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6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真是不可思议,在宝钗眼中,香菱竟然和薛蟠一样是个呆姑娘?[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84
金币
246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85
奖券
18047
斑龄
200
道券
1055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71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03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13) —

书中第四十八回时,薛蟠痴心妄想轻薄柳湘莲,被柳湘莲狠狠揍了一顿。事后薛蟠觉得失了面子,便借故说要外出做生意去躲避一下。
薛蟠走后,薛姨妈本想自己带着香菱,但宝钗说,“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
宝钗不是体贴香菱,她是要找个人帮她做针线。本来就嫌文杏年纪小要买一个的,如今有了香菱这个现成的,就不用买了。可知宝钗是将香菱视作丫头看待的。
难得有机会可以进园子了,香菱多年的梦想终于涌现了。香菱本就出身名门望族,有一些才情和气质是与生俱来的。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香菱的一腔热情,被宝钗一句话浇灭了。宝钗无视她的愿望,只说她是“得陇望蜀”,更啰啰嗦嗦的说了一通,但总之就是拒绝教她学诗。

宝钗一向好为人师,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教育人,给人讲大道理,如今香菱主动提出要学诗,她为何不肯教呢?因为教香菱对宝钗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商人不做无利之事。
香菱见宝钗不愿教她学诗,晚饭后她便自己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尚在病中的黛玉见了香菱都欢喜得很,听香菱说想学诗,更是一口答应教她。香菱也欢天喜地的拜黛玉为师。
据黛玉说的,学诗并不难:“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饶是如此,宝钗却不想花时间和心思去教她。甚至当香菱在冥思苦想时,宝钗还来泼冷水。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
学诗对香菱来说,是一件再快乐不过的事了,这是她这十几年来最梦寐以求的事情,宝钗却说她自寻烦恼。她甚至觉得香菱“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香菱是个呆子?园子里怕是没人会这么认为吧。
周瑞家的第一次见她,就说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金钏儿也认同:“我也是这么说呢。”
东府的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秦可卿是贾母心中第一得意的重孙媳妇,能是个傻子?贾珍作为公公就无法抵挡她的魅力!
而见过各样女人的贾琏,见了香菱,也赞不绝口:“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叫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还有刚进门的夏金桂,见了香菱也嫉妒满满: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这都是因为香菱太美好,既有文采,又气质非凡,品貌出众,才引发夏金桂的嫉妒。
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会是宝钗说的那样“呆头呆脑”?

香菱要学诗,黛玉二话不说,马上就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她去学。香菱果然那也不负所望,练了几次之后在梦中做出了佳作,后来更是和姐妹们一起参加诗社联诗。
宝玉得知香菱的情况,赞叹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宝钗却偏偏要扯上宝玉:“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宝钗说话还真是让人扫兴,人各有志,明知宝玉不爱学习,偏要时刻耳提面授。香菱诚心想学,她又连嘲带讽的。
幸亏香菱不放弃,黛玉更不嫌弃。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宝钗自诩懂得那么多大道理,怎么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就连湘云这种直憨憨,都没有否认过香菱不会作诗,她反而兴高采烈的和香菱彻夜长谈,交流彼此的心得。
文中说: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罗唣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那史湘云又是极爱说话的,那里禁得起香菱又请教他谈诗,越发高了兴,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
人家学诗,宝钗说人家聒噪。可是她怎么不想想,惜春要画画时,她长篇大论的那些话聒不聒噪?她时时劝宝玉要用功的话聒不聒噪?还给香菱湘云取了个绰号,说什么“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香菱既不呆,湘云也不疯。这明明是闺阁女子最欢乐的画面,宝钗却嫌弃到这般地步?
若宝钗真是那等娴静不出门的女子也罢,可实际上她又比谁都得劲。她每天从早到晚到怡红院、到贾母等处晃悠,她不分白天黑夜的跑去看宝玉,这种行为好像也称不上守本分吧。
比起她在宝玉床前绣鸳鸯,香菱和湘云谈诗文雅多了,也不失闺阁本面面貌。

