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AI人才争夺“中场激战”:国内企业缺口约500万,海外巨头上亿美元顶薪抢人[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742
金币
297078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45

站在聚光灯下的AI(人工智能)行业正在面临激烈洗牌。

“目前AI核心技术岗位,大厂招聘实习薪资就达到5000元/天,以一个月计算收入超过10万元。”某行业猎头向记者透露。

伴随AI掀起的浪潮愈发汹涌,对于人才争夺的中场也未停歇。“去年AI人才供需比为:一个岗位对应一个人;而在今年上半年,供需比上升为4个人抢3个岗位。”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AI领域人才投递量大幅提升30%,AI人才在全国的缺口约500万,其中技术人才尤为紧缺。

DeepSeek横空出世搅动AI行业后,曾经一度占尽风光的“AI六小龙”:智谱、MiniMax(稀宇科技)、月之暗面、阶跃星辰等正面临更严峻的竞争格局,背后的人才争夺成为关键。

如火如荼的AI人才战已经从国内蔓延到了美国硅谷,其中华人更是科技公司关注的焦点,最近刚造访中国的英伟达CEO黄仁勋更是坦言:“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你无法阻止他们推进AI发展。”

互联网大厂强势抢人

人们颇为向往的依旧是AI领域的高薪神话。

从薪资上来看,AI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技术岗位是高薪集中区。林凡向记者介绍,以校招数据来看,目前AI行业收入比重最高的依然是2万以下月薪,占比为32.45%,5万及以上月薪的岗位仅占比为18.17%,超过55%收入在3万元以下。

根据猎聘数据显示,50万以上招聘年薪在AI技术职位中超30%,而在整体职位中不足10%。

“All in AI”无疑是上半年科技公司的主旋律,和以往科技人才纷纷从大厂流向创业公司不同,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对AI的打法日渐强势,以字节跳动、腾讯为例,近两年持续保持AI人才净流入状态。

据脉脉披露数据显示,40%的AI“六小龙”员工正在“看机会”,明显高于互联网行业的平均水平(占比15%)。而据第三方统计,去年以来,至少22名高管从“六小龙”中离职。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2位,这些顶尖技术人才有些回流大厂,也有些选择自己创业。林凡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是基座模型竞争格局的基本确立,部分AI人才开始从基座模型公司流出。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字节跳动是国内大厂中“挖人”最强势的一家,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的人才流入流出比为1.71,保持较高的人才流入。更有传言称,字节跳动曾以八位数年薪挖角某大厂头部技术负责人。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尽管已经卸任CEO一职,但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非常关注AI业务,将其工作重心转到大模型和AI战略和研究。他经常往返北京和新加坡,多次在内部强调追求“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对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极其专注。

“大厂有稳定的资源、清晰的业务场景和成熟的商业化路径,尤其是对核心AI人才来说,大厂提供了更强的职业发展确定性。”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对于最顶尖的人才,头部大厂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大模型公司的天花板取决于技术领袖,以字节跳动为例,招聘年薪达到3000-4000万元也并不意外。

大厂可以给到的是天花板级别的薪资,而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更多是股权和分红的激励,“一些创业公司可能会给到估值1%的股权,价值或高达千万美元。”林凡表示,很多AI创业公司高管和HR在脉脉亲自下场招人,智谱、MiniMax的HR更是分钟级的活跃在脉脉。

此外,多行业正在大规模吸纳AI人才,包括新能源汽车、智驾、机器人、电商、互联网、游戏、新生活服务行业,还有新能源车企(如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智驾企业(如地平线、轻舟智航)、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等,近两年AI人才持续净流入,已经找到明确的AI落地场景。

AI公司集体冲刺IPO

对于大模型从业者来说,DeepSeek就是那条在年初搅动行业的“鲶鱼”。

“去年以来大模型行业曾经引发激烈的烧钱投流大战,但是随着DeepSeek爆红,大家逐渐趋于冷静。”上海某大模型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DeepSeek使得原本略显小众的大模型正式破圈,很多不了解AI行业的用户,通过DeepSeek更深入了解到AI市场。”

