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按时吃药, 饮食上也没什么大问题,为什么尿酸还是会不断升高?”这是明先生在医院接受检查时提出的疑问。
明先生,45岁,是一位忙碌的公司职员,平时饮食没有特别的不规律,但还是被高尿酸困扰多年。
每次检查,他的尿酸水平都居高不下, 医生也屡屡提醒他控制饮食,调整生活作息,但依旧没有见到明显的改善。
许多尿酸偏高的人都有类似的疑问,究竟是哪些日常习惯让尿酸悄悄升高,如何有效避免这些不良习惯,才能保持尿酸水平的稳定呢?

尿酸升高,常常被视为痛风的“前兆”,但它背后的隐患远不仅如此,高尿酸症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多个慢性病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导致早死。
尿酸高是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与尿酸过高的困扰作斗争。
然而,尿酸高并非不可控制,很多时候, 尿酸升高并不是因为某一时刻的不小心,而是因为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累积。
明先生在饮食方面并不算太过放纵,每天的主食一般是米饭和蔬菜,偶尔吃点肉类,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晚餐时吃了大量的高嘌呤食物,甚至在临睡前还习惯性地加点零食。

高嘌呤食物中的嘌呤,进入体内后通过代谢转化为尿酸,这一过程是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夜晚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的关键时刻,摄入这些食物会打破这一平衡,增加身体对尿酸的负担,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动物内脏、红肉、海鲜、酿酒原料、啤酒等。
虽然很多人认为吃这些食物不会对尿酸产生直接影响, 但一旦身体摄入过多的嘌呤,尿酸便会被大量制造并堆积在血液中。
尿酸的升高最终会在关节处结晶,造成痛风的疼痛症状,甚至引发慢性肾脏疾病,长期高尿酸状态,甚至有可能会引发肾结石、尿酸性肾病等更严重的疾病。

因此,尿酸高的人在晚上应该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在临睡前更应注意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量。
平时吃饭时,尽量以清淡的蔬菜、鱼类、豆类为主,减少肉类的摄入,尤其是高嘌呤的食物。
明先生的另一大问题是, 他习惯在晚上进行高强度运动,以此来放松自己,但这项看似有益健康的运动习惯,实际上可能加剧了尿酸水平的波动。
很多人习惯在晚上运动,认为这能释放一天的压力,也能帮助入眠,但夜间的剧烈运动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尿酸偏高的人。

运动虽然对健康有许多好处,但高强度运动容易导致肌肉细胞的破裂与分解,这会释放出大量的嘌呤类物质,最终转化为尿酸。
特别是在夜间,身体的代谢功能处于较低状态,肾脏的排泄能力也相对减弱,剧烈运动导致的尿酸积累将会加重尿酸升高的风险。
因此,为了控制尿酸水平,建议尿酸偏高的人避免在晚上进行剧烈的运动,相反, 选择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瑜伽、拉伸等,更有利于尿酸的代谢与排泄。
保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但不必在夜间进行高强度的锻炼。

“多喝水,能帮助排尿,降低尿酸”是很多人常听到的建议,然而,过量饮水并不一定对尿酸有好处。
许多人在睡前习惯性地大量喝水,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排除体内的尿酸,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晚上, 人体的代谢功能处于休息状态,肾脏的排泄能力相比白天有所减弱,此时如果摄入过多的水分,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代谢不畅,影响尿酸的排泄。
过度饮水还可能引发水肿,尤其对于肾功能不佳的人来说,水分过多的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尿酸无法顺利排出体外。

为了更好地控制尿酸水平, 建议在晚上适量喝水,保持水分的平衡,但不要过量。
对于尿酸偏高的人,睡前的一两小时内尽量避免饮用大量水分,以避免过度负担肾脏和打乱正常的睡眠周期。
明先生在接受治疗时, 经常被医生提醒不要熬夜,熬夜不仅会导致身体的代谢紊乱,还可能直接影响尿酸的排泄。
夜间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与代谢的黄金时段,熬夜会打破这种自然节奏,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进而导致尿酸水平的升高。

因此,想要控制尿酸,最简单且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 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能够帮助身体保持良好的代谢功能,促进尿酸的排泄。
为了避免熬夜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保证每天按时入睡,尤其是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能够有效提升睡眠质量,对尿酸的控制有很好的帮助。
尿酸升高的危害不容忽视,它是许多慢性病的诱因之一,长期高尿酸症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通过调整睡前的四个小习惯,大家可以有效控制尿酸的升高,从根本上预防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尿酸控制效果,从今天开始,遵循这些简单的调整,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让自己远离尿酸带来的困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尿酸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何琼,饮食和运动对高尿酸血症患者 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智慧健康,2024-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