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四十八回时,薛蟠痴心妄想轻薄柳湘莲,被柳湘莲狠狠揍了一顿。事后薛蟠觉得失了面子,便借故说要外出做生意去躲避一下。
薛蟠走后,薛姨妈本想自己带着香菱,但宝钗说,“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
宝钗不是体贴香菱,她是要找个人帮她做针线。本来就嫌文杏年纪小要买一个的,如今有了香菱这个现成的,就不用买了。可知宝钗是将香菱视作丫头看待的。
难得有机会可以进园子了,香菱多年的梦想终于涌现了。香菱本就出身名门望族,有一些才情和气质是与生俱来的。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香菱的一腔热情,被宝钗一句话浇灭了。宝钗无视她的愿望,只说她是“得陇望蜀”,更啰啰嗦嗦的说了一通,但总之就是拒绝教她学诗。

宝钗一向好为人师,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教育人,给人讲大道理,如今香菱主动提出要学诗,她为何不肯教呢?因为教香菱对宝钗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商人不做无利之事。
香菱见宝钗不愿教她学诗,晚饭后她便自己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尚在病中的黛玉见了香菱都欢喜得很,听香菱说想学诗,更是一口答应教她。香菱也欢天喜地的拜黛玉为师。
据黛玉说的,学诗并不难:“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饶是如此,宝钗却不想花时间和心思去教她。甚至当香菱在冥思苦想时,宝钗还来泼冷水。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
学诗对香菱来说,是一件再快乐不过的事了,这是她这十几年来最梦寐以求的事情,宝钗却说她自寻烦恼。她甚至觉得香菱“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香菱是个呆子?园子里怕是没人会这么认为吧。
周瑞家的第一次见她,就说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金钏儿也认同:“我也是这么说呢。”
东府的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秦可卿是贾母心中第一得意的重孙媳妇,能是个傻子?贾珍作为公公就无法抵挡她的魅力!
而见过各样女人的贾琏,见了香菱,也赞不绝口:“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叫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还有刚进门的夏金桂,见了香菱也嫉妒满满: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这都是因为香菱太美好,既有文采,又气质非凡,品貌出众,才引发夏金桂的嫉妒。
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会是宝钗说的那样“呆头呆脑”?

香菱要学诗,黛玉二话不说,马上就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她去学。香菱果然那也不负所望,练了几次之后在梦中做出了佳作,后来更是和姐妹们一起参加诗社联诗。
宝玉得知香菱的情况,赞叹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宝钗却偏偏要扯上宝玉:“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宝钗说话还真是让人扫兴,人各有志,明知宝玉不爱学习,偏要时刻耳提面授。香菱诚心想学,她又连嘲带讽的。
幸亏香菱不放弃,黛玉更不嫌弃。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宝钗自诩懂得那么多大道理,怎么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就连湘云这种直憨憨,都没有否认过香菱不会作诗,她反而兴高采烈的和香菱彻夜长谈,交流彼此的心得。
文中说: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罗唣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那史湘云又是极爱说话的,那里禁得起香菱又请教他谈诗,越发高了兴,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
人家学诗,宝钗说人家聒噪。可是她怎么不想想,惜春要画画时,她长篇大论的那些话聒不聒噪?她时时劝宝玉要用功的话聒不聒噪?还给香菱湘云取了个绰号,说什么“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香菱既不呆,湘云也不疯。这明明是闺阁女子最欢乐的画面,宝钗却嫌弃到这般地步?
若宝钗真是那等娴静不出门的女子也罢,可实际上她又比谁都得劲。她每天从早到晚到怡红院、到贾母等处晃悠,她不分白天黑夜的跑去看宝玉,这种行为好像也称不上守本分吧。
比起她在宝玉床前绣鸳鸯,香菱和湘云谈诗文雅多了,也不失闺阁本面面貌。

黛玉、宝玉、湘云,还有一众姐妹都支持香菱学诗,大概只有薛宝钗才会觉得她傻傻呆呆,想学诗就是“得陇望蜀”,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她对于自己的亲哥,真正的“薛大傻子”,她也不觉得他呆。
幸好,香菱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用实际成果证明了她是可以的,她并不比贾府里的这些主子姑娘差。毕竟她曾经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真正的主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