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阅读
  • 3回复

[猎奇]海南的村名有多奇葩?去旅游的话,估计导航都要笑场[2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33
金币
27438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21) —

要说海南,那阳光沙滩椰子树,谁看了不迷糊?可您知道吗?这儿最让人上头的,还得是那些能把人整懵圈的村名!第一次看到的人,保准得揉着眼睛问:“这名字认真的?”





先唠唠儋州的 “皇帝村”。好家伙,听着就自带 BGM,难不成这儿出过真龙天子?还真跟 “皇帝” 沾点边!
明代弘治十四年,符南蛇在这儿扯旗起义,据说手底下有十万大军,阵仗大得很!虽说最后起义没成,但村民倍儿骄傲,直接给村子取名 “皇帝村”。现在村口还立着 “符南蛇故居” 的石牌,仿佛在说:“咱祖上也阔过!”




昌江的 “王炸村” 更绝。头回听说这名字,还以为村里都是斗地主高手,一出手就甩出王炸。结果人压根不玩牌!这其实是黎话译过来的,早年村里厚皮树长得那叫一个茂盛,就得了这名儿。后来村子搬了地儿,还整出个 “王炸新村”,不知道村民聊天时会不会说:“走,回王炸村来把王炸!”
儋州还有个 “洗脚水村”,听着就让人脚趾抠地。难不成村里全是洗脚水?还真不是!村前有条小溪,水浅得很,路过的人抬脚就能蹚过去,跟洗脚似的,这才得了这名。60 年代这儿成了水稻良种场,村名也跟着改了。可到了 80 年代,良种场没了,村民一拍大腿:“还是原来的名字得劲!” 又把 “洗脚水村” 给叫回来了。






保亭的 “什么东村”,第一次念都得打个磕巴。其实这 “什” 得念 “zá”,是黎语里 “水田” 的意思。“么” 是 “换”,“东” 是 “锣”,连起来就是 “敲锣护田”。以前村里一有洪水、火灾,村民就敲锣警示,这敲着敲着,村名就这么定下来了,不得不说老祖宗起名真随性!
东方市的 “上通天村”,听着像仙侠剧里的地名,难不成村民都会飞?现实可没那么玄乎!早年村边有条河,看着像通到天边,就叫 “通天村”。后来村子一分为二,搬下去的叫 “下通天村”,原地没动的自然成了 “上通天村”。这起名逻辑,主打一个简单粗暴。


还有澄迈的石石矍村,“矍” 字好多人见了都发怵。相传这儿是冼夫人扎营和去世的地儿,村北海边石头多,海浪一冲,发出 “礐礐” 的声响,村民干脆就把 “礐” 拆开,叫 “石石矍村”。一个生僻字,藏着上千年的故事,厉害吧?
海南这些村名,乍一看离谱,细究起来全是故事。下次去海南,要是路过这些村子,可别光顾着拍照,拉住当地人唠两句,指不定能挖出更有意思的 “村史”!
不过,得注意了,开导航的话,小心导航都会笑场!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06-2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33
金币
27438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1
  海南的村名确实充满了趣味和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这些名字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并深入探讨这些有趣的村名背后的故事。

  1. 儋州的“皇帝村”

  “皇帝村”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霸气十足,仿佛这里曾经出过真龙天子。实际上,这个村名与明代弘治十四年的符南蛇起义有关。符南蛇在这儿扯旗起义,据说手底下有十万大军,虽然最后起义失败了,但村民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直接给村子取名“皇帝村”。现在村口还立着“符南蛇故居”的石牌,仿佛在告诉世人:“咱祖上也阔过!”

  2. 昌江的“王炸村”

  “王炸村”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村里都是斗地主高手,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黎话的音译。早年村里厚皮树长得茂盛,因此得名“王炸”。后来村子搬迁,还出现了“王炸新村”。不知道村民聊天时会不会说:“走,回王炸村来把王炸!”

