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热情的球迷满怀期待地喊出“卡拉斯科要回来了”,但很多人对此表示不屑,认为这不过是无稽之谈,或者是为了逗乐他人的玩笑而已。若有人将这样的言论当真,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仿佛真有其事,那不过是在哗众取宠,自讨苦吃。的确,卡拉斯科曾因出色的表现,独自带领大连人拼尽全力争取保级。他在场上的拼搏精神令众多球迷肃然起敬。尽管他已年过三十,但如果他选择回归中超,毫无疑问,仍能够在赛场上大杀四方。然而,他绝对不可能重回大连,原因无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谁来付得起他的薪水?

在卡拉斯科身旁,马莱莱的实力相比之下显得相形见绌。虽然马莱莱在对抗能力和速度方面都十分出色,但他的脚下技术和关键时刻的破门能力依然有所欠缺。与卡拉斯科相比,后者常常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凭借个人能力解决棘手问题。毋庸置疑,卡拉斯科是一位能“拿钱办事”的高效外援。然而,回顾往年,盖坦曾在周建设的“进球数据不足”这一理由下被迫离队,卡拉斯科也因此感到孤独,多次萌生离开的念头。

那么,卡拉斯科为何能在大连独自承担如此重任,比如“洗衣做饭带孩子喂奶”,甚至在场上扮演多个角色?原因在于国内球员很难与他形成默契的配合,除了李帅能在背后给予支持,几乎没有其他人可依赖。穆谢奎曾直言:“卡拉斯科和盖坦在场上能看十步,而我与中国球员却只能看一步。”如今的卡拉斯科,显然财富已是大幅度增长。他与沙特利雅得青年队还有合同在身,想要转会当然不是易事,谁会愿意给他支付高额薪资呢?
对于“卡拉斯科是否会回到大连”的讨论,简直是无稽之谈,连伪命题都算不上。池塘根本养不活大鱼!卡拉斯科之所以选择前往沙特联赛,而不考虑回归中超,显然是想在年轻时多赚一点钱。即便他将踢球视为一种乐趣,为什么还要选择中超?毕竟他对中超并没有太多的情怀。若果真返回大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与他在赛场上的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当年因一拳打在鼻子上而赔偿120万的“伊夫耶库里”事件,真是令人堪忧。

目前大连英博的阵容配置中,缺少的并不是一名擅长单打独斗的卡拉斯科,而是一个可以激活中前场、像盖坦或扬戈维奇那样的进攻核心,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进攻体系。尽管马莱莱和拉布亚德在场上的终结能力一般,但佩尼亚仍不算盖坦,尤其是在主场0-2负于成都蓉城的比赛中,佩尼亚被罗慕洛换下,表现并不理想。佩尼亚目前是租借来的球员,接下来的表现还有待观察。

虽然大连英博取得了四连胜,但细想之下,运气成分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山东队当时的情况特殊,亚泰和海牛的防守确实显得脆弱。反观在与成都蓉城和天津津门虎的比赛中遭遇双连败,虽说李国旭的调整措施值得探讨,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阵容的板凳深度。在对阵津门虎的客场比赛中,连小温和闫鹏都被安排首发,替补上场的也仅仅是孙铂、小毛和赵学斌,这些球员的实力仍显不足,要期待冬季转会窗口的调整了。
如果您喜欢“萩龙观世界”的文字风格,请毫不犹豫地关注,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足球的动态,避免迷失在复杂的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