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港台天后,至早的有邓丽君、蔡琴;离现在近一些的,是 90 年代的林忆莲、郑秀文... 曾璀璨万丈,如今也有让人羡慕的能量。而今天 50 岁的陈慧琳,则好像属于另一个象限。她有很耳熟能详的歌曲:《记事本》、《不如跳舞》、《花花宇宙》。

也有像《无间道》这样的电影作品。随便一部,都是流量密码。但似乎,她总是比纷飞的流量走得稍慢一些。说得好听,是随性一些;又或者说,她没有那么强的进取力。
如今那些作品,都是让人怀想的时代回忆。在染缸里,她的人生如童话,而也因为这童话,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个性。

比起很多人的苦熬多年,陈慧琳这一路走得很顺。
1972 年前的 9 月,她出生在香港的一个优越家庭。

17 岁时,她被家里人送去日本留学。乖乖女却心里自有打算,父亲让她好好学日语,她却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坚决要去美国学习平面设计。

大概也是天生长得靓丽,在一次回国的暑假中,她被星探相中,去拍了音乐篇广告。那年张学友邀请她,出演 MV《偷心》中的女主角。

青葱尚好,眉宇里尚还有几分像林青霞。
当年,她也有“小林青霞”的美誉。


后来,张国荣又将陈慧琳介绍给了经纪人钟珍认识,助她并加入了正东唱片公司。在歌坛她的事业扶摇直上。1995 年,发行了第一张专辑《仙乐飘飘》,拿遍了乐坛所有能拿的奖。

1997 年,她发行了第二张专辑《体会》,里面有那首唱出无数人心声的《记事本》。它也像时代的记事本一样,沧海洪流,我们把爱的小故事放在其间。后来雷颂德又在陈慧琳转型期间,帮她打造了一系列舞曲比如《不如跳舞》...

如今,还是无数人的 KTV 必点金曲。但还是爱陈慧琳唱慢歌。她唱歌也许并不能说有多高超的技巧,甚至,陈慧琳还自嘲自己是“偶像派”。但就是有一种毫无保留之感,它并无需声嘶力竭,却足以能让人感受到真诚。这首《最佳位置》,把每个人最落魄也最珍贵的秘密,唱了出来。

1999 年,陈慧琳也获得了“最受欢迎香港女歌星”的荣誉。当年这大奖,还是张国荣来宣布的。

也许很多人没听过陈慧琳唱歌,却看过她演戏。她身上有既出尘又灵动的气质,是那种周正的青春的美人。2000 年,陈慧琳和金城武合作,饰演《薰衣草》里的香薰治疗师。

后来又在 2002,出演《无间道》里的李心儿一角,让更多人记住了她。


2004 年,饰演《大事件》里的方洁霞。

陈慧琳的美有些憨憨的,她是带有钝感的美人。因此也常容易被人说是“花瓶”。她深知优点也是缺陷,随着扮演角色难度的增大,从没学过演戏这件事成了她的短板。她请了老师,认认真真学习表演,去钻研和设计每一个角色。
陈慧琳的确是那种很幸运的人,天资够,得到足够的爱的滋养。但能够长久走下去的,却是恒之以常的自律。从出道就一直和她合作的经纪人钟珍,谈到陈慧琳时却说了这样一番话:这并不是多少人可以做得到的。大概,她也值得上天的偏爱。
2
记得曾经在《最佳女主角》中,黎芷珊问陈慧琳:你觉得你的人生顺利吗?她笑着点点头。
踏进娱乐圈的大染缸,明星们多少有些绯闻。但陈慧琳是个例外。2008年,在事业最热的时期,她毅然高调转身,选择暂时离开娱乐圈。
在《love fighters》演唱会上,陈慧琳在现场 2 万多歌迷面前宣布“我要结婚了”。

在分分合合家常便饭的娱乐圈里,她倒还真是愿得一人心。在美国读书的时候,陈慧琳认识了先生刘建浩,长跑 16 年,终成眷属。

她当红时,身边合作的都是知名男星,却也从来没有花边新闻。曾调侃过自己想嫁给陈百强,不过也是少女的可爱心事。

当被问到为什么感情一直这么好的时候,她说:“碰巧两个人都很专一而已。”