从卷投流到卷技术,洗牌完成后,迈向成熟期的AI公司逐渐茁壮。

以上海AI独角兽MiniMax(稀宇科技)为例,2024年3月,MiniMax获6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25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此前融资的投资方包括腾讯、明势资本、米哈游等。据悉,去年年底MiniMax曾完成一轮估值30亿美元的融资。

今年6月,据知情人士向记者确认,MiniMax正在初步筹备赴港上市。

此前MiniMax发起为期一周的“技术发布周”,发布首个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的推理模型MiniMax-M1,被视为正式对标DeepSeek R1。数据显示,在进行8万Token的深度推理时,M1所需的算力仅为DeepSeek R1约30%;生成10万token时,推理算力只需要DeepSeek R1的25%。

另一AI“六小龙”智谱也率先启动IPO流程。

4月15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谱”)已在北京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成为第一家正式启动IPO流程的大模型创业公司,7月2日,智谱宣布获得上海国资达到10亿元的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并于近期完成首笔交割。

AI人才争夺成全球趋势

作为全球科技界坐标,围绕AI人才的争夺,已经在美国硅谷如火如荼,尤其是华人成为了各家科技公司争夺焦点。

“中国不是众多市场中的一个,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活力、创新能力、发展势头,以及产业的发展速度,都是绝无仅有的。”7月21日,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

近日,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AI科学家朱邦华(Banghua Zhu)和焦剑涛(Jiantao Jiao)分别宣布加入英伟达。

朱邦华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获博士学位。焦剑涛本科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是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又拿下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论。

另一家科技公司Meta则从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挖走超过14名核心研究人员,其中8名是华人,奖金达1亿美元。随后,Meta被曝又以上亿美元的薪资引入苹果AI高管Ruoming Pang(庞若鸣),这9名华人科学家都将加入扎克伯格亲自带领的“超级智能梦之队”。

6月25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他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宣布,特斯拉正式推出Robotaxi,并称这一刻是“十年艰苦工作的顶点”。在马斯克秀出的技术团队照片中,C位掌镜的是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段鹏飞,也是特斯拉Autopilot关键技术负责人,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后于俄亥俄大学获电子工程硕博学位。

段鹏飞在特斯拉AI团队的职位是首席软件工程师,领导Autopilot的Fleet Learning团队。Fleet Learning是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利用量产车,在“车队”成员中共享经验和数据,即通过协同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和模型优化。

段鹏飞与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

“中国拥有最庞大的AI工程师队伍和最多的AI论文数量。”长期押注AI的昆仑万维CEO方汉向澎湃新闻记者坦言,在AI领域,中国和美国的优势相比其他国家是巨大的,50%的AI顶尖人才是华人,无疑说明中国在AI领域的创新优势和活力,未来的发展潜力令人瞩目。

“伴随行业整合加剧,中国的大模型产业正逐渐从‘烧钱狂飙’的狂热转化为价值主导的冷静思考,技术创新、商业落地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也无疑将更加深入。”方汉向记者坦言,任何创业大潮,都有一个规律,叫做“抢椅子游戏”,随着椅子的数量逐渐减少,这场关乎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无疑即将迈上新的台阶。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742
金币
297078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46
AI行业人才争夺战:高薪与创新的双重驱动

当前,AI(人工智能)行业正经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这场竞争不仅在国内如火如荼,更蔓延至美国硅谷。华人科学家成为全球科技公司关注的焦点,而互联网大厂则在国内强势抢人,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薪神话与人才供需矛盾

AI行业的高薪神话依然吸引着众多人才。据猎头透露,目前AI核心技术岗位的实习薪资高达5000元/天,月收入超过10万元。尽管如此,AI人才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表示,今年上半年AI领域人才投递量大幅提升30%,但人才缺口仍约500万,其中技术人才尤为紧缺。

