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不是总裁夫人吗?结婚还得凑钱?[7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103
金币
283774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4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7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5) —

编辑:红豆泥
给妈妈当老公👇

反复遭到情绪绑架👇

难以摆脱的控制和打压👇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然没有找到解法。
一旦试图提起创伤、表达委屈,为多年的困惑寻得答案,又会面临着要挟,漠视,或是一场注定两败俱伤的争吵。
妈妈会用极其严厉的语气反问:“你想暴露吗?”👇

她曾经崩溃到离家出走,换来的不过一句轻飘飘的“她也没痛苦”👇

酝酿许久想迈出修复关系的那一步,刚开口就被妈妈的过激反应劝退,最终以沉默收场👇

而妈妈从未觉得自己有做错的时候👇

无论单独拎出哪个片段,其中的委屈都让人感同身受。
完全漠视女儿情绪的母亲和永远不被理解的女儿,这也是李嘉格在《是女儿是妈妈2》播出后引起广泛共情的原因。

在妈妈薄永霞的视角里,李嘉格是一个太懂事的女儿。
5、6岁的年纪,就懂得心疼妈妈,怕她累着,说什么都不给抱。

出门旅游,行李箱也要自己拿,生怕累着父母。

因为从小被夸乖巧、孝顺,

李嘉格也意识到这个行为会让妈妈高兴,

过早品尝到用乖巧取悦大人得到的那颗糖,她也习惯性把自己框在这个设定里当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儿。
她卖力维持乖乖女人设,将自己的感受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有一回父亲拿了很厚的几本工作资料回来让她抄写,明明极度抗拒,但还是痛苦着完成后再选择离家出走。

敏感的她捕捉到父亲平日里对母亲情绪的漠视,感受到母亲的脆弱,

她自觉地接下这个担子,情绪的一丝一线都被母亲牵动。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她成为了“妈妈的丈夫”。

小心翼翼呵护着妈妈的敏感和脆弱,全力填补其情感上的空缺。

哪怕上了大学,李嘉格回到家中,母女俩依然要睡在一个被窝。

结婚以后,连续5年的春节她都没有和丈夫团圆,而是要陪妈妈。

生活风平浪静时,角色错位的隐患往往会被忽视。
而当李嘉格的身份不再只是女儿,她成为了歌手,成为了妻子,也成为了妈妈,依然需要担任妈妈的情绪伴侣,那份过度的懂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枷锁。
妈妈发来的消息依然需要立刻回复,

否则就是不断的电话轰炸与苛责。


妈妈不满意她的婚姻与婆家,反复强调她的不幸福,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与此同时她还发现,无论怎么去承接妈妈的负面情绪,去提供解决办法,都只是在做无用功,无法改变现状。

而这些情绪,有时候会伤害到自己和自己的家庭。

堆积了太多的不愉快,母女之间也因此有了嫌隙。

她试图去寻找解法,缓和妈妈和婆婆之间的关系,以此修复自己和妈妈的感情,换来的却是二人关系恶化的开始。
在婆婆面前表态:不会为了她去责怪自己的妈妈👇

也会在妈妈那里说婆婆的好话👇

却被指责向着婆婆说话👇

在对婆家的态度无法达成一致这件事上,
对李嘉格来说是满足不了妈妈的期待的负罪感;
对妈妈来说却是一种背叛。
嫌隙越来越深,交流变成了角力,原本亲密的母女开始在彼此的言行里寻找漏洞,像是在互相报复,只为在对谈中占据上风。
节目里的游戏环节,明明是妈妈对李嘉格的工作不够了解,认不出女儿的合作对象,导致获得了最后一名。

