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长天中学概念设计:“互联森林”打造热带教育新范式
“海潮计划”海口市教育建筑集群设计工作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领衔,于2023年6月16日启动,旨在为自贸港背景下的海口打造一批符合教育理念变革、以学生为中心、兼顾海口城市特色的新型校园。其中,由行之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互联森林”(INTER LINKS)在海口长天中学的概念设计竞赛中胜出,成为该校未来实施的蓝本。
设计理念
传统中学建筑往往被统一规范所束缚,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刻板形态。然而,在高温多雨的海口,师生们真正需要的是:无处不在的遮阳避雨空间、能分散人流避免拥堵的动线、以及适应多元教学场景的灵活场所。“互联森林”正是为此而生。
校园布局
鸟瞰校园

校园建筑如同森林

整个校园如同一片自由生长的“森林”。所有建筑首层完全架空,形成风雨无阻的“全域无伞通行”网络。这些连廊不仅是通道,更是学生社团活动、小型展览的活力舞台,编织出独特的校园“社交网络”。
动线与交通
通往风雨操场的庭院

每个节点都是垂直交通核

观众席直通各层教学楼

打破传统走廊的桎梏,教学空间设计充满巧思——以垂直交通枢纽为“树干”,“树枝状”的连廊向外延伸,串联起模块化的教室与功能空间。围合而成的庭院形态各异,既可成为露天社交场域,也可在需要时覆顶变身图书馆或食堂,空间利用极致灵活。
环境适应性
动态算法,舍弃均匀网络

枝干互联网络,也为围合庭院

建筑群通过起伏的造型实现“自遮阳”,将海口年均2000小时的强日照转化为柔光,同时巧妙引导自然风,削弱热带气旋影响。这种设计模糊了交通与功能的界限,让建筑仿佛拥有了生命。
校园规划
实体模型

置入场地

作为102班完全中学(初中36班,高中66班),校园场地面积为128120平方米。北侧与东侧是城市道路,西侧和南侧是农田。校园对角布置400米与300米跑道,缓冲城市噪音;东北角退让出开阔的交通广场与城市友好界面;宿舍区远离道路噪音,食堂中庭引入天光与绿意;图书馆更是颠覆传统——它由教学楼“枝杈”围合而成,顶部覆以玻璃天幕,化身为通透开放的“媒体学习中心”,纸质与数字资源在此交融。
设计细节
墙身

为何拒绝均质的网格布局?设计师坦言,均质化易带来压迫感,而自由生长的“森林网络”更能激发探索欲。虽然初期需要导视系统辅助,但每个独特的院落将逐渐成为学生们的“心灵锚点”。
概念原型

当建筑化作“会呼吸的森林”,学习便成了一场充满发现与连接的旅程。在这里,遮阳通风不仅是技术指标,更是对青春体验的温柔呵护;一树一廊不仅承载知识,更滋养着归属感与创造力。海口长天中学的未来形态,正为热带教育空间写下充满生命力的新范式。
项目信息
- 项目名称:海口市长天中学概念设计
- 建筑面积:106000平方米
通过这一创新设计,“海潮计划”不仅为海口市带来了高质量的教育建筑集群设计机制,也为全国教育建筑设计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