“大概是我太闷了吧。每次拍完戏收工,大家都去吃夜宵,我从来不去,都是回家睡觉。我总是睡不够,吃夜宵会影响我第二天工作,这种事我绝对不去做,所以也很少有机会让人家误会。”
她的感情就这么简简单单,从一而终。
后来,两人还生下两个孩子,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频频爆出八卦消息的娱乐圈,她干净得似一股清流。花花世界,要的这么少,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儿。

陈慧琳在歌坛有个名号叫“公主琳“。这几年来,她已经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专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也许因为得到收获够多,她也常把爱的能量向外。有了小孩后,她说等孩子大些要让他们去做义工,是要做真的能帮到别人的那种,而不是只是拍拍照而已。
2002 年,她成立了儿童助学基金会,用于援建希望小学,资助白内障儿童。也常做公益,宣传赈灾活动。她还开了家二手服装义卖店,筹得的善款用于帮助儿童升学。

2010 年,她参加青海玉树赈灾义演,还以儿子的名义捐款50万。

她说,等孩子大些要让他们去做义工,是要做真的能帮到别人的那种,而不是只是拍拍照而已。
陈慧琳曾被说是“四零艺人“,“零绯闻、零走光、零是非、零结党”,也是另一种难得。
2
也许她没有旁人所求的那种极致能量,但也自成方圆。
很久以前,陈慧琳上鲁豫有约,主持人评价她:“她一直是一种干干净净的,几乎零瑕疵的公众形象,这是艺人的一个自我约束的典范。“
这是由公众向内的探视。

她觉知到自律的力量,并且真正付诸实践。放大优势,探索能量,也清楚自己的弱点,她是很聪明的人。
每一朵花绽放当然有其自己的姿态,有的贪婪吮吸阳光,美得惊心动魄;有的含苞欲放,最是那一抹娇羞,而陈慧琳,是不疾不徐,花若盛开,则芬芳自来。
陈晓东《Reflection心有独钟30週年世界巡迴演唱会》继广州站、台北站后,日前来到第三站佛山的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全场爆满!三十多首曲目由音乐总监伍仲衡重新编排,加上新look登场,更邀到香港天后陈慧琳担任嘉宾,将爱完美的东东完全展现出来,三十年来初心依然。

东东全身白色打扮出场,比白马王子更优雅,清唱出《一次真爱追寻一百次》首段打头阵,很快便带乐迷进入他的世界。接住唱《质感》、《猜猜猜》等,《If》在昔士风伴奏下很立体,令人印象很深。换上白色阔袖黑背心外衣马面裙的东东,由第一部分到第二部份,仿如带乐迷穿越古今,在古筝弹奏下唱出Medley《霸王》、《我愿意》、《突然心动》,以及加上今次佛山站新唱的《倩女幽魂》,既有气势又温文,令人眼前一亮。

东东身上穿的马面裙,是现今很多知名的时尚品牌采用的设计,这套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非文化遗产传承的民族服装,由男士穿上在舞台上更有风范。

东东换过衫后,便进入“广东歌大合唱”,有型地以一身cyber打扮与舞蹈员唱出《心理游戏》、《结他》、《急冻心灵》、《特务》的Medley,唱到一半,佛山站第一场的嘉宾是Rapper MastaMic现身,穿插台上并在Medley间rap,全场high爆,东东气也没喘,再唱广东歌Medley《在乎你感受》、《借借你肩膊》、《黑色领带》、《感觉瞬间》、《易来易碎》、《病人》、《流星森林雨》、《三个字》,很有状态。

此刻,升降台升上第二位嘉宾Kelly陈慧琳,这对“双陈回忆杀”组合,合体唱出《打开天空》,令场内气温急升,将气氛推上顶。东东多谢Kelly冒着风雨,从香港来佛山担任他的个唱嘉宾,东东向观众说:“我记得上一次聚头係十几年前,係阿Mark(雷颂德)嘅演唱会,我记得係你搵我。”听到东东说十几年前,搞笑的Kelly扮抹眼泪,“十几年?太恐佈喇!因为阿Mark嗰隻歌要搵番你出嚟合唱,嗰隻歌都隔咗好多年无唱,我哋係每隔十几年先唱一次嗰隻歌,点解隻歌咁惨嘅?”Kelly讲完全场大笑。

