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5阅读
  • 3回复

[猎奇]惊!惊!惊!中国境内竟然发现一个神秘古堡,轰动了全世界 [3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234
金币
26392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7) —
400年的风风雨雨,足以让一个地方的模样变幻无数次,而就在山西的深山里,藏着一个古堡式的村落,400年了,依旧保存完好!

摄影/伯爵
如今,商业文明无处不侵,很多古村落被过度开发,少了那份古韵,而这处古堡依旧原汁原味。


摄影/伯爵


它就是山西沁水县郑村镇的湘峪古堡!

摄影/伯爵
它被称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质朴大气,固若金汤。尤其是这种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


摄影/伯爵
湘峪村,整个村就是一个大城堡。
湘峪原名相谷,整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400年来,一直气势恢宏地矗立在山崖坚石上。

摄影/じ☆ve清風

摄影/伯爵
古韵悠悠,三都古城,湘峪古堡完成于明崇祯七年(1634),整个古堡由明朝户部尚书孙居相、御史都堂孙可相、四部首司孙鼎相三兄弟精心规划和严密组织,施工时间长达10年

河水护城,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层楼叠院,高低错落,屋依着城,城偎着山,粗犷雄伟,山光水色,一幅质朴大气、古韵悠悠的画卷。



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

特别是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极具特色,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整个建筑建筑规模宏大,造型独特,雄伟壮观。

湘峪古堡状如棋盘,占地4875亩,与灵石王家大院、碛口西湾民居面积相当,略小于阳城的皇城相府和砥洎城。


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宽的城墙,虽已残破,但镶刻在东、西、南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清晰可辨。

登上南侧樊山,就可纵览湘峪古城全貌。据说,樊山的十条山脉无论如何走向,最终都会朝向湘峪。“十山九回头,辈辈出诸侯”的民谚,几百年来一直流传在这片大地。

站在远处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民间谓之“蜂窝城”。

古堡内最高建筑是五层的“看家楼”,也叫“瞭望楼”,是全国明代留存至今的建筑中最高的一栋建筑。

城内路面石磨盘铺地,是当地一道罕见的独特景观。

村中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形构成,石磨、石碾、石鼓、石礅等随处可见。


除少量近年新建的民居外,城中建筑大多建于明末,这些民居以三到四层建筑为主,均为砖木结构。城堡内院院相通,楼楼相连,或曲径通幽,或逶迤交错。


走进寻常巷陌,抬头望去,高大的门楼,精美的木雕、牌匾就在眼前。


低头一看墙裙石雕异常惊艳,门柱的石础则古色古香,可防可守,可居可游。

城中的主要民居,有“大男院”“小男院”“帅府院”“金库院”“绣楼院”“书房院”等院落。

这里的民居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中西合壁的建筑装饰形式,窗户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墙饰以“眉檐垂柱”的砖雕。

湘峪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自然村,由于明代后期战乱较多,于是湘峪村的明代名宦孙氏三兄弟为防御外敌,保卫家园,带领村民们修筑了这座坚固的城堡。

全国罕见的藏兵洞和中西合壁的状元楼、探花楼,有佛、儒、道三教寺庙冠院和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多保持完好。


城堡外围的护城河,成为阻击外地人入侵的天堑,还有那高高的崖顶、洞洞相连的城墙,让敌军震慑。
据说过去只能乘渡船进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立城头,万夫莫开城。

湘峪藏兵洞,将防御工事、兵营、军需仓库的功能合为一体,洞体坚固,这种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藏兵洞的墙砖竟是用蛋清和糯米的合成剂粘合,墙缝如纸,坚固如磐。


其中南城墙上的藏兵洞是多层走廊式和串联式兵道相结合,并且有一套完整的供水系统,打起仗来不用出城墙即可用水。

如今,村民们在古城中依然固守着自己本土的生活方式,默默厮守着这一方净土,悠闲而与世无争。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06-1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234
金币
26392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7
探秘中国神秘古堡
湘峪古堡概述
中国境内有一个引发轰动的神秘古堡——湘峪古堡,它位于山西沁水县郑村镇24。这座古堡完成于明崇祯七年(1634),由明朝户部尚书孙居相、御史都堂孙可相、四部首司孙鼎相三兄弟精心规划和严密组织,施工时间长达10年。它原名相谷,整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400年来一直气势恢宏地矗立在山崖坚石上。

建筑特色
整体布局与规模
湘峪古堡状如棋盘,占地4875亩,与灵石王家大院、碛口西湾民居面积相当,略小于阳城的皇城相府和砥洎城。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

独特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质朴大气,固若金汤。其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特别是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极具特色,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民居特点
除少量近年新建的民居外,城中建筑大多建于明末,以三到四层建筑为主,均为砖木结构。城堡内院院相通,楼楼相连,或曲径通幽,或逶迤交错。这里的民居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形式,窗户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墙饰以“眉檐垂柱”的砖雕。低头一看墙裙石雕异常惊艳,门柱的石础则古色古香,可防可守,可居可游。城中的主要民居有“大男院”“小男院”“帅府院”“金库院”“绣楼院”“书房院”等院落。

标志性建筑
古堡内最高建筑是五层的“看家楼”,也叫“瞭望楼”,是全国明代留存至今的建筑中最高的一栋建筑。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宽的城墙,虽已残破,但镶刻在东、西、南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清晰可辨。登上南侧樊山,就可纵览湘峪古城全貌。据说,樊山的十条山脉无论如何走向,最终都会朝向湘峪,“十山九回头,辈辈出诸侯”的民谚,几百年来一直流传在这片大地。站在远处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民间谓之蜂窝城。

