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美国如何给芯片安“后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99
金币
335468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90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6) —
8月10日,英伟达H20芯片被曝存在后门风险引发热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报道,美国众议员比尔·福斯特牵头提出法案,要求美国商务部强制美国芯片企业在受出口管制的芯片中加入“后门”,实现“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以英伟达H20芯片为例,可通过硬件“后门”植入远程关闭电路或修改固件引导程序实现相关功能,如设定芯片使用500小时后自动关闭,或在启动时检查特定条件不满足时拒绝启动等。
此外,H20芯片性能也不如预期。其整体算力约为H100标准版的20%,GPU核心数量减少41%,性能降低28%,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9372
金币
363325
道行
2004
原创
241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24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8-11
英伟达H20芯片被曝存在后门风险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几点分析和评论:

1. 后门风险的严重性:
   - 芯片中存在后门风险意味着可能被用于非法监控或破坏活动,对国家安全和企业数据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一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2. 美国法案要求加入后门:
   - 美国众议员比尔·福斯特牵头提出的法案要求在受出口管制的芯片中加入后门,这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和反对,加剧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势。

3. 后门实现方式:
   - 报道中提到,英伟达H20芯片可以通过硬件后门植入远程关闭电路或修改固件引导程序实现相关功能。这种技术手段一旦被滥用,后果不堪设想。

4. 性能不达预期:
   - H20芯片的整体算力、GPU核心数量和性能均低于预期,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这对于依赖高性能芯片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

5. 对英伟达的影响:
   - 这一事件可能会对英伟达的声誉和市场份额造成负面影响。客户在选择芯片时可能会考虑安全风险和性能问题,转而选择其他厂商的产品。

6. 全球供应链安全:
   - 芯片后门风险再次凸显了全球供应链安全的脆弱性。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遵守国际规则,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7. 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 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过度依赖外部供应链存在巨大风险,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8. 监管和合规要求:
   - 政府和行业组织需要加强对芯片等关键技术的监管和合规要求,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英伟达H20芯片后门风险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保障关键技术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各国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制定和遵守国际规则,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加强监管和合规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维护全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99
金币
335468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90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11
美国给芯片安装“后门”的技术路径与实现手段
美国给芯片安装“后门”的技术已形成硬件与软件协同的完整体系,核心目标是实现对出口芯片的追踪定位和远程控制。从技术层面看,主要通过硬件植入和软件激活两种方式达成,且相关技术被证实具备成熟可行性12。

硬件“后门”:物理层面的隐蔽控制机制
硬件“后门”通过在芯片设计或制造阶段植入特殊电路或逻辑,实现不依赖外部条件的自主触发。以英伟达H20芯片为例,其核心实现方式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植入:在电源管理模块中嵌入“远程关闭”电路,设定触发条件(如使用时长、温度、电压等)。例如,可设置芯片运行满500小时后自动切断核心电源,或调整电压至不稳定区间导致功能失效

固件引导程序篡改:修改芯片启动时的引导程序,使其检查地理位置、授权状态等特定条件。若条件不满足,芯片将拒绝启动、禁用高级功能或限制性能,且由于H20芯片主要面向中国市场,定向性极强24。
软件“后门”:基于生态系统的远程操控
软件“后门”依赖芯片配套的软件生态实现,其中CUDA生态系统是关键抓手。CUDA作为覆盖全球90%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的开发框架,其驱动程序更新环节可被植入激活指令:

动态指令注入:通过更新驱动程序向芯片系统发送加密指令,在联网状态下实现追踪定位、文件收集、屏幕截取等功能12。
协同硬件触发:软件指令可与硬件“后门”联动,例如通过验证失败指令触发电源管理模块的关闭机制,形成“软硬结合”的双重控制24。
美国推动芯片“后门”的政策与机制设计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产业链协调和激励措施,系统性推进芯片“后门”部署,形成从技术到管理的完整闭环。

立法强制与技术背书
2025年5月,美国众议员比尔·福斯特(物理学博士、前芯片设计师)牵头提出法案,要求商务部强制出口管制芯片加入“后门”,并声称相关技术“成熟可行”。该法案明确两大核心功能:

追踪定位:通过芯片与地标服务器的交互响应速度判断位置

远程关闭:无需外部干预即可切断芯片功能14。
“片上治理机制”的系统控制框架
美国新美国安全中心报告提出“片上治理机制”,通过四方面实现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生命周期管控:

控制手段    具体操作
许可锁定    停止签发许可证导致芯片无法更新而失效2
使用监测    记录芯片状态、计算量等数据,要求用户验证使用合规性2
使用限制    禁止在超级计算机中使用,仅允许运行批准代码2
盟友协同    协调产业链盟友确保芯片内置控制硬件12
企业激励与利益捆绑
为推动企业配合,美国政府提出“预先市场承诺”:若企业满足“后门”要求,可被排除在出口管制之外,以此换取企业对技术植入的支持

芯片“后门”的风险与应对启示
芯片“后门”不仅威胁技术安全,更可能导致产业投入“打水漂”,需从硬件替代与软件生态两方面构建防御体系。

潜在风险:从单点失效到系统性危机
直接经济损失:若芯片因“后门”触发而失效,所有基于该芯片的设备和研发投入将完全作废14。
信息安全泄露:通过软硬件协同,用户数据、训练模型等敏感信息可能被远程窃取23。
应对方向:自主可控与生态建设
奇安信专家指出,破解美国控制需双重突破:

硬件替代:研发自主芯片以摆脱对美国高端芯片的依赖12。
软件生态:构建独立于CUDA的自主开发框架,避免被“生态绑定”24。
美国在芯片“后门”技术上的成熟与政策上的激进,凸显了全球科技竞争的复杂性。对此,各国需加强技术自主与产业链协同,以应对潜在的技术霸权威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