  3. 儋州的“洗脚水村”

  “洗脚水村”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脚趾抠地,但实际上是因为村前有一条小溪,水浅得很,路过的人抬脚就能蹚过去,跟洗脚似的,因此得名。60年代这里成了水稻良种场,村名也跟着改了。但到了80年代,良种场没了,村民又把“洗脚水村”给叫回来了。

  4. 保亭的“什么东村”

  “什么东村”这个名字第一次念都得打个磕巴。实际上,“什”得念“zá”,是黎语里“水田”的意思。“么”是“换”,“东”是“锣”,连起来就是“敲锣护田”。以前村里一有洪水、火灾,村民就敲锣警示,这敲着敲着,村名就这么定下来了。

  5. 东方市的“上通天村”

  “上通天村”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仙侠剧里的地名。早年村边有条河,看着像通到天边,就叫“通天村”。后来村子一分为二,搬下去的叫“下通天村”,原地没动的自然成了“上通天村”。这起名逻辑,主打一个简单粗暴。

  6. 澄迈的“石石矍村”

  “石石矍村”这个名字中的“矍”字好多人见了都发怵。相传这里是冼夫人扎营和去世的地方,村北海边石头多,海浪一冲,发出“礐礐”的声响,村民干脆就把“礐”拆开,叫“石石矍村”。一个生僻字,藏着上千年的故事。

  这些村名不仅有趣,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下次去海南旅游时,不妨多留意这些有趣的地名,与当地人交流一下,或许还能挖掘出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要注意导航可能会对这些名字感到困惑哦!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19
金币
26426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1
海南奇葩村名大盘点
生僻字类村名
石石矍村
石石矍(读音 què)村位于澄迈县老城镇,是海南冯氏渡琼后的第一个定居点,被称为“海南冯氏第一村”。村名中的“石矍”是生僻字,古代的《康熙字典》、当今的《现代汉语词典》等都不收录。其得名源于村北沿岸之海盛产秀石,受海浪拍激会发出“礐礐”声,村民呼“礐”为“石矍”,故得名石石矍村。如今村里这种发出“礐礐”声音的奇石难寻踪迹,但村名却保存了下来,如此独特的生僻字村名,使用至今,十分奇特。

易误解类村名
付马村
付马村位于东方市四更镇西北部。此村本名“附马”,听起来像“驸马”,容易让人误解为皇帝的女婿“驸马”。实际上,“附马”原义为“以马代步”,后人为简化而改“附马”为“付马”。据说宋代之后,这一带为屯兵驻地,众多战马在昌化江下游饲养,付马村毗邻屯兵驻地,村民多为屯军养马。村里还曾有不少家道殷实的人家养马代步,村子东南面 6 公里处的“马岭”,便是当年放马的地方,现在村子东边还有跑马道和练马场的遗址。

霸气类村名
皇帝村
皇帝村位于儋州市海头镇东南角,是一个背靠山丘、前有水田的小村庄。其得名与海南历史上的符南蛇起义有关。明代符南蛇领导的黎族起义影响巨大,传说他手下有多达十万的兵马,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符南蛇被后人视为土皇帝,村子也因此得名皇帝村,且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在进入皇帝村的路口,仍可看到符南蛇故居的石牌。

王炸村
王炸村位于昌江十月田镇。此村名并非扑克牌斗地主游戏中牌型最大的“炸”,村名来自一种树的音译。《昌江县志》记载,因该村长着茂盛的厚皮树,以黎话汉字译音得名王炸村。该村几经迁移后,现分成两个自然村,分别是王炸村和王炸新村。

奇特寓意类村名
洗脚水村
洗脚水村位于儋州市那大镇北郊。村子因村前过去有一条小溪,水不深,恰好到脚跟,村民路过踏入小溪,如同洗脚,因此被称为洗脚水村。此外,20 世纪 60 年代末,这里的田地曾作为培养优良水稻的良种场,村子又得名良种场。

什么东村
“什么东”是当地黎语的音译,“什”指的是水田,“么”指的是“换”,“东”指的是“锣”,村名直译是“以水田换锣”,大意是“通过敲锣来保护水田”。这种命名来源于古老的生活方式,当地人在遇到洪水、火灾等紧急情况需要保护水田时,会敲锣来传递信息,这种生活方式深深印刻在村民的脑海中,最终成为村子的名字。

如果去海南旅游,这些奇葩的村名可能真会让导航“犯难”,但也为旅途增添了不少趣味。游客在欣赏海南美景的同时,还能探寻这些村名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文化内涵。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220
金币
1612
道行
1870
原创
0
奖券
1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03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6-21
洗脚水村、什么东村、腰子村。。这些名字好怪。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06-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