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吴佩孚应杨森之邀前往参加聚会,酒席过后,张佩兰静静地喃喃自语:“老爷,别怪我自作主张,我吴家需要一个后嗣。”当时的吴佩孚并未意识到,妻子正在为他策划一场涉及小妾的安排。
其实,张佩兰的做法也并非无缘无故。尽管她与吴佩孚婚姻和谐,但多年来未能为家族诞下男丁,这让她心中非常焦虑。经过长时间的看病求医未果后,她渐渐放弃了自己生育的希望,转而将注意力投向了丫鬟。她的计划是让丈夫吴佩孚纳丫鬟为妾,以期通过她为吴家延续血脉。
深思熟虑后,张佩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丫鬟:“我想让老爷纳你为妾,你怎么看?”起初,丫鬟显得十分抗拒,虽然民国时期确实存在下人被主人纳为妾的情况,但她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被提议的对象,甚至认为这不过是夫人对她的一场考验。她急忙表明自己对吴佩孚并无意,只想尽忠侍奉夫人。
见丫鬟仍然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张佩兰终于坦言:“自从我嫁入吴家,你便跟随在我左右,多年来我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心里不忍心看到老爷年岁已高,却无儿无女。为了吴家,你就替我为老爷生个孩子,这也是你能为我做的一件大事。”丫鬟听到夫人的真情表露,终于理解了她的苦衷。她心中其实早已有了对吴佩孚的暗许,毕竟谁不喜欢一个身具才华和权势的大将军呢?但由于身份的悬殊,她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直到今天,终于在夫人面前说出了心里话,并答应了她的请求。
看到丫鬟答应后,张佩兰松了口气。她早已注意到,这丫鬟与自己有着深厚的情谊,虽然她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也从未让她担心过,因此一直默许她与自己共处。计划的顺利推进让张佩兰更加确信,这一次她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接下来的关键时刻终于到了。吴佩孚虽是名将,但对美酒的喜爱在家中是出了名的。张佩兰知道,今天丈夫在杨森的宴会上定会喝得酩酊大醉,借此机会,她打算将丫鬟送上床,让吴佩孚无意识地将其纳为妾。她深信,吴佩孚不仅情深义重,更是一个讲义气的丈夫,定不会反悔。
果不其然,吴佩孚果真醉醺醺地回到家中。酒意上涌,他便进到妻子的房间准备与她共度良宵。此时,张佩兰迅速将丫鬟推上了床,而醉酒的吴佩孚没有意识到床上躺的并非自己的妻子张佩兰,而是丫鬟。酒精的麻痹让他不再追究这些细节,沉沉入睡。
第二天,吴佩孚睁开眼睛,看到身旁的女人不再是张佩兰,而是那名丫鬟。顿时他猛地坐起,头痛欲裂,怎么也回忆不起昨晚发生了什么。他赶紧穿好衣服,准备去找妻子问个明白,心中充满了疑问。正当他准备走出房门时,丫鬟醒了过来,看着眼前的吴佩孚,眼中满是委屈的泪水。吴佩孚看到她的神情,顿感慌乱,出于对母亲教育的记忆,他下意识地对她说:“我吴佩孚不是什么冷酷无情之人,从今往后,你就跟着我吧。”
随后,吴佩孚找到了张佩兰,坦言了此事。张佩兰见状,淡然地告诉他这一切是她的安排。她深知吴佩孚并非愿意接受小妾,而是觉得自己的身份太过特殊,早有心思。她暗自期许他能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做法,毕竟她已经竭尽所能为家族延续后嗣。
对于吴佩孚来说,这一切并不陌生,毕竟几年前,张佩兰还曾是他的妾室,而他最终将她扶正的原因与一名德国女人露娜有关。
露娜的出现让张佩兰心生不安。这个德国女子在吴佩孚的寿宴上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他,尽管吴佩孚并未接受她的示好,但露娜的坚持让张佩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她甚至曾在心中想过,若吴佩孚对她有了心动之情,自己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张佩兰最终做出了决定,她要尽力为丈夫提供一个继承人的存在,确保吴家血脉不断。因此,她再一次决定采取了将丫鬟纳为妾的计划,期望通过这一方式解决自己心中的不安与困惑。
然而,尽管她的计划初步成功,吴佩孚最终并未如愿迎来孩子的诞生。这段时间的努力,直到吴佩孚身亡,丫鬟也未能怀上孩子,吴家注定无后。此时,吴佩孚曾立下的誓言是否会成为他一生中最深的悔恼,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