东东又分享未入行前跟Kelly及其他人一起学跳舞、一起行宣传的那些年,“希望下一次见碰面唔使十几年啦!”Kelly即回:“唔会㗎啦,我就嚟开演唱会!你会唔会嚟?”东东答:“梗係会啦!大家都要支持Kelly!”情绪高涨过后,Kelly再唱《最佳位置》作中和,很有铺排。整晚另一令人期待的演出,是东东的两位女儿陈芷霖(朵朵)、陈芷睿(多多)的钢琴弹奏《心有独钟》,掀起全场大合唱,二人完全没有怯场,有爸爸的典范!而东东再唱出多首炙手可热的金曲,最后以《不会一个人》作总结。

演唱会后,东东表示很感动,又有不少难忘趣事,例如首次着裙,以及其中一对鞋的踭很高,演出时真的抽筋。 说起港台天后,至早的有邓丽君、蔡琴;离现在近一些的,是 90 年代的林忆莲、郑秀文...
曾璀璨万丈,如今也有让人羡慕的能量。
而今天 50 岁的陈慧琳,则好像属于另一个象限。
她有很耳熟能详的歌曲:《记事本》、《不如跳舞》、《花花宇宙》;
也有像《无间道》这样的电影作品。
随便一部,都是流量密码。
但似乎,她总是比纷飞的流量走得稍慢一些。
说得好听,是随性一些;又或者说,她没有那么强的进取力。
如今那些作品,都是让人怀想的时代回忆。
在染缸里,她的人生如童话,而也因为这童话,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个性。
1.
比起很多人的苦熬多年,陈慧琳这一路走得很顺。
1972 年前的 9 月,她出生在香港的一个优越家庭。

17 岁时,她被家里人送去日本留学。
乖乖女却心里自有打算,父亲让她好好学日语,她却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坚决要去美国学习平面设计。

大概也是天生长得靓丽,在一次回国的暑假中,她被星探相中,去拍了音乐篇广告。
那年张学友邀请她,出演 MV《偷心》中的女主角。
青葱尚好,眉宇里尚还有几分像林青霞。
当年,她也有“小林青霞”的美誉。


后来,张国荣又将陈慧琳介绍给了经纪人钟珍认识,助她并加入了正东唱片公司。
在歌坛她的事业扶摇直上。
1995 年,发行了第一张专辑《仙乐飘飘》,拿遍了乐坛所有能拿的奖。

1997 年,她发行了第二张专辑《体会》,里面有那首唱出无数人心声的《记事本》。
它也像时代的记事本一样,沧海洪流,我们把爱的小故事放在其间。
后来雷颂德又在陈慧琳转型期间,帮她打造了一系列舞曲比如《不如跳舞》...

如今,还是无数人的 KTV 必点金曲。
但还是爱陈慧琳唱慢歌。
她唱歌也许并不能说有多高超的技巧,甚至,陈慧琳还自嘲自己是“偶像派”。
但就是有一种毫无保留之感,它并无需声嘶力竭,却足以能让人感受到真诚。
这首《最佳位置》,把每个人最落魄也最珍贵的秘密,唱了出来。
1999 年,陈慧琳也获得了“最受欢迎香港女歌星”的荣誉。当年这大奖,还是张国荣来宣布的。

也许很多人没听过陈慧琳唱歌,却看过她演戏。
她身上有既出尘又灵动的气质,是那种周正的青春的美人。
2000 年,陈慧琳和金城武合作,饰演《薰衣草》里的香薰治疗师。

