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2回复

[猎奇]欧洲唯一的黄种人国家,与我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如今依然把中国当故乡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2398
金币
10154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5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0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26) —

1771年,发生了一起备受瞩目的民族大迁徙事件。17万土尔扈特蒙古人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为了逃离沙俄的压迫,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远征东方,最终成功回到祖国。


土尔扈特是卫拉特蒙古的一个部落,在中国新疆北部和西部的森林和草原上定居。1628年,部落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部落成员西迁,途经中亚草原,穿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沙皇俄国尚未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和里海西北一带。在那里,他们安定下来,建立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十八世纪初,强大的沙俄开始向东扩张,势力逐渐延伸至伏尔加河下游。当时由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统治的沙俄,对土尔扈特人实施征兵、徭役和重税等压迫措施。他们还大量移民至伏尔加河地区,夺取土尔扈特人的土地和牧场,限制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沙俄试图将土尔扈特人变成他们的雇佣兵,特别是青壮年人。仅在1768年,俄政府就征兵了部落八次。大量土尔扈特士兵被远离家乡,派往各个前线,数以万计的士兵在战场上丧生。

更糟糕的是,沙俄还对土尔扈特人实施大规模的宗教迫害,试图消除他们与其他蒙古部落的宗教联系。他们强迫、诱使土尔扈特牧民放弃原有的信仰,改信东正教,俄化他们的生活习俗。


这种对民族尊严的践踏已经变得难以忍受。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土尔扈特汗国首领渥巴锡汗召集了部落大会,提出如果不反抗并离开俄国,整个族群都将成为沙皇的奴隶。因此,他决定率领全族人民返回东方故土,回到新疆。

这一消息激发了土尔扈特人心中的激情。他们说:“我们去东方,去太阳升起的地方,寻找新的生活。”离开他们的故乡已经有整整140年了,是时候回家了。


尽管渥巴锡等人试图保密,但消息最终还是泄露了。情况变得十分危险,必须立即行动。原本计划带着所有人一起回到故土,但由于当年是一个暖冬,伏尔加河左岸的族人无法过河。于是临时决定,派遣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

于是1771年1月5日凌晨,渥巴锡率领十七万族人开始了艰难险阻的东归之路。他们面对沙俄骑兵的围追堵截,在寒冬中穿越中亚草原,经历了严寒和瘟疫的侵袭,一路缺衣少食。大量人口在途中冻死或病死,人口锐减。


渥巴锡和他的族人们历经千辛万苦,行程超过一万里,越过沙漠、高山、大河,耗时六个多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1771年6月,他们终于抵达伊犁中俄边界,并与前来迎接的清军会合。

在整个迁徙过程中,原本有十七万人的土尔扈特部落到达伊犁的只剩下不到一半。这是18世纪中叶在国内外引起震撼的历史事件。土尔扈特人为了实现回归祖国的愿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土尔扈特人的壮举深深感动了中华各族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资,提供帮助给土尔扈特人。

清政府拨款300万两白银,并调集了大量物资,为他们采购牲畜、皮衣、粮食、帐篷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乾隆皇帝还下令勘察水草丰美的土地,并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回到祖国后,土尔扈特部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耕种牧养,抵御外敌进攻,为开发和稳定中国西北边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土尔扈特后裔主要居住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和塔城地区,还有一些分散居住在南疆和北疆其他地区。

2008年,一部名为《东归英雄传》的大型民族历史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讲述了这段历史。

在伏尔加河东岸,土尔扈特人成功回到了祖国,但当时还有超过9万人未能及时离开西岸。

为了阻止他们东归,沙俄军队包围了他们超过十年,不允许他们离开伏尔加河沿岸,严禁他们四处游牧。因此,这批土尔扈特人至今仍居住在俄国,他们就是现在的卡尔梅克人。


渥巴锡东归后,俄政府对留下的土尔扈特部落采取了更加宽松的政策,不再强制压迫,更多地采取怀柔、安抚的方式,使双方维持一种奇妙的平衡。

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卡尔梅克人参加了红军,并组建了卡尔梅克骑兵团,参加了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为维护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立下了战功。

之后,在高加索战役和第聂伯河战役中,卡尔梅克人积极支援红军,向他们输送大量物资,为这些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卡尔梅克人还参加了与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创造了许多令人称赞的事迹。


1920年,卡尔梅克建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州,1935年改设为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该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南部里海沿岸的欧洲部分,纵横跨度约640公里,东西跨度约480公里,总面积为7.6万平方公里,首府位于埃利斯塔。

卡尔梅克共和国居住着约14.6万名具有蒙古血统的卡尔梅克人,占该共和国总人口的约45%。他们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并信仰藏传佛教。


