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雕塑馆藏品介绍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拥有的艺术收藏达60万件以上,雕塑馆中更是不乏众多珍贵的艺术杰作,以下为你介绍其中一些著名的藏品:
《胜利女神像》
基本信息:又名《萨莫色雷斯尼姬像》,作者已无从考证,是世界最著名的人物雕塑之一,也是法国卢浮宫镇宫三宝之一。
外观造型:这尊女神像高2.44米,尼姬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呈前倾展翅欲飞之态,被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体的完美。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凭借强大的气场和磅礴的气势,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
《汉谟拉比法典》
历史背景: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外观结构: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整个石碑上半部分雕刻的,是汉谟拉比国王和太阳神沙玛什的雕塑;而下半部分,则是楔形文字记录的当时社会诉讼依据的法条规则。
价值意义:它不仅是人类研究古代巴比伦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的极其重要的文物,也是古代巴比伦艺术的重要代表。
《书吏凯伊像》
基本信息:又称《书吏坐像》《盘腿而坐的书吏》,来自于4500年前的古埃及,于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雕刻而成,是埃及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也是卢浮宫古埃及文物部最闻名于世的雕塑之一。
外观造型:雕像高53厘米,以石灰岩彩绘制成。书吏盘腿而坐,膝上展开纸草卷,手握芦苇杆笔,两只眼睛直视前方,好像在聆听谁说话,表情十分严肃,其水晶镶嵌的眼珠栩栩如生,松弛的腹部和专注神态打破法老雕像的程式化,展现古埃及艺术的写实主义。
价值意义:现在出土的古埃及书吏像很多,唯独这一尊结构最完整,表情最真切,也最富有艺术魅力,是与《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一个重量级别的旷世藏品。
《被缚的奴隶》
基本信息:又名《反叛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于151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外观造型:作品塑造了一个被绑在石柱上的健壮的奴隶,他把奴隶身体以外的部分做了最粗糙的保留,像是人物的苦难印记。雕塑中的人物如公牛一样的身体呈螺旋形强烈地扭曲着,似乎正在挣脱身上的绳索。
价值意义:作品充分利用了大理石丰富的表现力,身体强烈的动感造型刻画出不屈的反抗精神,这里所表现的与其说是个青年奴隶,不如说是全人类反抗暴政、为自由而战的崇高美德,更是雕塑家心中如火般激情的真实写照。
《垂死的奴隶》
基本信息:是米开朗基罗的三大雕塑之一,于1516年创作。
外观造型:这件雕塑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容貌健美、比例匀称、身体结实、疲乏不堪的青年,他左手枕在脑后,右手轻轻放在胸前,他胸前的那条绳索象征着禁锢的暴力与专政,全身肌肉舒展放松,似有灵魂进入天国、肉体得到解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