后来又在 2002,出演《无间道》里的李心儿一角,让更多人记住了她。


2004 年,饰演《大事件》里的方洁霞。

陈慧琳的美有些憨憨的,她是带有钝感的美人。
因此也常容易被人说是“花瓶”。
她深知优点也是缺陷,随着扮演角色难度的增大,从没学过演戏这件事成了她的短板。她请了老师,认认真真学习表演,去钻研和设计每一个角色。
陈慧琳的确是那种很幸运的人,天资够,得到足够的爱的滋养。
但能够长久走下去的,却是恒之以常的自律。
从出道就一直和她合作的经纪人钟珍,谈到陈慧琳时却说了这样一番话:
这并不是多少人可以做得到的。
大概,她也值得上天的偏爱。
2.
记得曾经在《最佳女主角》中,黎芷珊问陈慧琳:你觉得你的人生顺利吗?
她笑着点点头。
踏进娱乐圈的大染缸,明星们多少有些绯闻。但陈慧琳是个例外。
2008 年,在事业最热的时期,她毅然高调转身,选择暂时离开娱乐圈。
在《love fighters》演唱会上,陈慧琳在现场 2 万多歌迷面前宣布“我要结婚了”。

在分分合合家常便饭的娱乐圈里,她倒还真是愿得一人心。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陈慧琳认识了先生刘建浩,长跑 16 年,终成眷属。

她当红时,身边合作的都是知名男星,却也从来没有花边新闻。
曾调侃过自己想嫁给陈百强,不过也是少女的可爱心事。

当被问到为什么感情一直这么好的时候,她说:“碰巧两个人都很专一而已。”

“大概是我太闷了吧。每次拍完戏收工,大家都去吃夜宵,我从来不去,都是回家睡觉。我总是睡不够,吃夜宵会影响我第二天工作,这种事我绝对不去做,所以也很少有机会让人家误会。”
她的感情就这么简简单单,从一而终。
后来,两人还生下两个孩子,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频频爆出八卦消息的娱乐圈,她干净得似一股清流。
花花世界,要的这么少,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儿。
3.
陈慧琳在歌坛有个名号叫“公主琳“。
这几年来,她已经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专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也许因为得到收获够多,她也常把爱的能量向外。
有了小孩后,她说等孩子大些要让他们去做义工,是要做真的能帮到别人的那种,而不是只是拍拍照而已。
2002 年,她成立了儿童助学基金会,用于援建希望小学,资助白内障儿童。
也常做公益,宣传赈灾活动。
她还开了家二手服装义卖店,筹得的善款用于帮助儿童升学。

2010 年,她参加青海玉树赈灾义演,还以儿子的名义捐款50万。

她说,等孩子大些要让他们去做义工,是要做真的能帮到别人的那种,而不是只是拍拍照而已。
陈慧琳曾被说是“四零艺人“,“零绯闻、零走光、零是非、零结党”,也是另一种难得。
也许她没有旁人所求的那种极致能量,但也自成方圆。
很久以前,陈慧琳上鲁豫有约,主持人评价她:“她一直是一种干干净净的,几乎零瑕疵的公众形象,这是艺人的一个自我约束的典范。“
这是由公众向内的探视。
她觉知到自律的力量,并且真正付诸实践。放大优势,探索能量,也清楚自己的弱点,她是很聪明的人。
每一朵花绽放当然有其自己的姿态,有的贪婪吮吸阳光,美得惊心动魄;有的含苞欲放,最是那一抹娇羞,而陈慧琳,是不疾不徐,花若盛开,则芬芳自来。

“ 不瞻前顾后,只需活在音乐里。”
△陈慧琳
许久未出新歌的香港天后陈慧琳在今年又有了新动作,推出了全新单曲《尾站天国》。
歌曲讲述了一对恋人有幸结缘,但因种种原因令这段恋情有缘无份。然而主角相信他们下辈子还可以再次结缘,坐上同一班车,延续浪漫爱情的故事。

Kelly为了完美传达歌中之意,还远赴东京拍摄了MV,让歌迷大饱眼福。
新歌很唯美动听,让歌迷对Kelly的全新专辑也更加的期待。
△陈慧琳新歌《尾站天国》MV
其实,陈慧琳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个舞曲天后,她的众多电子舞曲在90年代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浪潮。
平淡的生活总是需要一些色彩来刺激暗沉的心灵,当夜幕降临,一个美丽妖娆的女子在你面前跳起婀娜的舞步,吐露出电子迷幻音乐时,才发现世界竟是如此绚丽。

