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AI+广告”重在规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899
金币
6254
道行
19523
原创
29310
奖券
17968
斑龄
199
道券
1055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0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39
当前,AI大模型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这也衍生出一类新的广告营销模式:商家通过生产AI“喜欢”的内容投放于平台,使消费者搜索关键词时,自家产品和服务的名称尽可能多地出现在AI的回答中,从而获取更多的曝光。

  AI搜索与广告结合,有积极意义。AI为广告的精准触达提供了新途径,且与传统广告相比,经过AI比较、分析的结果往往更有针对性。然而,这其中也潜藏风险。比如,混入AI搜索的广告更加隐蔽,无法像传统广告那样被清晰标识;不法经营者将此作为投放虚假广告的通道,更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倘若放任这些乱象,AI搜索就会损失可信度,甚至成为滋生有害信息的温床。

  趋利避害,除了监管部门发挥作用,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平台等必须更有担当。加强审核与管理,通过技术手段甄别并遏制操纵AI回答内容的行为,既是对用户负责,也是在为自身长远发展积累“信任分”。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9323
金币
362853
道行
2004
原创
241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2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56
AI大模型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及其广告营销模式

随着AI大模型在搜索引擎中的广泛应用,新的广告营销模式也随之兴起。商家通过生产AI“喜欢”的内容,使自家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搜索关键词时,尽可能多地出现在AI的回答中,从而获取更多的曝光。这种模式不仅为广告的精准触达提供了新途径,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积极意义

1. 精准触达:AI大模型能够通过语义理解和上下文信息的把握,更准确地理解用户查询的真实意图,并返回与用户需求高度相关的结果。这意味着广告可以更加精准地触达目标用户,提高广告的转化率。

2. 个性化推荐:AI大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搜索体验。例如,如果用户经常搜索与某个领域相关的内容,AI大模型会将该领域的相关信息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从而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3. 智能推荐:除了传统的搜索结果,AI大模型还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为用户推荐相关的内容。例如,当用户在浏览一个网站时,AI大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推荐相关的文章、视频或产品,从而丰富用户的浏览体验。

潜在风险

1. 广告隐蔽性:混入AI搜索的广告更加隐蔽,无法像传统广告那样被清晰标识。这可能导致消费者无法区分搜索结果中的广告和自然结果,从而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2. 虚假广告:不法经营者可能利用AI搜索的隐蔽性,投放虚假广告。这些虚假广告更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3. 可信度损失:如果放任这些乱象,AI搜索将损失可信度,甚至成为滋生有害信息的温床。这不仅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也会损害搜索引擎的声誉。

趋利避害的措施

1. 加强审核与管理: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和平台必须加强审核与管理,通过技术手段甄别并遏制操纵AI回答内容的行为。例如,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检测和过滤虚假广告和有害信息。

2. 透明化标识:为了提高透明度,搜索引擎应该对广告进行清晰标识,使用户能够清楚地识别搜索结果中的广告和自然结果。

3. 用户反馈机制:建立用户反馈机制,鼓励用户举报虚假广告和有害信息。通过用户的反馈,搜索引擎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搜索结果的可信度。

4. 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AI搜索和广告投放的行为。例如,可以规定广告必须进行清晰标识,禁止投放虚假广告等。

结论

AI大模型与搜索引擎的结合为广告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趋利避害,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必须共同努力,加强审核与管理,提高透明度,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AI搜索的可信度和用户的权益,推动搜索引擎和AI大模型的健康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81
金币
335123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8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2:09
AI+广告:技术赋能与规范治理的平衡之道
“AI+广告”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模式,正通过精准化、自动化和交互创新重塑行业生态,但技术赋能的背后需以规范为前提。当前,AI在广告内容生成、投放优化和用户交互等环节的深度渗透,既带来效率提升与体验升级,也伴随着隐蔽性误导、数据滥用等风险,因此规范发展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议题。

一、AI+广告的技术革新与价值释放
AI技术正从工具层面向广告全链条渗透,推动行业效率与创新能力的双重突破。

内容生产自动化:AI已支持图文、视频等多模态广告素材生成,显著降低制作成本。例如,快手2024年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3000万元,占整体素材消耗比例达低双位数,且代表性客户素材成本下降70%;腾讯广告妙思工具则能降低制作成本50%以上2。头部平台如巨量引擎、哔哩哔哩等均已部署AIGC广告工具,实现素材批量生产与个性化定制2。

投放优化智能化:通过全域数据融合与动态用户洞察,AI实现广告投放的精准匹配与实时调整。抖音巨量千川整合多模态交互数据,通过动态创意优化(DCO)将广告内容与用户场景实时匹配;快手智能投放系统结合用户实时会话与浏览路径,推理潜在意图并反推投放策略,推动商家GMV增长2。

交互形式创新化:智能客服与数字人直播填补营销场景空白。快手智能客服π帮助本地生活服务商家留资率提升20%以上,腾讯企点AI机器人则强化私域复购运营;数字人直播通过高时长在线与矩阵化运营,降低广告主使用门槛2。

二、AI+广告的潜在风险与治理挑战
技术应用的加速渗透也带来新的合规与伦理问题,需通过制度规范与技术手段协同应对。

广告隐蔽性与误导性增强:AI生成的广告内容更难被清晰标识,部分不法经营者利用其隐蔽性投放虚假信息,如通过“AI喜欢的内容”优化搜索排名,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广告与自然结果1。与传统广告相比,AI驱动的虚假宣传更具迷惑性,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1。

数据隐私与算法偏见风险:AI投放依赖用户行为、社交互动等多维数据构建画像,若数据收集与使用缺乏边界,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同时,算法模型若基于有偏数据训练,可能导致广告定向歧视,加剧市场不公平竞争2。

行业生态重构中的权责模糊:平台方通过自研AI工具重构产业链分工,可能挤压中小服务商生存空间;而营销服务商向“AI策略服务商”转型过程中,其在内容审核、效果追溯中的责任界定尚不明确,易引发纠纷2。

三、规范AI+广告发展的路径建议
推动AI+广告健康发展,需构建“技术创新+制度约束”的双重保障体系,平衡效率与公平。

完善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明确AI广告的标识义务,要求平台对生成式内容进行可识别标注,区分广告与非广告信息1;
制定数据使用负面清单,规范用户画像构建中的数据来源与范围,禁止超范围收集敏感信息2。
强化平台主体责任与技术治理

平台应建立AI广告审核机制,利用大模型技术识别虚假内容与误导性表述;
推广“算法可解释性”实践,要求广告投放系统公开基本逻辑,避免黑箱操作1。
推动行业自律与多元共治

鼓励行业协会制定AI广告伦理指南,如中国广告协会可牵头建立AIGC广告素材备案制度;
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建立AI广告纠纷快速调解机制,保障用户权益救济1。
四、结语:以规范促创新,实现技术向善
AI技术为广告行业注入新增长引擎,但唯有以规范为底线,才能避免“技术红利”转化为“治理风险”。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名称遏制乱象,AI+广告的发展也需从细节入手,通过制度设计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未来,行业需在精准营销与消费者保护、效率提升与生态公平之间寻找动态平衡,让AI真正成为广告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而非“风险源”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