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1回复

[猎奇]慈禧太后是怎样夺取大清最高权力的? [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197
金币
74511
道行
37009
原创
2316
奖券
4676
斑龄
133
道券
101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47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27) —



许多历史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慈禧太后作为一位出身普通、并非皇室背景的女性,如何能登上清朝的最高权力巅峰,成为几十年间实质上的统治者?她究竟是如何从一位宫中贵妃,最终掌握大清帝国的政权的呢?这个看似离奇的故事,是如何发生的呢?

慈禧太后的宫廷画像

今天,咱们就用简单的语言,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捋清楚。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并不是学术研究,内容上会尽量简化,着重把事件的主干给大家讲明白,细节不必过于深入,感谢大家理解。



要弄清楚这段历史,得从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说起。

咸丰皇帝的宫廷画像

咸丰皇帝虽然拥有许多后宫妃嫔,但他的生育能力较差,能够活到成年的皇子只有两个。可惜,其中一个刚出生几小时就夭折了。最终,咸丰皇帝所留下的唯一存活的儿子,就是后来成为同治皇帝的载淳。



同治皇帝的宫廷画像



而同治皇帝的生母,正是慈禧太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咸丰皇帝的正宫皇后并非慈禧,而是慈安(钮祜禄氏)。在咸丰皇帝生前,慈禧仅是贵妃,并不具备皇后的身份。



慈安太后的宫廷画像

尽管慈禧当时只是贵妃,然而凭借她所生的皇子载淳的身份,她在宫中地位逐渐上升,受到了皇帝的重视。咸丰皇帝甚至常常让慈禧代为批阅奏折,这让她获得了一些政治经验,也培养了她的管理能力。

接下来的转折发生在1861年,载淳年仅5岁,那一年,咸丰皇帝去世了。在临终时,咸丰皇帝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安排:他将两个印章分别交给了两位重要的人物,这两个印章分别刻有“御赏”和“同道堂”字样,是国家最高的象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御赏”和“同道堂”印章

一个印章交给了正室皇后慈安,另一个则交给了年仅5岁的儿子载淳。然而,由于载淳年纪太小,无法参与实际的决策,实际上,这两个印章都掌握在了慈禧太后的手中。由于这两个印章是国家大权的象征,所有重要的国家文件都必须经过这两个印章的盖章才能生效。

这时,慈禧太后从贵妃直接跃升为太后,这一转变正是由于她身为载淳的生母,凭子贵而获得了更高的权力。

也许你会问,难道咸丰皇帝就将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二?一半给了慈安太后,一半给了慈禧太后?并不是的。尽管慈安和慈禧手中分别持有印章,但她们并没有完全的国家决策权。咸丰皇帝同时还安排了“顾命八大臣”,这八位大臣被赋予了管理国家事务的责任,直到载淳成年,国家大事都由他们处理。

这些“顾命八大臣”是:

1. 怡亲王载垣



2. 郑亲王端华

3. 户部尚书肃顺

4. 额驸景寿

5. 兵部尚书穆荫

6. 吏部左侍郎匡源

7. 礼部右侍郎杜翰



8. 太仆寺少卿焦祐瀛

咸丰皇帝临终时,权力的设计大致是这样的:八大臣负责国家日常事务,而慈安和慈禧则负责监督盖章,如果八大臣没有什么异议,两位太后就盖章确认。但这种“权力制衡”其实并没有完全达到咸丰皇帝的预期。

顾命八大臣之一,肃顺

随着时间推移,咸丰皇帝的权力设计逐渐变味。最初的“权力制衡”渐渐演变成了“权力斗争”。在实践中,八大臣逐渐掌控了实权,而慈禧和慈安则沦为“盖章机器”。尤其是肃顺这个人,他时常当众不尊重两位太后,甚至在面对慈禧时口出狂言,令她深感侮辱。



据晚清官员李慈铭的《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有一次,肃顺在宫中大声呵斥慈禧,甚至让年幼的同治皇帝吓得哭泣不止,直至失禁。而肃顺的狂妄态度无疑加剧了两宫太后的愤怒。



面对这种侮辱,慈禧决定采取行动,为自己和儿子争取真正的权力。她开始秘密与慈安策划,认为肃顺等八大臣已经不受控制,如果任其发展,未来同治皇帝将被他们操控。于是,她们决定铲除这些阻碍。

在这个时候,恭亲王奕?也成为了她们的盟友。奕?不仅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对八大臣极为不满,而且他自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大的政治话语权。于是,奕?、慈安和慈禧三人联手,开始酝酿一场政变。

恭亲王奕?

恭亲王奕?虽然原本并非是当权者,但他目睹八大臣的权力膨胀,也产生了不满。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心存对未能继位的不甘。因此,他决定与两位太后合作,策划政变,推翻八大臣。

通过一系列的秘密联系,奕?与朝中的文官和持兵的武官建立了广泛的支持。文官讨厌肃顺的亲汉立场,武官也不满他在八旗贵族中的言辞,而这些人的支持是奕?行动成功的关键。

到了1861年11月2日,经过周密准备,三人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将八大臣一网打尽。各位大臣或被斩首,或被赐死,肃顺尤为惨烈,在临终时依然怒骂慈禧。

肃顺被杀头

政变成功后,清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慈安和慈禧两位太后开始垂帘听政,而恭亲王奕?则被任命为“议政王”,辅佐朝政。

两位太后的权力关系微妙,虽然在名义上慈安是正宫皇后,但由于她对政事兴趣不大,实际上由慈禧主导了国家事务。慈禧也从未挑战过慈安的权威,两人形成了默契的互补。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接下来二十年,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成为唯一的垂帘听政者。直到光绪帝十岁时,慈禧太后完全掌控了大清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

这就是慈禧太后从宫中贵妃到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全过程。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几个教训:



1. 在职场上,不要轻视上司的权威,尤其是当你有机会“冒犯”时,一定要谨慎。

2. 新的领导者登场时,老臣子要及时调整态度,以免被排挤。



3. 处理与人的关系时,不要坐以待毙,要懂得主动沟通,必要时适当妥协。

4. 切勿因性别偏见而忽视女性的政治手段,有些女性的手段远比男性更为强硬。

5. 在政治博弈中,要广泛结交支持者,避免孤立自己。

这就是关于慈禧太后如何成为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6-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839
金币
274051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7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普通出身的女性登上清朝最高权力的巅峰,成为实质上的统治者,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的:

1. 儿子即位: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太后的儿子载淳即位成为同治皇帝,作为生母,慈禧的地位自然随之上升。

2. 掌握印章:咸丰皇帝临终时,将两个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印章分别交给了慈安和年幼的载淳,实际上这两个印章都掌握在慈禧手中,这为她日后掌权打下了基础。

3. 辛酉政变: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和慈安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成功清除了八大顾命大臣,从而将自己推上了权力的巅峰。

4. 垂帘听政:政变成功后,慈禧与慈安共同垂帘听政,实际上由慈禧主导国家事务。

5. 慈安去世后独揽大权: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成为唯一的垂帘听政者,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6. 光绪帝时期:光绪帝即位后,慈禧继续牢牢把控朝政,即使在光绪帝亲政时,慈禧依然用权谋掌控朝堂。

慈禧太后的政治智慧、手腕以及对权力的渴望是她能够从一位贵妃最终掌握大清帝国政权的关键。她不仅利用了儿子即位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地位,还通过政变清除政敌,最终实现了对清朝政权的控制。这一过程中,她展现了过人的政治手腕和权力欲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