陈慧琳这个风姿绰约、摇曳动人的女子,是香江一道亮丽的风景,她被誉为“香港乐坛最后一位天后”。
她妩媚、富有潮流气息的音乐就像是香港最耀眼的霓虹,在黑色的夜幕中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诱惑与魅力。
Kelly闪闪发光的音乐路
1995年,刚刚从美国回到香港的Kelly,因拍摄了张学友的音乐特辑《偷心》被发现,经奚仲文介绍加入正东唱片,经纪人钟珍安排她出演电影《仙乐飘飘》。
那个笑容清纯的少女,就像是一颗青涩的果子,散发着淡淡清香,有点诱人也有点孤傲,一下子揪住了所有人的心。

△陈慧琳 郭富城主演电影《仙乐飘飘》(1995)
连带着初试啼声的《一切很美只因有你》都成了当时香港街头最流行的曲目。
电影的成功,让公司将进攻对象瞄向歌坛,1995年12月,陈慧琳推出了首张粤语大碟《醉迷情人》。

△陈慧琳首张个人粤语大碟《醉迷情人》
唱片公司按照电影中的清纯女孩形象打造Kelly,那时候她像一页白纸,还不懂得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亦或什么才真正适合自己,喜欢听取别人意见的她任由公司图画,乖乖地唱公司选给自己的歌。
这张大碟的制作人是雷颂德,里面的音乐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中快版舞曲,但编曲时尚,电子乐的雏形初显,这种新鲜的音乐或多或少掩盖了Kelly技巧不足的声线。

新专辑携着冲刺年尾颁奖礼的重任面市,最后,Kelly如愿以偿,在颁奖礼上赢得了漂亮的一仗,获得了“最有前途新人金奖”,这也让Kelly充实了自己闯荡歌坛的信心。
借着良好的外界反响,1996年5月陈慧琳精心准备了半年之久的国语专辑《我不以为》问世。

△《我不以为》专辑封面
这张大碟以90年代中期流行的情歌为主,音乐线条有些平淡,但Kelly的唱功提高了不少,略显呢喃的唱腔很有女人味。
正东唱片此时已经看出了陈慧琳走红的潜力,紧接着又为她推出几张大碟。在《一出戏》中变化多端的时尚歌路与她虚实的声线结合得非常到位。《星梦成真》则是为她日后的个唱做准备。

1997年“星梦情真”演唱会如火如荼地在红馆开唱,陈慧琳以超炫的舞台表现力赢得了这次个唱的成功。
从1998年开始,陈慧琳大胆地尝试电子音乐,制作人雷颂德积极地把她打造成时代感超强的电音女王。
虽然当时电子合成配器技术还不够完善,但Kelly在1998、1999年推出的《爱我不爱》《Da De Dum》《爱你爱的》这些大碟仍加入了许多电子元素。
很特别的电子舞曲能带出她动感的唱腔,她每次都能在妖娆的电子音乐中将声音与感觉翻转,那股电子的强猛攻势让人不敢小觑。这时Kelly的音乐时代也正在攀向巅峰。
到了2000年,香港乐坛的电音流行真正达到了成熟阶段,这时的雷颂德通过“花花宇宙”演唱会真正为陈慧琳燃烧起了一把强势的电子魅火。

紫气弥漫的电子音符漫向整个舞台,功不可没的电音为Kelly的音乐注入了更加猛烈的时尚化活力,这股紫色的电子旋风陪伴了Kelly两年,她在音乐的潮流之尖上站得很稳。
"电音女王"的王冠戴在她头上,在她唱电音的同时,香港的另一位天后级歌手郑秀文也玩起了电子音乐,棋逢对手的她们经常被拿到一起比较,不过Kelly一直在电音中不断地变换、寻找着新的突破。

陈慧琳的每一张电音专辑都有不同的迷幻色彩,在《大日子》中带有Bass Nova风格的电音、印度曲风的电音充满了异国的风情。
在《飞吧》中,Kelly则大胆地翻唱了韩国的电子音乐,引领出了具有清爽旋律的舞曲电音。
《爱情来了》是Groovy Disco舞曲、《零距离》是Acid Jazz Funk风格的舞曲,又体现出了另类电子的怪异色彩,新鲜得令人赏心悦目。
尤其是那张精选集《Kelly Chen BPM Dance Collection》,将这些舞曲搜罗到了一起,听完可以跳舞一整夜。

