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天气酷热难耐,我老是感觉口渴,能否多喝点水呢,最近总感觉头重脚轻,难道是因为我喝水喝得太少吗?”
这句话出自一位患有高血压的中年男性,在一次常规检查后,他向医生表达了自己对高温天气下喝水的困惑。
医生仔细询问后,发现他在近期的几天内,确实在口渴时猛喝了大量的水,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高血压所带来的特殊饮水需求。
医生严肃地告诫他:“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宁可稍微感到口渴,也不能在某些情况下猛喝水。”

医生进一步解释,这种看似简单的饮水行为,若不加控制,反而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特别是当身体处于极端状态下,如脑水肿和肾衰竭等。
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面临类似的困扰,天气热了,大家都会渴望大量的水分来消暑降温,尤其是在出汗过多或者运动之后,口渴的感觉更为强烈。
看似合理的解渴方式,实际上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很多高血压患者并不清楚,某些情况下,过量饮水可能会加剧病情,甚至威胁生命。
脑水肿是指大脑内的水分积聚,导致脑组织肿胀,它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损伤可能会导致血脑屏障的功能障碍,使得液体在脑组织中积聚,最终导致脑水肿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猛喝水会加剧脑水肿,增加大脑的压力,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脑血管本就处于高压状态,再加上过多的水分会进一步导致血容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大心脏的负担。
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时,人体的水分流失较快,很多高血压患者由于口渴会忍不住一次性喝大量的水,试图快速解渴。

这样做会迅速改变体内的水盐平衡,导致血压升高,进一步加剧脑水肿的风险,脑水肿一旦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出现脑水肿症状时,应该避免猛喝水,若出现头痛、视力问题、呕吐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处理。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负责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那些已经患有肾脏问题的患者来说,肾脏的功能往往已经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高血压已经影响了肾脏的血液供应和过滤能力,过量的水分进入体内后,肾脏可能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水分,导致体内水分滞留,从而引发水肿。

高血压患者在高温天气下,尤其是运动后或大量出汗时,确实容易出现口渴的症状,但这时候应该注意适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了解适合自己的饮水量,避免盲目跟风或过量饮水。
这是否意味着,全体患者都必须严格控制饮水量,以避免饮水过量呢?是的,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饮水量和方式确实至关重要,但并非意味着要完全避免水分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身体已然承受较大压力,特别是心脏与血管系统,过量水分不但会加重肾脏和心脏负担,还可能致使血压波动。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药物的使用,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控制,饮水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日常水分摄入量大约为1.5到2升,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应当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适量调整。
许多高血压患者误认为,越多的水就越好,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并不适合过量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高血压患者最好将水分摄入分散到一天的不同时间,避免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给肾脏和心脏增加负担。

每次喝水的量不宜过多,通常每次200ml左右是比较理想的量,如果体力活动后或是天气特别炎热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是可以的,但仍要注意分次。
尽量避免饮用过冷的水,尤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水,冷水会引起血管的急剧收缩,可能导致血压的波动,增加心脏的负担。
温水或者常温水是最为合适的选择,既能够有效满足身体的水分需求,又不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过大的冲击。

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如果血压波动较大,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调整,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的控制会变得更加困难,保持定期检查的习惯至关重要。
天气炎热时,口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反应,但高血压患者在此时更应注意自己的饮水方式,避免在脑水肿和肾衰竭的情况下猛喝水,是高血压患者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
通过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了解身体的需求,科学控制饮水量,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健康,避免病情加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高血压患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武明芬.医联体模式下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