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阅读
  • 2回复

[猎奇]刘邦晚年杀樊哙,看似昏聩实则深谋远虑,极具政治智慧[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13
金币
43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25) —

“将我的命令传达下去,立即前往军营,处决樊哙!”
当时的刘邦,早已不复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充满雄心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帝王,眼见自己时日无多。尽管如此,他仍对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和身边的亲信感到难以放心。
令人疑惑的是,樊哙这样一位从最基层起步、伴随刘邦一路走上帝位的忠诚功臣,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层的原因呢?
若是看过关于楚汉争霸的影视剧,樊哙这一角色无疑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常,他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莽汉形象——一个从事屠狗职业的沛县屠夫。像他这样的人,手上常常沾满鲜血,性格狂暴残忍,行事也多以武力为主,尽管如此,他在刘邦的初期事业中,依然是刘邦最信任的兄弟之一。这一点也能说明他并非只是一个鲁莽的武力担当,实际上,他的勇敢和智慧并存。
樊哙的性格与他曾经的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年,刘邦带领大军直指秦王宫,那时,原本只是个泥腿子的刘邦,在看见宫中的金银珠宝和王位时,竟一时停滞不前。毕竟,起初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财富,但一旦动手,就意味着会招致杀身之祸。
“樊哙,过来和我一起喝两杯!咱们也尝尝这秦王喝的美酒,到底有多甘甜!”刘邦大笑着,搂着樊哙的肩膀说道。

“沛公,恕我直言,当前可不是喝酒的时候!”虽然樊哙平日里嗜酒如命,但此刻却出奇的冷静,他明白,这天下如今掌控在项羽手中,若刘邦贸然动这些财宝,必定会引来项羽的报复。
樊哙的警觉,从侧面救了刘邦一命,也让刘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要想打天下,必须学会保持耐心。
之后,果然如樊哙所言,项羽对刘邦产生了疑虑,设计了一场宴会,表面上是宴请,实则是为了摸清刘邦的底细,甚至想要借机除掉他。
刘邦早已看破其中的阴谋,于是特意带上了自己最信任的人前往赴宴,其中便有樊哙的身影。
当刘邦在宴会中被百般刁难,几乎就要被项庄杀害时,正是樊哙挺身而出,成功化解了这一危机。

当时,樊哙毫不犹豫地拨开守卫,闯进了宴会厅,周围的近卫拔剑相向,守卫们也迅速赶到,纷纷用剑指着他,情况危险至极,樊哙几乎离死仅一步之遥。

然而,项羽却忽然大笑起来,反而赏赐给樊哙生肉,让他当众吃了起来。樊哙展现出的野性和粗鲁态度,令在场的人无不惊讶。这个举动也间接救了刘邦一命,项羽原本犹豫是否该杀刘邦,而樊哙的突然闯入打破了他思考的节奏,经过张良的缓和,最终这一危机便悄然化解。
然而,这份救命之恩,刘邦是否真正感激呢?事实上,刘邦对于樊哙的忠诚,是心知肚明的。樊哙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救了他,而他的表现也非常稳重,展现了他不仅仅是一个勇武之人,更是一个有头脑的智勇双全者。
然而,随着汉朝的建立,许多曾经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的旧部,最终的命运并不如意。那些功臣中,大多数都遭遇了杀戮或者贬谪,唯有一些曾经的亲密伙伴依然得到一定的庇护。

樊哙在其中的地位尤为特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樊哙和刘邦的关系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君臣关系。樊哙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二人之间自然而然地有了亲戚关系。按理说,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本应成为刘邦与樊哙更加紧密的纽带。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由于多次险些丧命,樊哙在刘邦眼中的位置远比一般功臣更加特殊,但他为何最终还遭此命运?其实并非刘邦老糊涂,而是因为当时局势的变化。
刘邦已病重卧床,权力逐渐旁落。而在此时,一位地方王权倾朝廷,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发动叛乱。樊哙被派去镇压叛乱,然而,此时背后却有心人开始散布谣言,指责樊哙与吕雉勾结,这使得刘邦担心吕雉的野心已逐渐膨胀。
刘邦最担心的便是吕雉,她手腕强硬,若真的针对戚夫人,必定会让其难以对抗。事实上,刘邦对吕雉的警惕与日俱增,二人在后宫的争斗也越发激烈。

为了避免吕雉通过后宫斗争达到更大的野心,刘邦最终下令,要对樊哙采取行动,断绝一切威胁。此时,刘邦并未信任任何人,便安排了一个谋士——陈平,前去执行这一命令。

陈平是个心机深沉之人,他深知刘邦的脾气,怕自己误杀樊哙,便犹豫着将其带回,再做决断。最终,等到陈平返回时,刘邦早已去世。此时,吕雉已掌握了朝政,决定放樊哙一条生路。然而,樊哙也因此受到致命打击,昔日的朋友竟亲手将刀口指向自己,令他心如刀绞。几年后,樊哙最终也未能活长。

从刘邦下令诛杀樊哙的命令可以看出,刘邦的目的并非针对樊哙个人,而是为了打压吕雉,消除一切潜在的威胁。任何站在路上的人,都会遭到无情的铲除。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5-2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84
金币
273929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5
  这段文字描述了刘邦晚年对樊哙的态度转变及其背后的复杂政治斗争。樊哙作为刘邦的亲信和功臣,最终却面临被处决的命运,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权力、信任、后宫争斗等多个层面。

  1. 刘邦晚年的疑忌心理:随着年老体衰,刘邦对身边的亲信和功臣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担心他们对自己的江山构成威胁。

  2. 樊哙与吕雉的关系:樊哙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使得樊哙与吕雉有了亲戚关系。在后宫争斗中,吕雉的权力和野心逐渐膨胀,刘邦担心她会通过樊哙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图谋。

  3. 樊哙被卷入政治斗争:在刘邦病重、权力旁落的背景下,樊哙被派去镇压叛乱。然而,有人散布谣言指责樊哙与吕雉勾结,使得刘邦对樊哙产生了疑虑。

  4. 刘邦为了打压吕雉而牺牲樊哙:刘邦为了消除吕雉的威胁,决定对樊哙采取行动。他安排陈平去执行这一命令,但陈平出于谨慎没有立即处决樊哙。等到刘邦去世后,吕雉掌握了朝政,决定放过樊哙。

  5. 樊哙的悲剧结局:虽然最终没有被处决,但樊哙因为被昔日朋友背叛而心如刀绞。几年后,他未能活得长久。

  总的来说,樊哙的悲剧命运是刘邦晚年疑忌心理、后宫权力斗争和政治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虽然忠诚勇敢,但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最终还是成为了牺牲品。这也反映了古代帝王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寒风

UID: 279523

发帖
1482
金币
722
道行
15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1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8-22
最后登录: 2025-07-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25
古代帝王权力斗争是残酷和无情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