Kelly就是擅于抓住音乐中的微妙细节去发现自己音乐的精华,2002年规模空前的红馆“飞天舞会”演唱会上,一连十二场的精彩演出证明了她的音乐实力。
△2002年“飞天舞会”演唱会,陈慧琳演唱《都是你的错》
之后的十多年,陈慧琳一直保持着一到两年一张专辑的速度做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我是阳光的》《微光》等专辑也不乏一些好的作品。
随着香港乐坛的衰落,90年代出道的歌手,能够保持这样的速度一直出作品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说如今的香港乐坛还有谁的专辑能够值得大家期待,那陈慧琳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一个。

演艺生涯中的三位幕后高人
➤ 钟珍

△经纪人钟珍与陈慧琳
陈慧琳能有如今的成就,她背后有一个不得不感谢的重要的女人就是经纪人钟珍。
在陈慧琳初识钟珍的时候,她是飞碟唱片的执行董事,曾经担任过很多部电影的监制。在这之前,钟珍从来没有带过任何一个艺人。
钟珍对Kelly最大的影响是带她走上了一条正规且正派的演艺之路,不靠卖弄、不搞花边新闻、不博宣传,只靠自己的努力与专业赢得口碑。
因为钟珍曾经做过很多电影的监制,所以她为Kelly接的电影虽然称不上有什么高深的演技,但却能处处透露出Kelly的可爱,即便不喜欢她也绝不会讨厌她。

钟珍还为陈慧琳接了很多高品质的广告,使她一跃成为广告天后。
Kelly出道至今,只出过两宗“意外”,但也让钟珍一一化解。
一是因为霆锋的缘故牵扯出一段Kelly和他的绯闻,另一桩是有狗仔队拍到Kelly的父亲与一名比她小一岁的女子拍拖,这些事都被钟珍给堵了回去,一点都没有损害到Kelly的形象。
这么多年来和陈慧琳的朝夕相处,两人的关系已经亲如母女,钟珍说:
“我们每天都打电话,有时候是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候是生活上的事情,像朋友也像亲人。”

△钟珍在陈慧琳婚礼上
在《志云饭局》上陈慧琳被问到有什么话想对钟珍说时,她哽咽着说:
“我觉得她是天赐给我的,她很用心地帮我,她作为一个经纪人不是讲金(钱)的,完全不是,而是讲心的,她就等于是我的另一个妈妈。”
有记者问过钟珍,如果有一天,陈慧琳决定退出娱乐圈,她是否会继续当其他明星的经纪人?钟珍说:“还没想到那么远,到了那一天再说吧。”
➤ 黄柏高

△黄柏高有“金牌经理人”之称,是金牌大风香港区主席,亦曾先后于华纳唱片及正东唱片出任要职。
在音乐上,黄柏高是陈慧琳的伯乐。他第一次听Kelly唱歌就知道她是一块璞玉,只要精雕细琢必能成大器。之后,Kelly唱片方面的发展都由他负责,最重要的是他介绍了雷颂德给她认识。
作为看着陈慧琳一步步成长为天后的幕后高人,黄柏高这样评价陈慧琳:
“她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歌手。她虽然很喜欢唱歌,但不能说是一个天生的歌手。
陈慧琳喜欢唱歌,但她不是像王菲的那种,一开始的时候很多技巧上的东西还没有掌握,那是需要她自己在后天的努力、勤奋去改善。
从她刚出道到现在的陈慧琳,她的进步大家都看得到。”
➤ 雷颂德

△雷颂德与陈慧琳
要说到陈慧琳的音乐,还有一位幕后高人就是雷颂德。雷颂德在香港演艺圈是属于比较先锋的音乐人,绝对新潮时髦。
可以这么说,凡是你能想到的陈慧琳大红大热的歌曲,无论是劲歌舞曲《大日子》《花花宇宙》《这班人》,还是抒情经典《谁愿放手》《她比我丑》《逃出生天》,均出自雷颂德之手。
一直到Kelly在2016年推出的最新专辑《And Then》里,雷颂德都是担当主力,创作了6首歌曲。

