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5阅读
  • 2回复

[猎奇]木雕:刀凿间的文化守望 [2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459
金币
26627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3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03) —

潮汕俗语说,“潮州厝,皇宫起”,意为潮汕地区建筑多仿皇宫宅院而建,雕梁画栋,精美考究。在潮汕地区,每一座祠堂庙宇的建成,可谓是各类传统技艺的集大成者。极具“潮色潮味”的潮州木雕,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揭阳木雕技艺传承,岁月悠悠千余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坚守。

古榕武庙前厅的八角形藻井,雕刻精美,图案繁缛,是省内乃至国内罕见的精致木雕藻井。

古榕武庙木雕。

新时代下,这些匠人仍致力于木雕的传承与创新,不断为这项古老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可喜的是,今年3月,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我市潮州木雕传承人陈德丰、林汉旋双双荣登红榜。日前,记者走近木雕项目非遗传承人,探寻他们与木雕双向奔赴的故事。
守 护
让更多古建筑历久弥新
“五一”假期刚结束,榕城进贤门城楼启动修缮。林汉旋及其团队刚忙完榕城区新河村一处祠堂的修复建设工程,便马不停蹄转战进贤门城楼的修缮工作。

林汉旋

这是林汉旋继2021年承接进贤门城楼修缮工作后再一次入驻城楼修缮。“因城楼二、三楼梁柱发现白蚁出没,此次重点修缮城楼上的木结构。”林汉旋说道。
今年62岁的林汉旋,自幼深受家庭熏陶,1980年开始随父学习雕刻艺术。18岁入行至今,林汉旋已在木雕领域浸润了40多年。凭借着对木雕艺术的热爱和持之以恒的钻研,又得到多位木雕名师的悉心指点与传授,林汉旋熟练掌握潮州木雕这门技艺,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先后承接并参与揭阳城隍庙、关帝庙、进贤门、天后宫、雷神庙、郑大进府、百兰山馆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积累了大量传统潮汕古建筑修缮、建造经验。


在林汉旋看来,斧凿刀刻,一雕一琢,让古建筑在手中重获新生,是他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事情。“揭阳古城拥有众多古建筑,非常有揭阳地方特色。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木雕技艺,一起保护我们的传统建筑。”林汉旋表示,尽管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但经过漫长岁月传承至今,他不会停止努力,将始终如一,在木雕路上深耕,守护“刀尖上的艺术”。


传 承
让非遗绽放持久生命力
五月的惠来,海风轻柔,火焰木开得热烈奔放。在国道G238线惠来县神泉镇文昌村路段,一座古朴又精美的临街建筑格外显眼,这里便是陈德丰的工作室。

陈德丰

走近一看,造型各异、雕工精细的木雕作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尤其是那件“龙虾蟹篓”作品,层层叠叠的龙虾鱼蟹活灵活现,令人惊叹不已。转入后面的厂房,淡淡的木香扑面而来,机器切割声此起彼伏,多名雕刻师傅安坐在木板前,随着他们手中的刻刀在木板上熟练游走,刀下的人物、花草越来越清晰。“最近,我们正在赶一批普宁客户的货,这些作品都是安装在祠堂的木雕装饰。”陈德丰介绍道。

海帆归来 陈德丰

陈德丰自19岁入行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木雕这个行当。1992年,他创办了自己的作坊,开始带团队承接各类木雕工程,并接收学徒传承技艺。30多年来,先后有30多名工艺美术人才从这里走出去,如今不少人已在行业中打开了名声。其中,徒弟方喜清成为市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更是在今年初与师傅双双入选首批“榕江人才”。

看着徒弟们独当一面,陈德丰自豪不已。“新时代下,非遗传承人是榜样,更是带路人。”陈德丰认为,新时代对非遗传承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会技艺,会教学,还要会传播。他希望以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木雕技艺,实实在在带动一批人就业创业。