而为了缓解这种尴尬,她用了一种很极端的方式。
没有为对女儿的不关心道歉,反倒责怪起李嘉格。
说她不主动告知工作内容👇
# 其他妈妈则是主动关注女儿的动态。

而后又打压她不够红,不是大明星👇

其实在节目里也能看出,李嘉格的妈妈很在乎「面子」。
妈妈们一起做饭,她要做排骨但对烹饪方法不是很熟悉,于是悄悄躲起来查教程。

又因为怕被人知道,特地调低了音量,只敢放在耳边听。

李嘉格担心她这样听过于辛苦,帮忙调高音量,结果就是把她「逼」到了室外的墙角,躲起来听。

一件小事就能让她如此紧张,当李嘉格当众纠错、

语气着急时,

她的反应就会变得更过激,

更夸张。

知道自己的处境会变得尴尬,所以先一步发泄,即使是自己有错在先,怕被刁难也要率先发动攻击。

以此维持体面,反而显得更不体面。
观众代入李嘉格视角,只会觉得无比窒息。

但这对母女,明明有过最亲密无间的时刻。
亲密到在李嘉格结婚后,妈妈一年去上海看女儿两三次,一次待一两个月也觉得是疏远。

李嘉格自小遭到爸爸的贬低,

是妈妈的鼓励把她拽出了自贬,

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支撑着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力量。

但「最棒的」这样的期许,也会转变为负担,压得她难以动弹。

二人关系恶化的节点,发生在李嘉格结婚那年。
她2014年参加第三季《中国好声音》,获得全国十六强,从而进入大众视野。
# 那一季的冠军是张碧晨。

一年后,李嘉格就和车澈谈起了恋爱。
# 公开资料显示,俩人于2016年因音乐类节目《盖世英雄》结缘,不过李嘉格在《是女儿是妈妈》里透露的恋爱时间为2015年。

# 彼时车澈是综艺导演,负责灿星的诸多节目,如《舞林大会》《出彩中国人》《蒙面歌王》等。2017年他入职爱奇艺,负责打造音乐类综艺,在制作出现象级说唱节目《中国有嘻哈》后升职为爱奇艺副总裁。

2016年俩人就结婚了👇

两年后举行了婚礼👇

两个人当时没少公开秀恩爱,
车澈霸总发言:没有你的未来我不要。@李嘉格 你听到了吗?👇

李嘉格也大方回应:听到了👇
晒出女儿和车澈的照片说“都是我的”👇

但妈妈视角里的女儿,处在这段婚姻中多少有些委屈。
其中一个原因是认为李嘉格过早步入婚姻,在事业上升期选择结婚生子,几乎放弃了事业。
而最根本的原因离不开车澈母亲的贬低。
初次见面,车澈母亲就对李嘉格妈妈说,结婚后做主的是自己的儿子,你女儿不好使,话里话外有着没看上李嘉格的意思。

她的怒火当场就被点燃,容不下这位亲家。

代入妈妈的视角其实不难理解,就像《苦尽柑来》里,爱纯看到女儿金明被准婆家看轻,心疼之余也会忍不住为女儿夺回主体性,告诉亲家自己的女儿也是宝贝。

但她的怒火没能拦住李嘉格,这门亲事就这么在憋屈中定了下来。
担心女儿的婚后生活没有保障,她要了彩礼,但也被解读成了一种刁难。
李嘉格心疼车澈当时没那么多钱,瞒着妈妈,自己也出了一半。

婚礼当天,妈妈和婆婆互相看彼此不顺眼,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
在这样的开场中,缓和二位的关系成为了她的重担。

李嘉格的处境其实不难理解,从小背负了太多,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既是孝顺的女儿也是体贴的丈夫,隐身的父亲和错位的母女关系,让她渴望有个可以依靠的小家,又遭到妈妈婚前婚后的打压。
催她搞事业,买房,上进,都成了一种压力。
无尽的争吵让她逐渐找不到方向,所有问题堆叠到一起,最终将她压垮。
可反过来看,妈妈的处境似乎又不是很难理解。
「女儿给妈妈当丈夫」的背后,是婚姻中丈夫的缺位,让母亲早早将情感寄托转移到女儿身上。
而在依赖的过程中,她的生活发生了严重的变故。
母亲离世、丈夫偏瘫,唯一能依赖的女儿又闯进娱乐圈,而后迅速恋爱结婚,几乎是同时进行。

