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千年临安古城:中国最后一座活着的古城
古城概况
建水古城古称临安,建城历史超过千年,曾是元、明、清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连接滇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它最早为唐朝开元年(738 年)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扩建为砖城,其后历经多次战火、地震和复修。现存建筑物以明清时期为主,有 50 多座古建筑,建筑风格融合汉族和少数民族因素,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赢得“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之称,也被誉为一座“活着”的古城。
称其为“活着的古城”的原因
生活气息浓厚
古城躲过了上个世纪的建筑大拆迁,至今城里依旧住着原住民,他们过着和先辈大同小异的日子。比如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老人们搬着小板凳出来晒太阳、唠家常,还会和善地和游客打招呼。在古城中,人们可以看到围坐在一起吃烤豆腐的场景,游客也能愉快地加入其中,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古城的“活”。
历史传承延续
建水的古井、美食等都承载着历史的传承。有自元初开凿至今还在使用的东井,有圈于明代洪武年间的西门大板井,这些古井历经千年,青石井栏上的绳索印痕记载着建水的历史,也成就了建水别具一格的美味。建水豆腐、草芽等美食跨越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深受四方人的喜爱,一代代传承下来,让古城的文化和记忆得以延续
古城特色景点
朝阳楼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比天安门还要早二三十年,是建水年代最久的建筑物,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它用 48 根巨大的木柱支撑,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层高 24.5 米,进深 12.31 米,面阔 26.8 米,五开间,三进间,为三重檐歇山顶,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其正面顶层檐下,东面悬挂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日卓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是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的榜书。它是建水古城的地标,被当地人称作“建水天安门”。
朱家花园
建筑面积超 20000 平方米,是明清时期建水豪门的代表之一。楼宇精致奢华,雕花门扇精美细腻,楼外的字画装饰典雅秀丽,充满书香气息。后花园假山耸立,凉亭、流水、绿荫、石桩、廊船错落有致,营造出古今交融的画卷,既有富丽堂皇之美,又有古朴清新的意境。
古井
古城里有许多古井,其中最著名的是西门大板井,又称溥博泉,是云南最富盛名的一口古井,也是有文字记录以来最古老的水井,在朱元璋时代就已存在。井口有 2.7 米,由六块弧形石板构成,中间用六根石柱相扣,被誉为滇南第一井。
古城美食
建水豆腐
外焦里嫩,不断翻烤后的豆腐裹上蘸汁,香脆上头,是到建水必尝的美食之一。
草芽
出了建水就很难吃到的美味,脆嫩的草芽放在高汤里和米线一起吃,鲜美至极。
其他美食
用建水出产的土陶蒸锅制作出来的美食,基本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此外,泡糕、燕窝酥等也适合作为伴手礼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