防御体系
湘峪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自然村,由于明代后期战乱较多,于是湘峪村的明代名宦孙氏三兄弟为防御外敌,保卫家园,带领村民们修筑了这座坚固的城堡。城堡外围的护城河,成为阻击外地人入侵的天堑,还有那高高的崖顶、洞洞相连的城墙,让敌军震慑。全国罕见的藏兵洞和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有佛、儒、道三教寺庙冠院和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多保持完好。

张壁古堡相关(另一神秘古堡介绍)
除了湘峪古堡,山西介休的张壁古堡也颇具神秘色彩。它位于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件“怪事”。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17年,隋朝将领刘武周率部起义反隋,后宋挥兵南下,派尉迟恭驻守介休。李世民讨伐时,尉迟恭战败带领残部撤退,在张壁村附近突然消失。这体现了张壁古堡“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双城”独特构造,据说古堡内的地下暗道就曾被尉迟恭使用过。

关于张壁古堡的始建时间众说纷纭,有的说建于公元619年,隋末刘武周为抗击李世民始筑城堡并构筑地道;有的说始建于隋末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还有多数专家推定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系后赵豪强张平所建的众多坞壁之一。村里的可汗庙供奉的三尊塑像和其它地方明显不同,民间传说中间供着的是刘武周,两边分别是尉迟恭和宋金刚,有专家认为解开可汗庙之谜,就能找到是谁挖掘的地道。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离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217
金币
1594
道行
1870
原创
0
奖券
1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01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7
没看见弹孔,难道以前都没发生过枪战。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06-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94
金币
273951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6-17
  湘峪古堡:400年风风雨雨中的历史瑰宝

  摄影/伯爵

  400年的风风雨雨,足以让一个地方的模样变幻无数次,而就在山西的深山里,藏着一个古堡式的村落,400年了,依旧保存完好!如今,商业文明无处不侵,很多古村落被过度开发,少了那份古韵,而这处古堡依旧原汁原味。

  摄影/伯爵

  它就是山西沁水县郑村镇的湘峪古堡!它被称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质朴大气,固若金汤。尤其是这种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

  摄影/伯爵

  湘峪村,整个村就是一个大城堡。湘峪原名相谷,整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400年来,一直气势恢宏地矗立在山崖坚石上。

  摄影/じ☆ve清風

  古韵悠悠,三都古城,湘峪古堡完成于明崇祯七年(1634),整个古堡由明朝户部尚书孙居相、御史都堂孙可相、四部首司孙鼎相三兄弟精心规划和严密组织,施工时间长达10年。

  河水护城,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层楼叠院,高低错落,屋依着城,城偎着山,粗犷雄伟,山光水色,一幅质朴大气、古韵悠悠的画卷。

  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

  特别是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极具特色,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整个建筑规模宏大,造型独特,雄伟壮观。湘峪古堡状如棋盘,占地4875亩,与灵石王家大院、碛口西湾民居面积相当,略小于阳城的皇城相府和砥洎城。

  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宽的城墙,虽已残破,但镶刻在东、西、南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清晰可辨。

  登上南侧樊山,就可纵览湘峪古城全貌。据说,樊山的十条山脉无论如何走向,最终都会朝向湘峪。“十山九回头,辈辈出诸侯”的民谚,几百年来一直流传在这片大地。

  站在远处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民间谓之“蜂窝城”。

  古堡内最高建筑是五层的“看家楼”,也叫“瞭望楼”,是全国明代留存至今的建筑中最高的一栋建筑。

  城内路面石磨盘铺地,是当地一道罕见的独特景观。村中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形构成,石磨、石碾、石鼓、石礅等随处可见。

  除少量近年新建的民居外,城中建筑大多建于明末,这些民居以三到四层建筑为主,均为砖木结构。城堡内院院相通,楼楼相连,或曲径通幽,或逶迤交错。

  走进寻常巷陌,抬头望去,高大的门楼,精美的木雕、牌匾就在眼前。低头一看墙裙石雕异常惊艳,门柱的石础则古色古香,可防可守,可居可游。

  城中的主要民居,有“大男院”“小男院”“帅府院”“金库院”“绣楼院”“书房院”等院落。这里的民居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中西合壁的建筑装饰形式,窗户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墙饰以“眉檐垂柱”的砖雕。

  湘峪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自然村,由于明代后期战乱较多,于是湘峪村的明代名宦孙氏三兄弟为防御外敌,保卫家园,带领村民们修筑了这座坚固的城堡。

  全国罕见的藏兵洞和中西合壁的状元楼、探花楼,有佛、儒、道三教寺庙冠院和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多保持完好。城堡外围的护城河,成为阻击外地人入侵的天堑,还有那高高的崖顶、洞洞相连的城墙,让敌军震慑。

  据说过去只能乘渡船进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立城头,万夫莫开城。湘峪藏兵洞,将防御工事、兵营、军需仓库的功能合为一体,洞体坚固,这种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藏兵洞的墙砖竟是用蛋清和糯米的合成剂粘合,墙缝如纸,坚固如磐。

  其中南城墙上的藏兵洞是多层走廊式和串联式兵道相结合,并且有一套完整的供水系统,打起仗来不用出城墙即可用水。如今,村民们在古城中依然固守着自己本土的生活方式,默默厮守着这一方净土,悠闲而与世无争。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