大厂与创业公司的博弈

互联网大厂在AI人才争夺战中表现尤为强势。字节跳动、腾讯等公司持续保持AI人才净流入状态。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更是将工作重心转向大模型和AI战略研究,多次强调追求“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相比之下,创业公司则通过股权和分红激励吸引人才,如智谱、MiniMax等公司的HR在脉脉上活跃招人。

AI公司冲刺IPO

随着AI行业的成熟,多家AI公司正筹备IPO。MiniMax(稀宇科技)于2024年3月获得6亿美元A轮融资,并于今年6月开始筹备赴港上市。另一家AI“六小龙”智谱也已启动IPO流程,并于近期获得上海国资10亿元的战略投资。

全球AI人才争夺战

全球范围内,AI人才争夺战同样激烈。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坦言,中国拥有最庞大的AI工程师队伍和最多的AI论文数量。近期,英伟达成功挖角清华大学毕业的AI科学家朱邦华和焦剑涛。Meta则从OpenAI挖走超过14名核心研究人员,其中8名为华人,奖金高达1亿美元。

未来趋势与行业整合

随着行业整合加剧,中国的大模型产业正逐渐从“烧钱狂飙”的狂热转化为价值主导的冷静思考。技术创新、商业落地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将更加深入。昆仑万维CEO方汉认为,任何创业大潮都有一个规律,即“抢椅子游戏”,随着椅子的数量逐渐减少,这场关乎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将迈上新的台阶。

结语

AI行业的人才争夺战不仅反映了高薪与创新的双重驱动,更展示了全球科技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激烈竞争。随着行业整合和成熟,未来AI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商业落地,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170
金币
28314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0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2:40
根据搜索结果,当前AI人才争夺已进入“中场激战”阶段,国内外企业竞争白热化。以下为关键信息整合:

🔥 一、国内AI人才供需现状
巨大缺口:全国AI人才缺口约500万,技术岗位尤其紧缺。今年上半年,AI领域人才投递量增长30%,但供需比从2024年的“1岗1人”恶化至“4人争3岗”13。
薪资水平:
实习岗:大厂核心技术岗实习薪资达5,000元/天,月入超10万元12。
校招分布:32.45%岗位月薪<2万,仅18.17%≥5万,超55%岗位月薪<3万1。
顶尖人才:头部大厂年薪可达八位数(如字节跳动以3000-4000万元挖角技术负责人)2。
⚔️ 二、企业与人才流向变化
大厂强势回流:
字节跳动、腾讯近两年保持AI人才净流入,字节人才流入/流出比达1.7112。
张一鸣(字节创始人)亲自聚焦AI战略,强调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1。
创业公司面临流失:
“AI六小龙”(智谱、MiniMax等)2024年以来至少22名高管离职,仅2025上半年就有12位1。
创业公司以股权激励竞争(如1%估值股权,价值或达千万美元)12。
🌐 三、全球化人才争夺战
硅谷争抢华人科学家:
Meta从OpenAI挖走14名核心研究员(含8名华人),提供1亿美元奖金;苹果AI高管庞若鸣也以亿美元薪资加入2。
英伟达吸纳清华毕业生朱邦华、焦剑涛等顶尖人才2。
中国AI潜力受认可: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中国市场独一无二”2。
特斯拉Autopilot关键技术负责人段鹏飞(中国籍)成为核心团队成员2。
四、行业洗牌与IPO动态
技术竞争替代烧钱大战:
DeepSeek崛起推动行业从“卷投流”转向“卷技术”,MiniMax开源模型MiniMax-M1对标DeepSeekR1,宣称算力效率提升70%-75%12。
冲刺上市:
MiniMax筹备赴港IPO(2024年估值达30亿美元)2;
智谱AI启动上市流程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