用Kelly自己的话来形容雷颂德对她的影响最恰当不过。她说:
“在音乐上他教了我很多不同的音乐知识,若不是雷颂德做我唱片的监制,可能到现在我也未摸得清楚自己的歌路。”
事实上,一个制作人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对艺人的准确定位。
Kelly最经典的十首代表作
Kelly出道23年,有太多经典的作品,在香港歌坛,她连续多年都有歌曲入围十大金曲。
在华语歌坛,她也有诸多代表作传唱至今,这些耳熟能详的音乐,曾陪伴了我们整个青春。
01
▷-《谁愿放手》
第一张专辑里,雷颂德就给陈慧琳写出了这首大热的经典粤语歌曲,当时Kelly的声线虽然略显单薄,唱功也不太成熟,但也唱得很动人。
02
▷-《记事本》
“爱得痛了,痛得哭,哭得累了,日记本里页页执着……”收录在1998年发行的专辑《爱我不爱》中的这首歌是陈慧琳广为人知的抒情经典。
周传雄的词曲打造,一个人在忙碌了一天后,紧张的心情刚刚松懈,一切隐秘的情绪趁虚而入,而这首歌的出现会瞬间将你击中。
03
▷-《恋爱情色》
“Kiss me Kikikiss me kiss me boy,你来,你带来,变化不穷的恋爱……”
林夕和雷颂德合作的一大经典,听着这样动感的音乐,仿佛置身寂静无人的狂野,可以随时舞蹈,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
04
▷-《花花宇宙》
"Oeo oeo oe,更多更多渴求,会有更多报酬,更高更高享受,为什么不追求"又是一首林夕和雷颂德合作的舞曲。
这首歌是陈慧琳最被内地歌迷熟知的粤语舞曲,为她打上了舞曲天后的标签,还记得MV里陈慧琳化作未来战士的酷炫。
05
▷-《不如跳舞》
“不如跳舞,聊天倒不如跳舞,用这个方式相处,没有人觉得孤独”。
这首由林夕填词,雷颂德作曲的电子舞曲,前奏一出来就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Kelly性感和动感兼具的声线,也让这首歌听起来很爽,唱起来更爽。
06
▷-《薰衣草》
2000年,由陈慧琳、金城武主演的浪漫爱情电影《薰衣草》热映,这首同名电影歌曲也随之火热,并拿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原创歌曲。
07
▷-《希望》
韩剧《大长今》主题曲中文版,是当年最火的电视剧OST。这首歌由陈慧琳来演唱最合适不过了,温暖的声音,缓缓的演唱,听起来很舒心。
08
▷-《制造浪漫》
"平淡之中制造一些些浪漫,丝丝点点浪漫,累积著情感" 陈慧琳与郑中基对唱的经典歌曲,二人声线很搭,除了这首对唱,他俩还一起唱过《月亮惹的祸》的粤语版《都是你的错》。
09
▷-《我不够爱你》
是不是旋律一响起,就想起了刘德华与陈慧琳在浴缸里缠绵的MV画面。
10
▷-《北极雪》
这首对唱的情歌就更经典了,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后来,陈慧琳和这首歌的作曲者周传雄又唱了一次“续集”——《再见北极雪》。
我一直相信性格决定命运,不是每个漂亮女生都能像Kelly一样成为天后,因为她们不具备Kelly得天独厚的性格。
Kelly的漂亮帮衬她进入演艺圈,却构不成成功的全部要素,惊艳过后,她纯然天真的内在美渐渐浮出水面。

她算得上娱乐圈的正面典范,没绯闻,少抱怨,无是非。入行二十多年,原有的性格被保存得完好,照旧乐观,鲜少瞻前顾后,不自扰总是自信满满,时刻充满着动力。
只要她还在唱,对于爱音乐的我们来说,就是幸福的。

作者简介:淘漉音乐签约作者刘尼尼,生活在成都的文秘狗。在这个悠闲的城市,偶尔正经,偶尔文艺。坚持买CD,喜欢本质的音乐,并致力于做一个用观点聆听音乐的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