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9阅读
  • 3回复

[奇观]世界著名摄影师镜头里,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太珍贵了1 [2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90
金币
11627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00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5) —
上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鲜事物每一天都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社会面貌处于最朦胧而多变的时候,某种程度而言,那也是中国最浪漫的年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并不遥远却又有点模糊的昨天——1985年前后的中国。

(摄影:Alain Le Garsmeur、Yann Layma、Jamie Fouss等)
01
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群

大学宿舍里的学生

当时的百货商场

精工表商店

饭店外的出租车,当时出租车司机属于高收入的热门职业

街头的维吾尔人

卖太阳镜的摊贩

一名时尚女性

两个女孩戴着纱巾挡风

两名戴着防尘口罩的清洁工

骑着边三轮的交警,位置是天安门广场

行色匆匆的女孩

那时候没有手机,人们在外只能使用公共电话

三里屯使馆区

两个年轻人在休息

北京香山的缆车上坐着两个小伙

校园里跑步的小学生

一群年轻人在天安门广场上堆雪人

颐和园内,情侣拥抱在一起

长城上一对拍结婚照的新人

北京紫禁城

02
人力自行车司机在休息

花鸟市场一名手持鸟笼的女子

那个年代的基本国策海报

玩单车的年轻女性

某市场里试穿衣服的女子

广场竖立的雕像和标语

一个男子看着电视学习技工课程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昨天 20:3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90
金币
11627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0:30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风貌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多位国际摄影师的镜头下,两类场景尤为突出:卖太阳镜的摊贩和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群,它们生动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活力与生活细节。

一、卖太阳镜的摊贩:时尚与市场经济的萌芽
新兴潮流符号
太阳镜在80年代初刚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单品。街头摊贩将各色太阳镜摆放在简易支架或自行车后座上售卖,价格亲民,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挑选。摄影师捕捉到摊贩们热情推销的场景,折射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个体经济的活跃。

文化碰撞的缩影
太阳镜的流行与西方文化传入密切相关。例如,北京三里屯使馆区附近常有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试戴太阳镜,搭配旗袍或短裙,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画面。这类摊贩不仅是商品交易场所,更成为社会开放的象征。

二、骑自行车的人群:城市生活的集体记忆
交通工具的“黄金时代”
自行车是80年代家庭“四大件”之一(另为手表、缝纫机、录音机),承载着通勤、社交甚至婚嫁功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早晚高峰时段,马路常被自行车“洪流”占据,形成壮观的集体通勤景象。摄影师镜头下的自行车大军,展现了当时城市交通的典型特征。

社会阶层的折射
自行车品牌(如永久、凤凰)和款式(如带横梁的“二八杠”)成为身份象征。普通家庭多使用实用车型,而进口变速车或边三轮摩托则多见于警察、涉外人员等群体,反映了经济水平差异。

三、摄影师的观察视角
国际摄影师如Alain Le Garsmeur、Yann Layma等,通过镜头呈现了这些场景的细节:

对比与隐喻:太阳镜摊贩的鲜艳色彩与灰调街道形成视觉冲击,象征新思潮对传统生活的渗透;
动态捕捉:自行车流中个体的表情、服饰差异被细腻记录,体现社会变革中的多样性。
这些影像不仅是历史档案,更唤起了人们对80年代朴素而充满希望的社会氛围的怀念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7936
金币
1414
道行
1839
原创
0
奖券
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19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7:39
一看就是大城市,骑自行车的人这么多。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昨天 20:3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641
金币
82268
道行
1980
原创
2378
奖券
2602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5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7:33
  1985年前后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风貌与浪漫情怀

  上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年代。随着政策的放宽和经济的逐步开放,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涌现,社会面貌也因此变得朦胧而多变。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组珍贵的照片,回顾那个并不遥远却又略显模糊的昨天——1985年前后的中国。

  马路上的生活画卷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或匆匆赶路,或悠闲骑行,构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风景线。大学宿舍里的学生,青春洋溢,对未来充满憧憬。百货商场里,商品虽然不如今天丰富,但人们购物的热情却丝毫不减。精工表商店的橱窗里,摆放着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精美手表,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社会的多元面貌

  饭店外的出租车,作为当时的新兴行业,司机们穿着整洁的制服,成为高收入人群的代表。街头的维吾尔人,身着民族服饰,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异域风情。卖太阳镜的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吸引着过往行人的注意。时尚女性们穿着新颖的服装,戴着时尚的太阳镜,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活的点滴细节

  两个女孩戴着纱巾挡风,既实用又美观。两名戴着防尘口罩的清洁工,辛勤地工作着,为城市的整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骑着边三轮的交警,在天安门广场上巡逻,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行色匆匆的女孩,或许正赶着去赴一场重要的约会。

  公共空间的记忆

  那时候没有手机,人们在外只能使用公共电话。三里屯使馆区,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展现出国际化的气息。校园里跑步的小学生,活力四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一群年轻人在天安门广场上堆雪人,欢声笑语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颐和园内,情侣拥抱在一起,享受着这份静谧与美好。长城上,一对拍结婚照的新人,将这份幸福定格在永恒的瞬间。

  时代的印记

  人力自行车司机在休息时,或许正憧憬着未来的生活。花鸟市场里,手持鸟笼的女子,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那个年代的基本国策海报,宣传着国家的方针政策,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玩单车的年轻女性,展现出女性的活力与自信。某市场里试穿衣服的女子,挑选着心仪的衣物,彰显着个性与时尚。广场竖立的雕像和标语,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一个男子看着电视学习技工课程,渴望着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结语

  1985年前后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年代。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顾这些照片时,不仅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浪漫与温情,更能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我们珍惜这段历史,继续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