一连数年发生的变故让她来不及反应,

能撑下来的动力,只剩下女儿。
当李嘉格在此时选择嫁人,要嫁过去的还是一个不认可、甚至贬低她的家庭,无疑抽掉了她的希望。

这未必是她想把女儿始终绑定在身边,而是一种夹杂了自尊、创伤、无力感的情绪崩塌。
当她突然得知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女儿怀有身孕且要结婚,被架在这个位置上,不得不替女儿做一些打算,

要彩礼不过是想给李嘉格留一条退路,但用的方式却伤透了李嘉格的心,

后来李嘉格生小孩的时候她也掏出了一半彩礼。

而李嘉格直到今天,才意识到妈妈当年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出于担心。

可以窥见的是,两个人虽然过去亲密到睡一个被窝,但心的距离却很遥远。
母亲试图用控制的方式表达关心,女儿却只能在压迫中学会沉默。

而女儿这么多年来,也忽视了应该去理解那个在混乱中崩塌的母亲。

但这并非她们对彼此毫不关心,而是各自心里都压着太多情绪与委屈,多到连往彼此的方向走近一步,都担心会受伤。
两个人也在这样的芥蒂中,始终难以将对彼此的关心和爱说出口,活成了彼此的镜子,也都有着各自的防御机制。
在家庭中没被照顾好的女儿长大后,又回过头来照顾没被照顾好的妈妈,李嘉格的负担不只是情绪上的绑缚,更是角色错位带来的撕裂。
既想成为一个完美的女儿又想拥有独立的人生注定是矛盾的,她始终走不出为妈妈而活的轨道。
而妈妈,也被困在了时间里,没能接受女儿已经长大的事实。


在生活的重压和婚姻的失落中,将所有未曾被安放的情绪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只是这样的爱始终裹挟着控制,才将李嘉格越推越远。
于是爱意变成了指责,担忧变成了逼迫,亲密变成了拉锯。
一地的碎片,需要用一生去修补。
但促成这般境地,或许该被追问的不仅仅母亲的强势和女儿的压抑,而是那些在无数普通家庭里反复上演的情感错位与角色混淆。
隐身的丈夫和父亲,催促着伴侣与孩子被迫走进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把所有关注给了彼此,也在过度的投入中伤害了彼此。
当探讨失衡的母女议题时,缺席者的沉默不该被忽略,只是这场情感灾难的关键,却又总能安然隐退。
让母女这个最小的女性同盟,在爱里不断自证,又在爱中彼此消耗。
最后一句
她们最关心彼此,也伤彼此最深。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06-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103
金币
283774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4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5
深入分析李嘉格与母亲的复杂关系

在《是女儿是妈妈2》节目中,李嘉格与母亲的关系引发了广泛共鸣,这不仅仅是一段母女关系的呈现,更是对家庭情感错位、角色混淆以及代际沟通障碍的深刻探讨。

一、情感绑架与控制:母女关系的枷锁

- 情感绑架:李嘉格长期遭受母亲的情绪绑架,被要求承担过多的情感责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妈妈的丈夫”。这种角色错位不仅让李嘉格感到压抑,也剥夺了她作为女儿应有的被关爱和理解的权利。
- 控制与打压:母亲对李嘉格的控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行为到人生选择,都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女儿。这种过度的控制不仅限制了李嘉格的个人发展,也加剧了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

二、代际沟通障碍:理解与误解的交织

- 沟通不畅:李嘉格试图与母亲沟通自己的感受和困惑,但往往遭遇母亲的漠视或过激反应。这种沟通障碍使得母女之间的误解和隔阂越来越深,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 缺乏理解:母亲对李嘉格的婚姻和事业选择持否定态度,认为女儿过早步入婚姻是委屈了自己。然而,她并未真正理解女儿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也未能站在女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角色错位与家庭动力失衡

- 角色错位:李嘉格在家庭中扮演了过多的角色,既是孝顺的女儿,又是体贴的“丈夫”。这种角色错位不仅让她感到疲惫不堪,也让她在追求个人幸福时面临诸多困难。
- 家庭动力失衡:家庭中父亲的隐身和母女关系的错位,导致了家庭动力的失衡。母亲将过多的情感寄托在女儿身上,而女儿则试图逃离这种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四、爱与伤害的交织:母女关系的复杂性

