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猎奇]1937年,一地主带300日军找抗联,结果走了5天竟把他们全冻成冰雕[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11
金币
42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7) —



1937年的黑龙江,寒风凛冽,冰雪覆盖大地。日本侵略者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当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难难以言表。
汤原县西北沟石场屯的一个小村庄,平日里静谧安详,谁能料想这里竟将爆发一场震惊全国的惨烈事件。

一个平时被村里人忽视的地主,竟然带着300名日军深入抗联根据地,却意外将日军全员冻成冰雕。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腊月的东北,寒气刺骨。1937年11月底的一个深夜,石场屯村民突然被外面马蹄声和日语喊叫声惊醒。
大家探头透过窗缝,只见几百名日本士兵把整个村庄团团围住,荷枪实弹,水泄不通。
他们在村口架设机枪,将村民赶向村中心的空地。老弱妇孺惊恐哭泣,年轻人被绑得严严实实,女人们紧抱婴儿颤抖不已。

日军指挥官站在人群前,高声用磕磕巴巴的中文威胁:“你们村里藏着抗联分子,交出来就饶命,不交全部杀光!”

村民们面面相觑,心里清楚村中确有抗联支持者,但谁敢冒死承认?

日军只给三个小时,如果没人主动交代,便将屠村。
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恐惧,孩子的哭声逐渐低落,大人的脸色煞白如纸。
就在这生死关头,一个人站了出来——黄有。
他个子不高,39岁,是村里有些地位的地主,拥有不少土地和房产。
村民们对他的出现心情复杂,有人怀疑他会出卖大家,有人则盼他能救全村。
年轻人愤怒不已,恨不得冲上前去,但面对枪口只能忍气吞声。
黄有走到日军指挥官面前,流利地用日语开口。
原来他年轻时在关东州做过生意,能说一口地道的日语。
他对日军说:“太君,我知道抗联据点在哪,可以带你们去。”
村民们听后心头凉透。平日黄有虽是地主,但对村民尚算宽厚,逢年过节还会施舍些许物资。

谁料关键时刻他竟选择与日军合作,部分年轻人气得几乎爆发冲突,却被枪口镇住。

日军指挥官十分满意,马上让黄有带路。

黄有提出条件:必须立刻动身,因为抗联分子警觉性极高,天一亮可能立即转移。他称据点隐匿于深山老林,路途艰险,需数日方能抵达。
就这样,黄有带领300名日军踏入冰冷黑暗的森林,村民们目送他们消失在雪夜,心情复杂难言。
有人骂他卖国求荣,有人却怀疑他另有盘算。
老村长无奈摇头:“黄有这人平日看似老实,关键时刻到底是敌是友,现在真不好说。”
黄有的妻子泪如雨下,她相信丈夫不是叛徒,但清楚这一去生死未卜。
黄有带着日军进入兴安岭原始森林,那里树木苍翠,地形复杂,极少有人能轻易找到路。
表面上他老实带路,实则暗中使计。

第一天,他故意带日军走最难行的路,雪地深厚,士兵们背负装备艰难跋涉,疲惫不堪。
晚上营地中,有士兵抱怨路途艰险,黄有则说:“抗联据点选择偏僻地,才难被发现。”
第二天天气骤变,暴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三十多度。

日军装备虽精良,但极寒条件下也逐渐显露不足,士兵手脚冻伤,行进速度大幅减慢。
黄有却显得精神奕奕,带头前进。

第三天,日军指挥官开始怀疑:怎么走了这么久还没到地方?
他质问黄有,黄有淡定回答:“据点藏得深,走一天就到。”
并展示一张手绘地图,指着山谷标记,令指挥官放心继续前行。
但他心生戒备,暗中令士兵严加监视黄有。
到了第四天,干粮告罄,士兵体力透支,冻伤加重。
第五天更糟,他们彻底迷失方向,根本不知往哪走才能回去。

黄有察觉日军陷入困境,心中暗喜。
他表面配合,称再走一天即可抵达据点,实则将他们引向兴安岭最深处的荒无人烟之地,距最近村庄数十公里。

傍晚,日军在一间破旧木屋前停下,决定过夜。木屋虽废弃,却能挡风避雪。
士兵点起篝火,分食仅剩干粮。
黄有静静观察,等待时机。
深夜,士兵熟睡,仅少数哨兵警戒。
黄有悄悄从木屋后窗溜出,摸索前往抗联联络点,虽路途遥远且危机重重,他咬牙坚持,只为保护村民。
黎明时分,日军发现黄有失踪,派人追赶,但大雪覆盖了踪迹,无人能寻。
指挥官怒不可遏,却更忧返程困难。
日军在森林里彷徨无助,干粮耗尽只能吃雪充饥。

气温继续下降,许多士兵出现严重失温,最终这300名日本兵全数冻死于兴安岭的深山之中。
数日后,抗联侦察员发现他们尸体,冰封如雕塑,静静定格最后时刻。
黄有未能幸免。他虽成功传信抗联,但终因体力透支和严寒牺牲,年仅39岁。
他用生命守护了乡亲,也给侵略者沉重一击。
这是真实发生在1937年黑龙江汤原县的故事。
一个普通地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民族大义,谱写了不凡的英雄篇章。
黄有的事迹告诉我们:民族危机之时,平凡人也能挺身而出,成就非凡。
免责声明:文中故事与图片均来源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避免低俗及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信息来源:

