的磨砺
刘姥姥一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她深知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不易。她曾经无数次地看人脸色、受人冷眼,甚至被人冷嘲热讽。相比之下,凤姐和鸳鸯的戏弄对她来说简直是“小儿科”。而且,这种戏弄是带着善意而非恶意的,她不仅没有任何损失,事后还得到了凤姐和鸳鸯的道歉和赔礼。因此,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地方,反而乐于配合。

5. 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
刘姥姥明白,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互惠互利。她通过自己的表演,为贾府带来了欢乐,而贾府则给予了她丰厚的回报。这种关系不仅让她在贾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她未来的交往打下了基础。正如她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贾府更多的善意和帮助。

综上所述,刘姥姥之所以愿意配合凤姐和鸳鸯的戏弄,是因为她深知人情世故、懂得感恩、理解贵族生活的局限,并且具备足够的智慧和豁达的心态。她的行为不仅是对贾府的回馈,也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一种超越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795
金币
38
道行
1660
原创
0
奖券
101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7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3:44
这就是刘姥姥的高明之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