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阅读
  • 2回复

[猎奇]刺马案是晚清奇案,幕后的操纵者究竟是谁,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30
金币
62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2) —

清同治七年五月二十六日,闽浙总督马新贻应慈禧太后的召唤进入紫禁城养心殿,而他的儿子马毓桢则在殿外等候。父子之间似乎有些隐秘的商讨,而当马毓桢见到父亲从殿中走出时,目瞪口呆,心中震惊不已。眼前的父亲脸色苍白,汗如雨下,神情恍若失魂,完全不像先前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的模样。他心中不禁生疑,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马新贻在觐见慈禧太后之后,竟如此失态,面容憔悴,神情萎靡。

两个月后,即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日,紫禁城内传出一道上谕,速度异常迅速地被送往南京,内容是曾国藩被调任直隶总督,而两江总督则由马新贻接替。此举原本旨在改变清朝的危局,却最终只有马新贻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江宁府的校场上,马新贻如常亲自阅射,进行每月一次的例行阅射。由于昨日的雨水,阅射被推迟了一天,但最终顺利结束。当天,马新贻独自步行返回府邸,突然,一个高喊着“给大帅伸冤”的声音打破了安静,挡住了他的去路。马新贻停下脚步,准备询问缘由,然而,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那人猛地抽出一把短刀向马新贻刺去。护卫们惊慌中反应过来,迅速夺刀,但马新贻却已经倒在了血泊中。刺客被当场擒获,然而第二天中午,马新贻仍然死于非命。

马新贻被刺之事震惊朝野,慈禧太后对此尤为关切。作为一个堂堂的封疆大吏,竟然被刺杀,这在清朝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慈禧下令严查此案,甚至派遣漕运总督张之万前往江宁会审。然而,尽管朝廷多次催促,五个月过去了,案件依然没有取得任何突破,唯一提交的奏折充满了疑点,案件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

为了不伤及国体,慈禧决定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宁继续审理此案。此时,正值春节前夕,南京大地普降雨雪,街头巷尾洋溢着新年的气氛,然而江宁城内的官员们却陷入了不安和迷茫之中。郑敦谨不顾疲劳,刚一抵达南京,便紧急召集当地官员,开始了对案件的初步调查。令所有人震惊的是,曾国藩竟然也参与了这场审讯,他在马新贻死后重新接任两江总督,一位曾有着赫赫声望的重臣。

案件审理进展缓慢,刺客张汶祥明确承认行刺马新贻,却对动机始终语焉不详,审讯没有实质性成果。无奈之下,郑敦谨决定从此前的钦差张之万的报告入手,揭开案件背后的秘密。在张之万提交的报告中,张汶祥提到杀害马新贻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张汶祥回到宁波后发现妻子被人霸占,财产也被抢走,找马新贻求助却被拒,愤怒之下,他逼妻子自尽;其次,张汶祥的海盗朋友曾被马新贻处决;再者,马新贻禁止他经营典当行,导致生计困难。报告中,张汶祥强调刺杀完全是出于个人恩怨,并没有其他背景,但这一切也使得案件的真相愈加扑朔迷离。

郑敦谨深入审问,并要求张之万对此案作出答复。面对郑敦谨的追问,张之万却始终推诿,表示自己并没有获得任何新线索。曾国藩也是如此回避。此时,布政使孙衣言突然站起来激愤地说出一句:“如果背后主谋能够逍遥法外,天下官员将失去任何顾忌,何事不敢为?”这句话言辞犀利,令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郑敦谨意识到,案件背后定有更深层的阴谋。他不仅从卷宗中得知了张汶祥的个人背景,还亲自对嫌疑人进行了审问。尽管表面上看,张汶祥似乎是个亡命徒,但面对郑敦谨的追问,他始终表现得冷静理智,仿佛在刻意隐藏什么。而在刺杀发生后,张汶祥并未逃走,反而自信地宣称:“刺客就是我张汶祥,养兵千日,便是用在一朝。”这一行为让郑敦谨更加坚信,幕后必有更大势力在操控。

在审理过程中,郑敦谨渐渐将疑点锁定在了马新贻的家族身上。通过对马毓桢的询问,他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马新贻之所以接任两江总督,不仅是为了削弱湘军的势力,更隐秘地承担了追查天国圣库的任务。这个秘密,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迫使郑敦谨开始重新审视这一切。

太平天国的圣库,曾一度为清廷震动无数,金银财宝之多,堪比国库百倍,而在天京被攻陷后,这些财富的去向始终成谜。马新贻的上任,便是为了查清这些失落的财富。然而,这个真相的揭示,无疑将触动清朝宫廷中的许多敏感利益,甚至可能导致政权动荡,慈禧太后对这一切心有顾忌,因此才会暗中策划马新贻的死。