黛玉、宝玉、湘云,还有一众姐妹都支持香菱学诗,大概只有薛宝钗才会觉得她傻傻呆呆,想学诗就是“得陇望蜀”,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她对于自己的亲哥,真正的“薛大傻子”,她也不觉得他呆。
幸好,香菱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用实际成果证明了她是可以的,她并不比贾府里的这些主子姑娘差。毕竟她曾经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真正的主子姑娘!
1条评分金币+12
zhdf 金币 +12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8-2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4203
金币
36
道行
1691
原创
0
奖券
105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1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10-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17
思维方式不一样,难免有误解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8-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876
金币
396152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72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8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27
薛宝钗对香菱的态度与评价分析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香菱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从文本细节来看,薛宝钗对香菱的评价并非简单的“呆”,而是包含着对其性格特质的观察、身份差异的认知,以及基于现实考量的保护。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呆”的双重内涵:天真烂漫与身份局限
对香菱“呆”的表面调侃
薛宝钗曾用“呆头呆脑”“疯了”等词语形容香菱学诗的痴迷状态,例如香菱梦中仍念诵诗句时,宝钗感叹其“诚心都通了仙了”3。这种“呆”更多是对香菱纯粹性情的调侃——她出身卑微却执着于诗意,天真到不懂人心险恶,即使遭受薛蟠冷遇、薛姨妈苛责,仍保留着烂漫本性3。宝钗的评价中并无恶意,反而暗含对这份纯粹的复杂态度:既觉得不可思议,又隐约流露一丝欣赏。

对“呆”的深层暗示:阶级差异下的无奈
薛宝钗作为大家闺秀,始终以“务实”为处世准则,而香菱“不知人心叵测”的“呆”,在她眼中或许也是一种阶级局限的体现3。香菱是“买来的丫鬟”,即便被扶正为妾,仍需“服侍薛蟠、孝敬薛姨妈”,其“呆”在宝钗看来,既是天性,也是底层女性无力对抗现实的被动姿态3。宝钗虽未明说,却通过行动划清界限:她可与香菱作伴,却“不可能将香菱当作朋友”,更不会跨越阶级交心3。

二、宝钗对香菱的保护:实用主义下的善意
两次援手:从“魔窟”到大观园的庇护
薛宝钗曾两次将香菱带在身边:第一次是薛蟠出远门时,主动提议让香菱进大观园作伴,使其得以脱离薛姨妈的严苛管束,专注学诗23;第二次是夏金桂虐待香菱时,宝钗以“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为由,阻止薛姨妈将其变卖,使其免于被“拔去肉中刺”的命运2。这些行为虽符合宝钗“圆融温和”的人设,却也确实为香菱提供了难得的安宁3。

保护的边界:规矩与利益的权衡
宝钗的善意始终未突破阶级框架。她教香菱“为人处事的诀窍”,提醒其“将事情往自己身上推”,本质上是教她如何在等级制度中生存3;她虽允许香菱学诗,却从未主动指导,反而让其向林黛玉请教——这既因黛玉更懂诗心,也暗含“各司其职”的规矩意识3。对宝钗而言,保护香菱是“顺手为之”的善举,却绝不会因此损害薛家利益或违背礼教规范。

三、与薛蟠“呆”的本质区别:欲望与纯粹的对立
薛蟠的“呆”:蛮横无知与欲望驱动
薛蟠的“呆”是豪门恶少的蛮横与短视:抢香菱为妾时毫无道德负担,娶夏金桂只为贪图夏家财富,对香菱的新鲜感褪去后便弃之如敝履13。他的行为完全受欲望支配,是“没笼头的马”式的失控3。

香菱的“呆”:苦难中的诗意坚守
香菱的“呆”则是历经磨难后的精神追求。她被拐卖、被虐待,却始终向往“读诗写字”的生活,甚至在夏金桂面前由衷夸赞宝钗的才学3。这种“呆”是对残酷现实的超越,与薛蟠的动物性欲望形成鲜明对比。宝钗对此心知肚明,故从未将二人等同,反而对香菱的“呆”多了几分“可叹可笑”的复杂共情3。

四、总结:宝钗的矛盾性——礼教外壳下的人性微光
薛宝钗对香菱的态度,本质是其“思想与行动往往反着来”的典型体现1:她嘴上调侃香菱“呆”,行动上却为其提供庇护;她严守阶级界限,却又忍不住流露对纯粹天性的一丝动容。这种矛盾源于她的身份困境——作为皇商之女,她必须以“嫌贫爱富”的实用主义维护家族利益(如默许薛姨妈因夏家财富而促成婚事[[1]]);但作为个体,她对香菱的“呆”与“真”,终究无法完全以冷漠回应。或许正是这种矛盾,让《红楼梦》中的人性显得更为立体:即便是“冷美人”宝钗,也会在规矩的缝隙中,为香菱的“呆”留下一抹温暖的底色。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