焕 新
让老手艺做活产业篇章
说起揭阳木雕,不得不提及揭阳的木雕重镇——揭西县钱坑镇,这个素以“精微镂空”技艺闻名的木雕镇,曾在清朝时期达到繁荣兴盛。而钱坑镇埔龙尾村更是木雕师傅的集聚地。这个仅有1500人的乡村,有150名木雕师傅,登记在册的工作室达26家。

揭西钱坑镇埔龙尾村是有名的木雕村,村里随处可见木雕师傅作业的场景。
初夏时节,走进埔龙尾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原木香。在这里,老中青不同年龄层的木雕师傅都有,其中50岁左右的老匠人占比不少。四下里,木雕师傅们均在伏案工作,他们眼前是大小不一的木板,旁边是大大小小的工具刀数十把,在一双双巧手下,原本的木头变成了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人物肖像……

木雕狮
“对于手工艺人来说,有活干就有收入,也意味着市场有需求,我们的劳动有价值。”省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埔龙尾村木雕协会会长林少党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木雕产业发展较为平稳,业务多为祠堂庙宇的修缮工程,占比达70%以上,木雕装饰品业务占20%~30%。“木雕师傅每年的工作时长相对稳定,大多为9到10个月,日薪平均为350元,高的可达500元,平均月收入均达万元以上。”林少党介绍,木雕师傅承接的工程超过七成集中在潮汕地区,约一成是远在东南亚国家的潮人集聚区。

揭阳钱坑木雕博物馆。

谈起钱坑木雕产业的发展前景,林少党充满希望。他说,在人们审美需求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如何让木雕技艺“活过来”“火起来”。如今,埔龙尾村走上了“政府牵头、协会搭台、作坊唱戏”的发展模式,大家致力把埔龙尾村打造成集木雕加工销售、技艺传承、文化创意、民俗旅游于一体的木雕产业村,让木雕技艺在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与创新中重焕活力。

水漫金山 林少党
非遗名片
揭阳木雕是潮州木雕的重要构成,因常以金漆或彩绘作为装饰,故也称“金漆木雕”,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揭阳木雕技艺历经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粗犷而疏朗,古朴中不乏精美的风格,以及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布局匀称、刀法繁而不乱等特色。揭阳木雕艺人出品的馔盒、香炉罩和椟仔木雕,以精琢精工、款式众多成为潮州木雕精、巧、细的代表,形成“铺货精品出揭阳”的品牌。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06-0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459
金币
26627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2
木雕:刀凿间的文化守望
木雕传承人的坚守
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而木雕传承人则是这一文化的守护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以专注的工匠精神传承传统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兰州木雕第五代传承人陈世三
在兰州西固区一座青砖小院里,七旬老人陈世三是兰州木雕界的翘楚。他自幼在爷爷的教导下,接触木活、研习书法和国画,后来接过刻刀,传承家族技艺。在这个机械化雕刻横行的时代,他仍守着三慢规矩:选料慢,构思慢,下刀更慢。他将木雕视为一场穷极一生的修行,是身为传承人的本能与使命,全身心探索木雕技艺,每日与刻刀相伴,坚持创作。他的作品形成了简洁、唯美、细腻的独特风格,为传统木雕注入了全新活力。

山东阳谷木雕传承人
阳谷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县,齐鲁文化、黄河文化在这里相映成辉,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阳谷木雕。阳谷木雕传承人们数十年如一日,以专注的工匠精神传承传统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璀璨。

菏泽木雕艺人侯卫国
侯卫国从事木雕工艺已经20年,由于热爱画画,他在19岁那年学习雕刻,历经20年的磨练,技艺已炉火纯青。他手中的木雕作品精美、逼真、传神,但木雕这活很累,收入也不高,但为了不让木雕手艺失传,他一直没有放弃。他认为自己守住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是凝聚着生活寄托的精神家园。

