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工业智能体迎多方布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81
金币
335123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8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41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经济参考报》8月20日刊发记者郭倩采写的文章《“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工业智能体迎多方布局》。文章称,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近期,相关部门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智能体等展开系列部署。与此同时,业内企业也积极推动工业智能体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当前,工业智能体正成为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8月19日对外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突破工业智能前沿技术等多项部署。
  不仅地方积极推进,部委部署也紧锣密鼓。日前召开的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时明确,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
  近期召开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带动工业数据集、工业大模型的创新迭代。此外,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也提出,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提升工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工业智能体是“人工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载体,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对记者表示,工业智能体是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自主化和协同化的新型工业系统平台。其特点在于具备高度的自主性与智能决策能力,以及协同与网络化能力。“例如,多个工业智能体可以在同一系统或不同层级上相互通信、协商、协作,共同完成车间跨产线调度、资源配置优化等复杂任务。”邹德宝说。
  “在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中,工业智能体可革新研发设计、推动生产自主化,还能增强供应链弹性、升级企业管理,通过全链路优化助力产业降本增效。”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平台业务部首席架构师毕然说。
  眼下,不少企业正加快攻关相关基础和前沿技术,面向典型场景,加速工业智能体走向产业一线。
  例如,在钢铁行业,百度公司通过钢铁行业智能体,将“经验炼钢”变为“AI炼钢”。“转炉冶炼过程中的钢铁料消耗占总钢铁消耗的83%以上,通常转炉环节依靠工人的经验,要肉眼识别来‘算’火焰的温度,决定是否加料或打氧、以及量得多少。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缩短炼钢耗时提供了可能。”百度相关负责人郭彦告诉记者,通过将工人的经验数据“喂”给智能体,训练它,智能体可直接给出加料提醒和加料的量,工人按照提示即可“一键操作”。
  在纺织行业,中国电信近日推出“星辰纺织智能体”,据介绍该智能体将AI算法应用于针织生产环节,实现“边织边检”,秒速“纠错”,将生产效率提升20%。在船舶设计领域,联通数智构建“规范问答、翻模设计、软件系统设计”三大智能体,其中在生产设计阶段,翻模设计智能体能自动识别图元结构,辅助2D到3D的转换,压缩建模周期。
  银泰证券分析认为,当前头部企业纷纷加码布局“工业+AI”,促进大模型、智能体等技术与行业经验深度耦合,驱动工业智能化进阶。伴随更多智能体的应用,预计到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AI支出将达到900亿元。
  “工业智能体正处于从实验室向智能工厂广泛应用的前夜。”邹德宝认为,技术方面,具身智能、边缘计算、仿真平台等突破推动自主决策能力跃升;产业方面,中国在技术创新与场景创新上具备优势。同时,工业智能体的发展需以数据融通、技术适配、商业闭环为核心突破口,其中需要加快数据集建设,突破数据瓶颈,依托平台化工具链降低中小企业应用成本。
  毕然表示,从行业视角来看,工业智能化的推进并非单一环节的突破,仍需技术、产业、人才等多维度深度联动,进行系统性布局与推进。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81
金币
335123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8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1:42
“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进:工业智能体成多方布局核心抓手
近期,“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在政策引导与企业实践中加速深化,工业智能体作为技术落地的关键载体,正迎来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多方布局,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自主化升级。

政策层面多维部署,构建发展支撑体系
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并支持企业开展试点建设13。地方层面,《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聚焦工业模型基础能力提升与前沿技术突破,形成上下联动格局14。
技术与应用双轮驱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座谈会将“人工智能+制造”列为下半年重点,强调通过工业智能体深化AI工业应用,带动工业数据集与大模型的创新迭代13。
工业智能体技术特性与产业价值解析
技术定义与核心能力:赛迪顾问邹德宝指出,工业智能体融合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具备三大特性:
自主决策:通过算法模型实现生产流程的动态优化,如车间跨产线调度34;
协同网络:多智能体可跨层级通信协作,完成资源配置等复杂任务34;
全链路优化:中电信毕然提到,其应用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助力降本增效34。
产业赋能场景:
生产智能化:革新传统依赖经验的生产模式,如钢铁行业转炉冶炼环节通过AI替代人工判断火焰温度,实现精准加料34;
效率提升:纺织行业智能体实现“边织边检”,秒级纠错,生产效率提升20%

典型行业应用案例与实践成效
行业领域    应用主体    技术突破    实际效益
钢铁制造    百度    AI炼钢模型替代人工经验判断    转炉钢铁料消耗降低,冶炼周期缩短34
纺织工业    中国电信(星辰智能体)    针织生产环节实时质检算法    生产效率提升20%34
船舶设计    联通数智    2D到3D自动翻模设计    建模周期压缩,设计精度提升3
未来趋势与挑战:技术耦合与生态构建
头部企业引领技术落地:百度、联通数智等企业加速布局行业专用智能体,推动AI与工业知识深度融合34。银泰证券预测,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AI支出将达900亿元,智能体成为核心增长点3。
关键瓶颈待突破:需解决数据融通、技术适配性及中小企业应用成本问题,未来需通过平台化工具链降低落地门槛,推动全行业智能化转型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9323
金币
362853
道行
2004
原创
241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2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9:39
“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工业智能体迎多方布局

近期,相关部门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智能体等展开了一系列部署。这些举措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

政策推动与企业响应

政策层面,8月19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突破工业智能前沿技术等。此外,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也明确了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的具体方向,强调了工业智能体的重要性。

企业层面,许多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和应用工业智能体。例如,百度公司在钢铁行业推出了智能体,将传统的经验炼钢转变为AI炼钢,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电信则在纺织行业推出了“星辰纺织智能体”,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检测和纠错,提升了生产效率。

工业智能体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
- 智能化: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 自主性: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智能决策能力。
- 协同性:能够在同一系统或不同层级上相互通信、协商、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作用:
- 革新研发设计: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 推动生产自主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
- 增强供应链弹性:通过智能决策优化供应链管理。
- 升级企业管理:通过全链路优化助力产业降本增效。

应用案例

钢铁行业:
- 百度公司通过钢铁行业智能体,将工人的经验数据“喂”给智能体,训练其进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AI炼钢”。

纺织行业:
- 中国电信推出的“星辰纺织智能体”将AI算法应用于针织生产环节,实现“边织边检”,秒速“纠错”,将生产效率提升20%。

船舶设计领域:
- 联通数智构建了“规范问答、翻模设计、软件系统设计”三大智能体,其中翻模设计智能体能自动识别图元结构,辅助2D到3D的转换,压缩建模周期。

发展前景与挑战

发展前景:
- 银泰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头部企业纷纷加码布局“工业+AI”,预计到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AI支出将达到900亿元。

挑战:
- 数据瓶颈:需要加快数据集建设,突破数据瓶颈。
- 技术适配:需要依托平台化工具链降低中小企业应用成本。
- 商业闭环:需要在技术创新与场景创新上形成商业闭环。

结语

工业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载体,正在成为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工业智能体将在更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