- 爱的表达:尽管母女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但无法否认的是,她们之间也有着深厚的爱。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关心,女儿对母亲的孝顺和照顾,都是爱的体现。
- 伤害的累积:然而,爱的表达往往被控制、指责和逼迫所掩盖,导致母女之间的伤害不断累积。这些伤害不仅影响了母女关系的和谐,也让她们在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寻找解法:重建母女关系的可能路径

- 增强沟通:母女之间需要建立更加开放和坦诚的沟通机制,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 调整角色:母亲需要认识到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权。女儿也需要逐渐摆脱“妈妈丈夫”的角色定位,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 寻求专业帮助:在必要时,母女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家庭治疗的帮助,通过专业的引导来化解矛盾、增进理解。

六、结语:爱与成长的并行不悖

李嘉格与母亲的关系虽然复杂且充满挑战,但这也是她们共同成长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增强沟通、调整角色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母女之间可以逐渐找到平衡点,让爱在理解中流淌,让彼此在成长中相互扶持。毕竟,她们最关心彼此,也伤彼此最深,但正是这份深厚的情感纽带,让她们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131
金币
27212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5
关于李嘉格在《是女儿是妈妈》节目中展现的母女关系及其婚姻经济状况争议,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李嘉格婚姻的经济真相
“总裁夫人”标签的片面性
李嘉格丈夫车澈虽曾任爱奇艺副总裁(主导《中国有嘻哈》等爆款综艺),但两人的婚姻始于事业发展期。2018年婚礼时,车澈尚未晋升至事业巅峰,且李嘉格母亲在节目中透露:

婚礼筹备期间,车澈母亲对预算控制严格,甚至要求“年轻人自己出钱操办”,导致李嘉格需私下凑钱。
这反映了公众对“总裁夫人”的想象与实际经济状况的落差。

婚后的资源共生关系

李嘉格婚后转型幕后,与车澈共同成立音乐厂牌及文化公司(如INDECAA、上海指定能成文化),经济上存在深度绑定。
但其母薄永霞多次质疑这段婚姻,指责车澈“不够重视女儿”,并提及婆家曾“故意刁难”李嘉格2,暗示经济独立性与家庭话语权的矛盾。
二、母女关系的窒息根源:情感剥削与身份捆绑
母亲对“懂事女儿”的操控

薄永霞长期将李嘉格视为情感支柱:强制同睡(从幼年到婚后)、随时监控行踪(未及时回电即哭闹)、要求优先满足自身需求。
李嘉格坦言:“感觉自己像在给妈妈当老公”,被迫承接其所有负面情绪。
“懂事”背后的自我压抑

李嘉格自幼被规训为“完美女儿”:5岁独自拖行李箱、牺牲感受讨好母亲。
母亲却将这种自我压抑视为“孝顺”,甚至抱怨女儿婚后“不如从前听话”。
冲突公开化:节目中的决裂时刻

李嘉格写信恳求母亲“拥有自己的人生”,反被指责“贬低自己”。
薄永霞坚持“女儿应永远以母亲为中心”,拒绝接受其妻子、母亲等多重身份。
三、现象共鸣:东亚家庭的共性困境
亲子关系的权力倒置
节目中黄圣依的母亲同样试图掌控女儿生活(如反对雇保姆、干涉居所安排),印证了东亚母亲普遍将子女视为“情感私有财产”的模式。

“懂事”的隐性代价
李嘉格的经历揭示:过早懂事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人际疏离与自我迷失,形成“害怕暴露真实感受”或“过度迎合他人”的行为模式。

结语:节目背后的社会意义
《是女儿是妈妈》通过李嘉格等案例,撕开了传统家庭“以爱为名”的控制伤疤。经济问题(如婚礼凑钱)仅是表象,深层矛盾在于母亲拒绝将女儿视为独立个体。这种关系模式引发的全网共鸣,折射出无数东亚女儿在“孝道”与“自我”间的挣扎。节目价值正在于推动对亲子权力平等的反思,而非停留在对“总裁夫人”身份的猎奇解读。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