此时的郑敦谨意识到,案件背后牵扯的并不仅仅是个人仇怨,更多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涉及到朝廷权力的深层斗争和不为人知的利益博弈。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6-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19
金币
26426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1
刺马案幕后操纵者及其对慈禧的影响
刺马案概述
刺马案是晚清时期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涉及当时的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这一事件发生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在校场阅兵完毕返回府邸途中被刺客张汶祥刺杀。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朝廷,慈禧太后对此尤为关注,因为马新贻是她亲自选定的两江总督,其死对于清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幕后操纵者的猜测
关于刺马案的幕后操纵者,历史上存在多种猜测和说法。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观点:

张汶祥的个人恩怨
根据张之万提交的报告,张汶祥刺杀马新贻的动机主要有三点:

张汶祥回到宁波后发现妻子被人霸占,财产也被抢走,找马新贻求助却被拒,愤怒之下,他逼妻子自尽。
张汶祥的海盗朋友曾被马新贻处决。
马新贻禁止他经营典当行,导致生计困难。
然而,这些理由更多地指向个人恩怨,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有更大的政治阴谋。

曾国藩与湘军的牵涉
另一种观点认为,刺马案可能与曾国藩和湘军有关。在马新贻被刺杀后,曾国藩重新接任两江总督,这一职位原本是削弱湘军势力的重要一步。马新贻的死使得曾国藩得以重返江宁,继续掌控湘军。此外,马新贻孤身一人来到江宁,缺乏亲兵保护,这可能暗示了某种内部的背叛或安排。

慈禧太后的政治考量
还有观点认为,慈禧太后可能是幕后操纵者之一。在慈禧的眼里,曾国藩已不再是那个扶大厦于将倾的盖世英雄,而是坐镇东南的饥饿猛虎。为了削弱曾国藩的势力,慈禧可能利用刺马案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削弱湘军。

对慈禧的影响
刺马案的发生让慈禧太后深感恐惧,原因在于:

维护国体:作为堂堂的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杀在大清朝历史上前所未有,这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权威。
官员心理:如果背后主谋能够逍遥法外,天下官员将失去任何顾忌,何事不敢为?这句话言辞犀利,令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慈禧担心如果不严加追查,官员们必然心存顾忌,不敢放手办事。
政治平衡:马新贻是慈禧亲自选定派去两江的心腹,他的死打乱了慈禧的政治布局,迫使她重新考虑如何平衡各方势力。
结论
刺马案的幕后操纵者至今仍是一个谜,各种猜测和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但缺乏确凿的证据。无论是个人恩怨、政治阴谋还是慈禧太后的政治考量,都反映了晚清时期复杂的政治生态和权力斗争。这一事件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朝廷,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33
金币
27438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1
马新贻被刺案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扑朔迷离的重大事件,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利益博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案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朝晚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矛盾。

一、马新贻的背景与上任

马新贻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被任命为浙江、福建总督,后又在同治九年(1870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这一任命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两江总督是清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地位显赫。马新贻的上任,不仅是为了削弱湘军的势力,更是为了追查太平天国圣库的下落。

二、刺杀事件的经过

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在江宁府校场阅射后,独自步行返回府邸时,被刺客张汶祥刺杀。这一事件震惊朝野,慈禧太后对此尤为关切,下令严查此案。然而,案件的调查进展缓慢,五个月过去了,案件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案件调查的复杂性

1. 张汶祥的动机:张汶祥在审讯中提到杀害马新贻的原因有三点:个人恩怨、海盗朋友被处决、生计困难。然而,这些动机显得过于表面化,无法解释为何张汶祥在刺杀后并未逃走,反而自信地宣称:“刺客就是我张汶祥,养兵千日,便是用在一朝。”

2. 背后的阴谋:郑敦谨在审理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案件背后定有更深层的阴谋。通过对马毓桢的询问,他得知马新贻上任的真正目的是追查太平天国圣库的下落。这一秘密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迫使郑敦谨开始重新审视整个案件。

四、太平天国圣库的谜团

太平天国的圣库曾一度为清廷震动无数,金银财宝之多,堪比国库百倍。天京被攻陷后,这些财富的去向始终成谜。马新贻的上任,便是为了查清这些失落的财富。然而,这个真相的揭示,无疑将触动清朝宫廷中的许多敏感利益,甚至可能导致政权动荡。

五、慈禧太后的考量

慈禧太后对马新贻被刺案心有顾忌,因此才会暗中策划马新贻的死。这一举动不仅是为了掩盖太平天国圣库的秘密,更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慈禧太后深知,一旦这个秘密被揭开,将会引发巨大的政治动荡。

六、案件的最终结局

尽管郑敦谨深入调查,但案件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最终,张汶祥被凌迟处死,案件以一种模糊的方式结案。这一结果不仅反映了清朝晚期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也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与无情。

七、历史评价与启示

马新贻被刺案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利益博弈。这一案件不仅反映了清朝晚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矛盾,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启示。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案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之,马新贻被刺案是一个充满谜团的历史事件。通过对这一案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朝晚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矛盾,从而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6-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