井陉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许红阳
生于1991年的许红阳出身木雕世家,13岁跟随父亲学习木雕技艺,20岁掌握了木雕技法。他将薄浮雕升华至2毫米到4毫米,作品《美人鱼》荣获刘开渠奖。他的代表作《一带一路》把深深的家国情怀融入其中,赢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他还在多所公立院校设立木雕创新工作室,将木雕课程融入高校公共选修课、中小学生的劳动美育课程及课后活动,并将木雕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积极推广木雕文化4。

西安木雕传承人程懂
程懂15岁外出打工,机缘巧合下跟着师傅学艺。他2001年来到西安,深耕木雕24年,成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传承人。他制作的木雕作品精美,如《喜上眉梢》《云松鹤影》等。他用时最久的是为西安世园会雕刻的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用时4年多。在机器雕刻冲击手工木雕市场、学习木雕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他仍在努力传承非遗技艺。

潜江木雕省级传承人关治香
78岁的关治香老人是潜江木雕的省级传承人,他雕刻的新作品《章华古韵》灵感来自于潜江的章华台遗址。他雕刻时需要不断更换不同的刀凿,一小丛菊花得细致地雕上3天,仕女也花了整整3天,完成这幅作品前前后后大概得15天。

木雕面临的挑战与传承方式
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木雕艺术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纯手工雕刻耗时间、人工成本高,而机器制作速度快、价格低,使得手工木雕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市场,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学习木雕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传承面临困境。如程懂苦笑道,他众多徒弟里,只有妻子坚持了下来。

传承方式
为了传承木雕文化,木雕传承人采取了多种方式。陈世三成立了非遗研学基地,邀请学生参与,通过交流、互动、体验等形式,培养孩子们对木雕的兴趣,磨炼他们的耐心和能力;许红阳在多所公立院校设立木雕创新工作室,将木雕课程融入高校公共选修课、中小学生的劳动美育课程及课后活动,并将木雕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木雕艺术。

木雕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木雕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寄托。陈世三认为雕刻如做人,需持之以恒,更要潜心钻研,他常言“刻刀落下又抬起的瞬间,我仿佛是在雕琢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他眼中,木雕是一场穷极一生的修行。侯卫国在刀凿之间坚守,认为自己守住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是凝聚着生活寄托的精神家园。木雕作品中蕴含着雕刻者的情感与哲思,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080
金币
276646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02
潮汕地区的建筑和木雕艺术确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从您提供的信息来看,潮汕地区的木雕技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当地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是对潮汕木雕艺术的一些总结和补充:

1. “潮州厝,皇宫起”:这句俗语体现了潮汕地区建筑模仿皇宫宅院的风格,雕梁画栋,精美考究。每一座祠堂庙宇的建成都是各类传统技艺的集大成者,其中潮州木雕尤为突出。

2. 古榕武庙木雕:古榕武庙前厅的八角形藻井是省内乃至国内罕见的精致木雕藻井,代表了潮汕木雕技艺的高水平。

3. 传承与创新:新时代下,潮汕木雕匠人致力于木雕的传承与创新,不断为这项古老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陈德丰和林汉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在木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4. 古建筑修缮:林汉旋及其团队参与了多个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如榕城区新河村祠堂、进贤门城楼等,积累了大量传统潮汕古建筑修缮、建造经验。

5. 木雕技艺传承:陈德丰创办了自己的作坊,带团队承接各类木雕工程,并接收学徒传承技艺。他的徒弟方喜清也成为市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6. 产业发展:揭阳木雕产业以祠堂庙宇修缮为主,同时发展木雕装饰品业务。钱坑镇埔龙尾村作为木雕重镇,拥有众多木雕师傅和工作室,业务遍及国内外。

7. 非遗名片:揭阳木雕是潮州木雕的重要构成,以金漆或彩绘作为装饰,形成粗犷而疏朗、古朴精美的风格。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的来说,潮汕地区的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古建筑修缮、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地匠人通过不懈努力,让这项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潮汕木雕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6-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