卡尔梅克人与欧洲人在外貌上有明显差异,他们的外貌更接近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他们的蒙古语与中国新疆巴州、博州的蒙古族非常相似。

除了外貌上的差异,他们的信仰也与欧洲常见的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不同,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埃利斯塔的释迦摩尼大金寺是欧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卡尔梅克也是唯一信仰藏传佛教的欧洲国家。


与其他蒙古人一样,卡尔梅克人自古以来就是马上的民族,畜牧业是他们的主要特长。此外,他们最热衷的爱好是下棋,埃利斯塔更被称为国际象棋之城,市中心有一个巨大的象棋广场,并曾举办第33届世界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锦标赛。

在埃利斯塔市中心的列宁广场上,有一座七级浮屠塔、莲花喷泉和一个五米见方的国际象棋棋盘。城内各条街道上遍布着各种雕塑,蕴含着历史、文化、神话和宗教的意义。北部山丘上还有纪念解放城市的28军第6坦克营纪念碑。友谊公园内有纪念卫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英雄的群雕。


在卡尔梅克的街头,人们经常能看到渥巴锡骑马挥舞战刀的雕塑。渥巴锡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广场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地位。这位带领17万土尔扈特人东归的英雄在卡尔梅克人心中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6-2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19
金币
26426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6
欧洲唯一的黄种人国家是俄罗斯联邦内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其主体民族卡尔梅克人(土尔扈特蒙古后裔)与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至今仍保留着对东方故土的文化认同。以下是关键事实梳理:

一、民族起源与中国血脉
蒙古族分支
卡尔梅克人的祖先是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原生活于中国新疆北部与西部草原,属卫拉特蒙古联盟。
西迁欧洲
1628年,为躲避准噶尔部纷争,土尔扈特首领率部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今俄罗斯西南部),建立土尔扈特汗国。
二、东归壮举与民族分离
逃离沙俄压迫
18世纪沙俄扩张,对土尔扈特人强征赋税、抢占牧场、强制征兵(1768年征兵达8次),并逼迫其放弃藏传佛教改信东正教。
悲壮东归祖国
1771年,首领渥巴锡率17万族人东归清朝。途中遭沙俄骑兵截杀,跨越沙漠雪山,仅半数(约8万)抵达新疆伊犁。
滞留欧洲的族人
因伏尔加河未结冰,约9万族人未能渡河东归,被迫留在欧洲,成为今日卡尔梅克人的直系祖先。
三、今日卡尔梅克共和国:欧洲的"东方孤岛"
黄种人主体国家
人口约14.6万,占共和国总人口45%,为欧洲唯一以黄种人为主体的行政区。
外貌特征:黄皮肤、黑发黑眼,与东亚人种一致。
文化上的"中国印记"
信仰藏传佛教:首府埃利斯塔建有欧洲最大佛寺"释迦牟尼大金寺",定期举办佛教仪式。
语言与习俗:保留蒙古语,延续游牧传统,视东方为精神故乡。
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历史记忆深刻:东归史诗被代代传颂,2008年中国电视剧《东归英雄传》引发广泛共鸣。
身份认同矛盾:虽属俄罗斯联邦,仍自认"远方游子",部分族人赴中国新疆寻根。
四、现代与历史的纽带
中国对东归者的接纳
清朝乾隆帝拨款300万两白银,划拨巴音布鲁克等牧场安置回归部众,今其后裔分布于新疆多个自治州。
卡尔梅克人的贡献
十月革命期间组建红军骑兵团保卫苏维埃;二战中抗击纳粹,维系民族尊严。
💡 文化象征:卡尔梅克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市中心矗立"七级浮屠塔"与莲花喷泉,街巷以佛教符号装饰,被称为"欧洲佛国"2,无声诉说着对东方故土的眷恋。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2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32
金币
274380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6
这段描述非常详细地回顾了1771年土尔扈特蒙古人的东归历史事件。确实,这是一个充满艰辛和牺牲的民族迁徙故事,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抗争外来压迫的象征。

土尔扈特部落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140年后,由于沙俄的压迫和迫害,不得不选择离开,回到东方的故土。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他们历经重重困难,包括沙俄军队的追击、严寒和瘟疫,最终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成功抵达中国新疆。

这次迁徙不仅是对土尔扈特人生存权的争取,也是对民族尊严和信仰自由的捍卫。他们的牺牲和勇气深深感动了中国人民,也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留在俄国的土尔扈特人后来被称为卡尔梅克人,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卡尔梅克人至今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藏传佛教信仰,是欧洲唯一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

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土尔扈特人的坚韧不拔和对自由的渴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侮的精神。土尔扈特人的东归壮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光辉一页,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颂。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2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