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西汉初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无数战功,先后平息了魏、代、赵、燕、齐五国叛乱。
然而风光背后的结局却极为凄惨。
因为功高盖主,最后引来致命杀机。
翻看《史记·淮阴侯列传》可以看到他的悲剧一幕——吕后伙同萧何,以庆祝陈豨兵败为由,把韩信骗进长乐宫的钟室。
当时刘邦曾承诺过三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铁不死。
吕后便用黑布蒙上宫室遮天,用绸缎铺地不见地,再叫宫女用竹签将韩信慢慢扎死。
据说还没完,韩信的三族都被灭了,唯一逃脱的儿子韩滢,后来还是被捕处决。
《汉书》里明确有此记载,而且西安未央宫遗址出土的钟室遗迹,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场腥风血雨。
说到岳飞,南宋时期最有争议的抗金名将。
他率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郾城大捷名震一时。
但他主张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招惹了宋高宗的忌惮。
《宋史·岳飞传》记录了他的死因:绍兴十一年,除夕之夜,岳飞被押至风波亭受刑,死前还惨遭肋骨尽断的拉胁酷刑。
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岳飞遗体埋在九曲丛祠。
直到二十年后的宋孝宗平反,才根据隗顺后人指点找到遗骨。
如今杭州岳王庙还保存着当年的大理寺遗址、刑具和绍兴十一年诏书、铁券,都足证那一场冤杀。
再说到年羹尧,这位清朝雍正皇帝的心腹大将曾镇压青海乱军,荣升抚远大将军。
可是《清史稿》里写得很清楚,雍正三年他突然被撤职查办,罪名一下子罗列了九十二条。
北京故宫的档案材料显示,年羹尧被赐自尽,不仅自缢,还有尸体焚烧,骨灰扬撒羞辱。
其子年富更惨,被凌迟而死,家族里十五岁以上男丁全部处决,女眷发往苦寒的宁古塔做奴。
近年发现的年羹尧奏折,朱批从最初的恩人变成年贼,彻底揭示帝王翻脸无情。
明朝著名武将蓝玉,曾在捕鱼儿海一战大败北元,活捉北元次子地保奴等百人。
可惜查《明史》,洪武二十六年,他被朱元璋定罪谋反,遭受剥皮填草酷刑——人皮剥下来塞进稻草,传送各地示众。
四川眉山发掘的蓝玉案万人坑里,有海量被砍杀的骸骨,证明牵连了一万五千余人。
南京明孝陵博物馆里保存的逆臣录,谁参与了这个案子名字都在上,连许多普通士兵都被斩杀清算。
再讲檀道济,这位《三十六计》的作者,乃刘宋开国重臣,屡败北魏,威名赫赫。
可《南史》明确记载,元嘉十三年,宋文帝生病忌惮其威,把他以私藏兵器为名逮捕。
檀道济拍案而怒,你这是毁了国家最大屏障!最终和八个儿子于建康同时被杀。
南京发现的六朝刑场遗址里,挖出刻有元嘉年号的镣铐和大批无头尸骨,证据确凿。
北魏甚至为此全国庆祝,足见其影响。
北齐的大将斛律光,人称落雕都督,曾在汾水之战力挫北周。
《北齐书》写道,武平三年,高纬中了谗言,在宫里设下埋伏将他射死,满地是血,久久不干。
家人也没一个能活,连嫁出去的女儿都被抓回杀掉。
太原发现的敕勒歌石碑背部,对这次灭族详细记载。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北周武帝为这位劲敌鸣不平,下令全国特赦。
明初开国丞相李善长,活到76岁高龄,依然被卷进胡惟庸案。
从《明实录》上看,朱元璋亲批剥皮塞草,把李善长执行绞刑后剥皮,然后将人皮挂在南京太平门外示众。
他儿子李祺腰斩,七十多口家人全部被杀。
南京明故宫挖出的胡蓝党案名单,白纸黑字,显示前后有三万多人因此案丧命。
新近出土的李善长绝命诗悔不听蒯通言,更道出英雄落难时的无奈。
汉景帝时晁错提倡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汉书》详细记述他的下场,袁盎进谗言,景帝为了消除诸侯怒火,将他骗到东市穿着朝服当众腰斩,还不止于此,师傅张恢和三百多门生一并株连。
西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刑场瓦当上,还能清晰看到错字痕迹,考古界猜测很可能就是晁错行刑时留下的印记。
说到明末袁崇焕,他是名震一时的抗清猛将,曾在宁远用红夷大炮击伤努尔哈赤。
《明季北略》记载,崇祯三年他被以通敌叛国罪受凌迟处死,刽子手足足割了三千五百多刀。
更令人震惊的是,京城百姓因谣言迷惑,竟疯抢其肉生食。
至今北京广渠门尚存余义士墓,埋的是当年冒死收其遗体、默默守墓十七年的佘姓义士。
回头讲伍子胥,春秋时的吴国大夫,帮助阖闾登基,还辅佐夫差大败越国。
《吴越春秋》写得很详细,多次进谏不要轻信勾践,结果惹怒夫差,被赏给属镂剑自尽。
死时要求将自己双眼挂在东门,看越军灭吴。
死后尸身被塞进口袋,扔进钱塘江,据说江潮汹涌自此而始,民间流传子胥涛之说。
苏州胥口的胥王庙,至今还能见到这个奇观。
上面这些功臣平均寿命只有47岁,还多达八成死在自己拥立的皇帝手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做过调查,古代功臣能善终的比例连12%都不到。
他们的命运鲜明印证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规律。
这些故事也告诫大家,在专制王朝里,功高权重注定是致命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