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间西塘的味道
白天西塘的古朴韵味
白天的西塘,展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古朴与宁静。石皮弄在西街的尽头,全长68米,由216块仅三厘米厚的石板铺就,是王家尊闻堂与种福堂之间的过道,因其薄如皮的石板作为下水道表皮而得名。最宽处1.1米,最窄处仅0.8米,上面是狭长的天空,有“西塘一线天”的说法。当阳光洒在石板上,狭长的天空与古老的石板路相互映衬,透着历史的沧桑感。幼时走过这里,人少且心情疏朗;长大后再来,高耸的墙头让天空显得逼仄,会有一种压抑感。在石皮弄里,能感受到西塘古建筑的厚重,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能看到住家阿婆开门摆摊的画面,触摸到那份历史的温度。
此外,西塘还有众多的桥,水乡的特色在桥的穿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游客可以乘一叶扁舟,撑着纸伞或摇着团扇,从桥中、水上、房前穿过。岸边店铺林立,游客换上汉服摆拍,能体验到穿越的感觉,同时还可以品尝当地特产熏青豆,感受西塘的生活气息。
黄昏西塘的热闹与宁静
夏日黄昏的西塘比白天更加热闹,房里躲日头的人都出来游玩了。站在桥上拍照,虽人多得感觉随时会被挤下去,但心却意外地静,因为缓缓流淌的河水会让人的心境也变得平和。此时,光影下的西塘,人群的热闹与河水的宁静相互交融,展现出独特的氛围。在这个时间段,站在桥上拍摄照片,能将热闹的人群与宁静的河水一同定格,记录下西塘黄昏独有的味道。
夜晚西塘的梦幻风情
夜晚的西塘别有一番韵味,灯光与古建筑交相辉映,美得如同梦幻之境。夜幕降临后,乘小船在河面飘荡,能倾听千年的流水低吟和浆橹浅唱。两岸临河人家点亮的灯笼朦胧闪耀,低色温的光流溢出来洒在河面上,闪烁着动人的色彩。乌篷船在河中缓缓前行,划过的水声仿佛是夜的轻浅吟唱,灯火、倒影、酒香以及花草的暗香涌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流连忘返,不知归路。在夜晚的西塘乘船游览,是一次全身心的沉浸式体验,能深刻感受到西塘夜晚梦幻般的味道。
摄影作品中西塘的多元魅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卓志昊以光影为画笔,在西塘开展了多场摄影相关活动,并培育了农民摄影队伍。他举办的稻田摄影展中的作品,生动呈现了西塘的古镇之魅、产业之魅、生态之魅、人文之魅和乡村之魅。这些作品有的浓缩着时代变迁、产业兴旺的发展大全景,有的描画着勤劳奋斗、和和美美的幸福小日子。比如《我的红菱日记》这组作品,记录了在田间地头追逐嬉戏的孩子、围坐讲述过往的老人以及用传统技艺编织希望的手艺人,展现了西塘乡村的生活气息和人文魅力;镜头中的乡村振兴作品,则聚焦西塘镇投身乡村文旅、农业种植的年轻人,如建起稻来米水塔营地的陶晓玉和成为新农人的徐丽娟,体现了西塘的发展与活力。这些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用光影捕捉了西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的独特味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