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明确提到过薛宝钗一家进京的目的,其中一个就是为了她“入宫待选”,也就是说,宝钗的人生第一选择是入宫,就像贾府大小姐元春一样。
薛家是皇商,虽然也是四大家族成员,但商人属性使得他们在护官符上的排位都是最末一位。而如果宝钗真能顺利入宫,对家族来说,以后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政治筹码。
细读原文我们也会发现,在宝钗入宫待选的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并没有从薛姨妈口中听到金玉良姻的说法。但是,薛姨妈作为嫁入皇商家族的贵族小姐,显然也是做了两手准备的。
那就是,宝钗一旦成功入宫,薛家的其他一切计划都自动取消,而宝钗一旦落选,那么此路不通之后,薛家会在第一时间启动另一个计划,这个就是金玉良姻。
这也是原文中后来多次提到了的,宝钗的金锁要找有玉的方能成配,这件事,宝钗知道,薛蟠知道,王夫人也知道,因为薛姨妈跟她姐姐说过。
而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好巧不巧的,她要回王夫人关于刘姥姥的事情时,恰好看到“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
两姐妹之间会聊些什么呢?也许就是在这时,薛姨妈跟王夫人说到了宝钗金锁和金玉良姻的说法,而王夫人自然也是十分赞成的,因为宝钗不只是她的外甥女,且十分优秀,堪作儿媳。

薛姨妈为什么这个时候才说呢?因为宝钗极有可能就是此时进宫的计划落选了,所以薛姨妈第一时间告诉了姐姐此事,并说起儿女姻缘一事来。
因为在古代有一个规定,各王公贵族乃至平民未嫁女子,遇到皇宫选秀,在选秀结束之前,不得随意谈婚论嫁,而如果落选,则会撂牌子赐花,之后才能自由婚配。
周瑞家的在这一回里,被薛姨妈抓了个壮丁,让她把薛家从宫里新得的宫花送给贾府三春、黛玉凤姐等人,这个“宫花”极可能就是宝钗落选的暗示。
对薛家来说,既然第一个计划落空了,那只好启动第二个计划,以宝钗的资质,虽不能入宫,但做豪门儿媳那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宝钗的言行举止,那可都是按照进宫的标准来培养的。
因此,对薛家来说,贾家那位衔玉而诞的凤凰蛋宝贝疙瘩,就成了最大的备胎人选。而整个贾府,似乎也只有贾宝玉的条件与宝钗是匹配的,不管年龄、人品还是出身。
当然,在过去女子是不能为自己的婚姻做主的,不管宝钗愿不愿意,只要母亲做主,就是让她嫁给孙绍祖,贾雨村,到了那一天,她也只能乖乖上轿。
但好在这个人是贾宝玉,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很多夫妻在结婚之前,几乎都没见过面,而宝钗和宝玉在结婚之前几乎每天都见面,这也为两人培养感情提供了便利。
即便是贾宝玉不求上进,不喜欢仕途经济,但好在他聪慧且杂学旁收,而且生得好,又有孝心,言谈举止也是大家公子哥儿的气度,且对女孩儿极好,单是这些优点,就够了。

毕竟,宝钗可是按照入宫的条件和要求来培养的,所以一般的世家公子,估计都很难配得上她,你看无论容貌,才情,礼仪,还是心机,人情,智慧,宝钗都绝对是一等一的优秀。
这样的人做自己的儿媳妇,估计很多婆婆做梦都会笑醒,更何况,宝钗还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她即便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薛家的备胎,也一百个愿意啊,毕竟,谁还敢跟皇家争女人?
当然,对贾家来说,尤其对宝玉来说,其实宝钗又何尝不是备胎呢?因为,在他心中,除了父母和祖母,就是林黛玉了,其他任何人都装不下了。
更重要的是,宝黛爱情在贾府虽然没有经过贾母之口点明确认,但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就连贾琏的小厮都知道,只要到了婚配年龄,贾母一开口,两人的婚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更不要说,王熙凤在贾宝玉被烫伤之后,还曾专门公开开过两人的玩笑。王熙凤这个人一向精明,如果不是从贾母那里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或暗示,她是不可能公然拿两人姻缘玩笑的。
她如果这么做,显然会得罪自己的两个姑妈,但如果宝玉的婚事,完全是贾母说了算,而贾母也已经给她透过话,那时黛玉的身体也并不是很糟糕,想必王夫人也不会也不敢反对。
因此,从一开始,宝钗就不是宝玉姻缘的首选,尤其在贾母这个贾府的老祖宗眼中,宝钗绝对不是第一人选,甚至都谈不上是备胎,因为她即便很优秀,但不符合贾母心目中的孙媳标准。

因为按照贾母的打算,宝玉将来结婚,不出意外,宝二奶奶自然是黛玉,这两个玉儿也是她的心头肉,被她称为小冤家,贾母对二玉婚事的态度已经昭然若揭了。
宝钗虽然优秀,贾母也曾公开赞过宝钗,但她似乎从未进入贾母的孙媳妇候选榜单,也许湘云、宝琴都曾短暂地进入过贾母的视野,但唯独宝钗没有。
不仅没有,在贾母去清虚观打醮一回,面对张道士忽然为宝玉说亲的异常举动,贾母立刻警觉并婉拒了张道士的提亲,因为张道士口中的那个女孩,像极了她所了解的宝钗。
就连宝钗自己,在察觉宝黛关系之亲密异于常人之后,也非常主动地避嫌,甚至在钗黛和好之后,宝钗似乎主动退出了宝二奶奶的竞争。
但是,前面我们说了,不只是宝钗,包括黛玉、宝玉,他们都是不能为自己的姻缘做主的,不管个人主观上是否接受,情感上是否喜欢,只要长辈们商量妥当,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
对宝玉来说,他的内心深处自然是更重黛玉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他就不喜欢宝钗,黛玉说过一句话,说她知道宝玉心里有妹妹,但只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
这句话可以说看作是黛玉对宝玉的情感状态的一种准确概括,宝玉的情感世界里,毫无疑问,黛玉是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的,但并非全部,他见了宝姐姐的一段雪白的臂膀,也是想要摸一摸的。

也就是说,黛玉的情感世界里是没有缝隙的,只有一个宝玉。而宝玉的情感世界里,虽然有黛玉,但还有很多细小的缝隙,可以容纳宝钗等人。
因此,日后二宝结婚,我并不认为宝玉心里就一定十分抵触,那时候也许黛玉已死,对他来说,大观园群芳死的死散的散,而他能跟宝钗结婚,有一个人守着他,至少比所有人都离开他要好。
而二宝能成婚,一定少不了王夫人薛姨妈这对亲姐妹在暗中与贾母较量,而不管二宝成婚时贾母是否已去世,只要黛玉不在人世了,对贾母来说,她也不得不接受宝钗这个备胎。
婚后的宝玉,虽然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有些美中不足,有些意难平,但夫妻二人终究还是举案齐眉的,应该是有过一段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的。
至少,在宝钗不劝宝玉读书考功名时,她也是能让宝玉发呆成为呆雁的宝姐姐,单看宝玉挨打一回宝钗去送药说的那番话就知道,婚后她想要拿捏宝玉或者哄宝玉开心,简直易如反掌。
贾宝玉和薛宝钗,他们都曾是彼此的备胎,但最后却有了一段夫妻缘分,也圆了世人对金玉良姻的美好期盼。只是生离死别,分合聚散,这人世间的很多事,谁又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