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提到,鸿蒙5.0设备数量已超过1000万,成功度过了鸿蒙生态的生死线2。他还回应了网友调侃的“遥遥领先”等词,表示这种说法其实非常少用,只有在华为终端在某领域取得显著领先时才会偶尔提及4。
余承东强调,华为经过制裁的6年多时间,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时刻,手机发货量从每月2000万至3000万台跌至一年仅2000多万台5。然而,随着鸿蒙生态突破1000万台设备,华为已迈过生死线,未来还将继续发展,需要与应用开发合作伙伴共同攻坚2。
此外,余承东还提到,鸿蒙系统之前是双框架,允许安卓应用在鸿蒙操作系统上运行,而鸿蒙5.0则实现了应用的完全重构,采用单框架生态7。这一转变意味着鸿蒙5.0的所有应用均为重新开发,尽管初期用户需承受应用功能不全的迭代压力,但随着微信、抖音等国民级APP的逐步适配,体验已持续优化8。
余承东还透露,鸿蒙系统每年投入超过1万人,持续六年,研发费用达几百亿,代码量1.3亿行,其中大部分由华为自主开发,部分来自开源生态合作伙伴8。他强调,这一投入对国家意义重大,可实现智能终端、机器设备的统一操作系统覆盖,避免依赖国外架构8。
关于鸿蒙与安卓的差异,余承东认为,安卓开发时间久、用户基数大,但架构因历史积累逐渐老旧;鸿蒙虽从头搭建生态难度大,但无历史包袱,可采用更先进的设计,轻装上阵应用新技术8。他强调,鸿蒙的先进性体现在内核创新与安全性上,领先于当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