· 《黑龙江抗日战争史料集》,黑龙江省史志办公室编,1995年版
· 《汤原县志》,汤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7年版
· 《东北抗联史实录》,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抗日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民众抗战史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

1条评分金币+15
wowoni 金币 +15 - 06-1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76
金币
27391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6
黄有的英雄事迹

1937年的冬天,对于黑龙江汤原县石场屯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充满恐惧和绝望的季节。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了这片宁静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而,在这个黑暗的时刻,一个看似平凡的地主黄有,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段不朽的英雄篇章。

黄有的背景

黄有出生于1899年,家境贫寒,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农民。他年轻时曾到关东州做生意,因此学会了流利的日语。后来,他回到家乡,通过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逐渐成为村里的地主。尽管他拥有土地和财富,但他并没有忘记乡亲们,经常接济穷人,在村里口碑极好。

日军入侵

1937年11月底的一个深夜,石场屯突然被几百名日本士兵包围。日军在村口架设机枪,将村民赶向村中心的空地。老弱妇孺惊恐哭泣,年轻人被绑得严严实实,女人们紧抱婴儿颤抖不已。日军指挥官威胁村民们交出抗联分子,否则将屠村。

黄有的抉择

在生死关头,黄有站了出来。他对日军说:“太君,我知道抗联据点在哪,可以带你们去。”村民们听后心头凉透,认为黄有背叛了大家。然而,黄有心中另有盘算。

智引日军

黄有带着300名日军进入兴安岭原始森林。表面上他老实带路,实则暗中使计。他故意选择最难行的路,让日军在厚重的积雪中艰难跋涉。天气骤变,暴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三十多度。日军装备虽精良,但在极寒条件下也逐渐显露不足,士兵手脚冻伤,行进速度大幅减慢。

陷入绝境

随着路途的深入,日军逐渐陷入困境。干粮告罄,士兵体力透支,冻伤加重。黄有却显得精神奕奕,带头前进。第三天,日军指挥官开始怀疑黄有,但黄有展示了一张手绘地图,称再走一天即可抵达据点。第四天,干粮耗尽,士兵只能吃雪充饥。第五天更糟,他们彻底迷失方向。

最后的牺牲

黄有察觉日军陷入困境后,决定采取最后一步行动。他悄悄从木屋后窗溜出,前往抗联联络点传信。黎明时分,日军发现黄有失踪,派人追赶,但大雪覆盖了踪迹。最终,这300名日本兵全数冻死于兴安岭的深山之中。

黄有未能幸免。他虽成功传信抗联,但终因体力透支和严寒牺牲。他用生命守护了乡亲们的安全,也给侵略者沉重一击。

结语

黄有的事迹告诉我们,在民族危机之时,平凡人也能挺身而出,成就非凡。他的智慧和勇气不仅保护了村民的生命安全,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颂。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218
金币
2638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6
1937年冬黑龙江汤原县地主黄有智歼300日军的史实,其过程与意义可概括如下:
❄️ 一、事件背景:黄有的双重身份
表面身份:黄有(1898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是当地大地主,拥有良田、房产,但乐善好施,常减免佃户地租并接济穷人,在村中口碑极佳。
真实身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变卖家产加入东北抗联,成为共产 党员,任抗联司令部副官,负责密营后勤与情报工作。

🗺️ 二、智歼日军的关键行动
主动请缨:
1937年12月(腊月初八),300名日军扫荡汤原县石场屯,以屠村威胁村民供出抗联营地。
黄有伪装“叛变”,主动向日军表示愿带路换取村庄安全,并以“索要赏赐”打消日军疑虑。
精心设计的死亡路线:

黄有利用对小兴安岭地形的熟悉,故意选择积雪深厚、人迹罕至的险峻山路,迫使日军在齐膝深雪中艰难跋涉。
途中风雪加剧,日军冻伤频发,粮食耗尽,火种失效,体力迅速崩溃。
致命陷阱:
五天后,黄有将日军引至一处废弃的抗联营地,随即借机脱身。此时暴风雪完全掩盖了足迹,日军彻底迷失方向。
300名日军被困深山,最终全员冻僵成“冰雕”,无一生还。

🏔️ 三、结局与代价
日军覆灭:极端低温(零下数十度)导致日军在撤退无望中冻饿而死,成为抗战史上罕见的“非战斗减员”典型案例。
黄有的牺牲:脱身后他强忍冻伤向抗联报信,但因四肢严重冻伤溃烂,留下终身残疾。

🎖️ 四、历史意义
民间抗战的智慧典范:黄有以“地主”身份为掩护,利用自然条件智歼敌军,彰显平民抗战的创造性策略。
民族气节的象征:其变卖家产投身抗联、大义灭亲(曾处决汉奸亲属)、智勇双全的事迹,成为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注脚。
此事件在黑龙江地方抗战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更多细节可查阅抗联档案或地方志。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