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藏血,调畅情志,是人体五脏六腑中非常关键的器官之一。很多人肝功能下降时,并不一定有典型的右上腹胀痛,而是表现为:
情绪波动大:易怒、烦躁、抑郁、失眠
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易醒、梦多
指甲变形或脆裂
两肋胀闷或隐痛

肝出了问题,身体往往会先‘发出信号’,关键就看你有没有察觉。特别是以下“2痒3黑”,往往是肝功能逐渐失衡时的外在表现。
肝有“虚热”
会出现“2痒”表现
1. 眼痒
眼睛干涩发痒、易疲劳,特别是长时间看电视、手机后,甚至伴有视物模糊,这在中医看来,多与肝阴不足、虚火上扰有关。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功能依赖于肝血的濡养。肝阴不足时,眼部得不到滋润,就容易干痒、涩痛。
2. 皮肤痒
无明显皮疹,却经常夜间皮肤发痒、特别是四肢外侧瘙痒,洗澡后加重,也可能是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风瘙”。
肝气郁结、湿热内生,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会扰动肌表,出现莫名瘙痒。此时,如果一味用止痒膏或抗敏药,往往效果有限,治标不治本。
肝气郁结
常伴“3黑”现象
1. 眼圈发黑
黑眼圈并不只是“睡得少”,也可能是肝血亏虚、气滞血瘀的表现。
肝主藏血,若肝血不足,眼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滋养,就容易发暗。长期情绪压抑的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也容易形成黑眼圈。

2. 嘴唇发黑
中医讲“唇为脾之华”,但肝郁影响脾胃运化,久而久之,唇色也可能由红润变为暗紫或发黑。
这类人群往往还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脘腹胀满,提示肝气横逆、脾胃受困。
3. 指甲发黑或出现黑线
肝主筋,其华在爪,若指甲暗淡、发黑,或出现细小黑线,可能提示气血运行不畅,或有瘀血。
特别是指甲上有弯曲横纹、黑色斑点,不可忽视,需综合脉象辨证调理。
中医调养肝脏
1. 调肝情绪为先
中医讲“肝主疏泄”,最怕情绪郁结。建议每天给自己放松20分钟,听轻音乐、散步、打坐等,都是调肝气的良方。
心情畅快,肝气就通了;肝气通,气血运行就顺,五脏也能和谐。
2. 饮食清润为本
春夏交替时节,老刘推荐以下护肝食材:
桑葚:养肝益血、润燥通便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

山楂:疏肝解郁,健脾开胃
绿豆汤:清热解毒,适合湿热体质
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烧烤类食品,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3. 艾灸疏肝理气
老刘常用艾灸调肝的方法: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间):疏肝理气,缓解情绪烦躁
肝俞穴(第九胸椎棘突旁开1.5寸):温阳补肝,改善失眠、烦躁
期门穴(乳头下两肋):调肝气、减轻肝区不适
每穴艾灸10分钟左右,连灸7天为一疗程。



“2痒3黑”不是吓唬人,而是身体对肝功能波动的早期提醒。如果你都没有,那真替你高兴,说明你肝脏运作相对稳定,气血充足。
若已占1~2项,也不必慌,抓住调养时机,肝气一通,很多症状会自然改善。
肝脏,这个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默默承担着大量的负担,对于那些喜欢喝酒的人来说,肝脏的负担尤其沉重。

肝脏出现问题时,往往有一些显著的反应,但很多人因为对这些反应不够敏感,往往将其忽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果肝脏功能受损,尤其是在饮酒后,肝损伤可能会迅速加剧,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那些原本以为是因为疲劳或者食物不当引起的轻微不适,实际上可能是肝脏亮起红灯的信号。
比如皮肤发红、黄疸、腹水和呕吐,往往是肝损伤患者在饮酒后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当立刻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皮肤发红是肝损伤患者饮酒后最常见的反应之一,酒精进入体内后,肝脏需要代谢和解毒,但如果肝脏已经出现损伤,代谢酒精的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导致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难以及时清除。
酒精在体内滞留时间过长,会引发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红的现象,尤其是在脸部、颈部等皮肤较薄的地方,发红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种皮肤发红只是酒精作用下的暂时现象,持续的皮肤发红往往是肝脏负担加重的表现,不能掉以轻心。
黄疸是肝脏损伤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在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中尤为常见,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分泌胆汁,并帮助代谢体内的废物。

对于长期饮酒的人来说,一旦出现黄疸,说明肝脏的损伤已经比较严重,这时需要尽早进行检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腹水是肝脏损伤的另一个常见反应,尤其在肝硬化晚期的患者中更为显著,肝硬化是长期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和功能衰竭的后果之一。
腹水的形成通常伴随着肚子膨胀,甚至可以感到腹部变硬、肚子沉重,腹水的出现不仅是肝脏严重损伤的信号,也表明患者的肝脏已经无法正常处理体内的水分和废物。

饮酒后出现腹水,往往意味着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急需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呕吐则是肝损伤患者的另一个常见反应,尤其是当肝脏功能较差时,酒精代谢的过程会使得胃肠道受到较大的刺激。
呕吐不仅是肝损伤的表现,也可能是胃肠道其他疾病的反应,尤其是在饮酒后出现持续呕吐,且伴有其他肝脏损伤症状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饮酒后出现这些反应时,不少人可能会选择忽视,认为这只是偶尔的身体不适,或者以为休息几天就能恢复。

其实,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长期饮酒和肝脏的反复损伤,可能导致肝功能逐渐衰竭,最终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对于那些经常饮酒的人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减少酒精摄入,给肝脏提供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如果已经出现了肝脏损伤的迹象,应当立刻停止饮酒,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
饮食方面,应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E以及蛋白质的食物,这些有助于修复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肝脏损伤的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显著,因此很多人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出现皮肤发红、黄疸、腹水和呕吐等症状时,肝脏损伤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阶段,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为了避免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及早的预防和诊断至关重要,对肝脏健康的重视,不仅仅是饮酒者的责任,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健康问题。
当这些反应出现时,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提前识别并避免肝脏损伤的进一步发展呢?
对于任何一位肝脏损伤的患者,尤其是长期饮酒的人来说,喝酒是肝脏健康的最大敌人,酒精进入体内后,肝脏需要通过代谢来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对于已经有肝脏损伤的患者,继续饮酒无疑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脏细胞的进一步损伤,甚至导致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定期体检,认为自己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就不需要检查,实际上,肝脏损伤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太显眼,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默默发生。
对于肝脏已经受损的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是不可忽视的,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市面上有许多保肝药物和肝脏修复药物,可以帮助减缓肝脏损伤的进程,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一些不合适的药物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副作用。
肝脏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健康,而酒精是肝脏最大的敌人之一,很多人习惯性地在饮酒后感到一时的不适,但却没有意识到这是肝脏发出的警告。
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加重,患者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避免肝脏病变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