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人形机器人“领跑”马拉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801
金币
9611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3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4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3) —
以“逐梦世界生态岛,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的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近日在上海崇明岛拉开序幕。本届马拉松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赛者”——青龙机器人,为赛事注入了科技活力。
在开跑时,青龙机器人作为“领跑大使”,引领参赛队伍冲出起点,向大众展现了其卓越的全身控制能力;在颁奖仪式上,青龙机器人挥手致意获奖选手,为仪式增添了科技感与趣味性;在展台区,青龙机器人与观众互动,吸引了大量人群驻足拍照,成为赛事的“流量担当”。
青龙机器人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国地中心”)的核心成果。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在上海已经形成了头部集聚的发展态势。预计到2026年,上海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创新中心。国地中心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贡献上海力量。
外观“形似” 行为“神似”
据介绍,青龙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身高185厘米,体重80千克,全身力控达到400 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万亿次操作),灵巧手5指,持久续航2052wh,关节扭矩密度200Nm/kg。
由于高拟人躯干设计和高仿生“颜值”,青龙机器人在外观上与人类“形似”。它有43个主动自由度的仿生构型,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快速行走,并具备抗冲击干扰等高机动能力。此外,依托“朱雀”具身大脑和“玄武”小脑模型,它可以灵巧地控制身体,精准地理解指令和任务,在智能和行为上与人类“神似”。
此次亮相马拉松的青龙机器人,经过了国地中心团队的研发升级。
在硬件层面,优化了关节结构与电气排布,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和耐久性;在软件层面,重构了实时多任务运控框架,确保动作流畅协调;在算法上,引入策略网络训练和在线热调度,使机器人能够动态适应不同场景——这些技术升级,让青龙机器人在赛事中表现得游刃有余,领跑时步伐稳健,颁奖时挥手“优雅”,动作十分流畅。
依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在全球形成领先态势。
许彬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必须有一个好的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在基础模型基础上进行微调,再进入到具体场景中,我们计划今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1—2款具身智能的基础操作模型。”
3月下旬,国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3月21日在上海共同发布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作为一款面向未来机器人研发的高性能仿真环境,“格物”集成了先进的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致力于为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提供一站式机器人开发与测试解决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近期两度领跑马拉松
在赛事现场,青龙机器人与跑者们的互动,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跑者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机器人参与马拉松,它不仅跑得稳,还很有礼貌地向我们挥手,真的很酷!”
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的赛道全长21.0975公里,环绕上海崇明岛的自然美景展开。跑者们从陈家镇自行车主题公园出发,途经中滨路、揽海路、环岛大堤等优质景观路段,最终回到起点。赛道平坦开阔,森林覆盖率极高,跑者们在竞技的同时,还能尽情领略崇明岛的生态风光。
除了此次参加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青龙机器人还在不久前亮相浙江龙游的一场马拉松赛事。
3月16日,2025广和杯龙游半程马拉松在浙江龙游的市民生态公园鸣枪开跑。比赛现场,两台青龙机器人现身赛道,引发市民群众围观。它们带领着跑友们在赛道上奔跑,刷新了马拉松赛场的科技体验——这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和人类共同参加马拉松比赛。
图片来源:龙游县委宣传部
光大证券认为,文旅或是人形机器人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已从实验室走向初步商业化应用,正处于专用场景落地加速、通用场景探索突破的关键阶段。专用场景如公共服务、工业制造已实现一定规模应用;通用场景在运动能力和交互能力上取得突破。但大规模落地面临自由度限制、训练数据匮乏、模型泛化性差、研发成本高昂等瓶颈。文旅场景因需求旺盛、成本优势显著且技术适配性高,可能是人形机器人最先大规模落地的领域。
国开证券认为,我国正加速推进设备更新与数字化转型,催生了大量智能装备需求,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目前,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市场尚未成熟,产业链供应链仍在构建中。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创新与国产化,是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关键,能够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增强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快,国产零部件厂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801
金币
9611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3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05
人形机器人“领跑”马拉松
近期相关赛事情况
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
以“逐梦世界生态岛,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的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近日在上海崇明岛拉开序幕。本届赛事迎来特殊“参赛者”——青龙机器人,它作为“领跑大使”引领参赛队伍冲出起点,展现卓越全身控制能力;在颁奖仪式上挥手致意获奖选手,增添科技感与趣味性;在展台区与观众互动,成为赛事“流量担当”。青龙机器人经过国地中心团队研发升级,在硬件层面优化关节结构与电气排布,提升运动稳定性和耐久性;软件层面重构实时多任务运控框架,确保动作流畅协调;算法上引入策略网络训练和在线热调度,使其能动态适应不同场景,在赛事中表现出色。

2025广和杯龙游半程马拉松
3月16日,2025广和杯龙游半程马拉松在浙江龙游的市民生态公园鸣枪开跑,两台青龙机器人现身赛道,带领跑友们奔跑,刷新了马拉松赛场的科技体验,这也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和人类共同参加马拉松比赛。

青龙机器人特点
青龙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身高185厘米,体重80千克,全身力控达到400Tops,灵巧手5指,持久续航2052wh,关节扭矩密度200Nm/kg。其具有高拟人躯干设计和高仿生“颜值”,外观与人类“形似”;有43个主动自由度的仿生构型,能以1米/秒的速度快速行走,具备抗冲击干扰等高机动能力。依托“朱雀”具身大脑和“玄武”小脑模型,它可以灵巧控制身体,精准理解指令和任务,在智能和行为上与人类“神似”。

人形机器人跑步面临的挑战
技术层面
从技术上看,相比走路,跑步对于机器人来说,考验的不是单一的算法或是本体硬件,而是整个系统的极限。软件和硬件的耦合程度,是机器人运动是否稳定和流畅的关键。例如机器人转弯时,如果软件发出的指令与实际转动的角度存在偏差,转弯半径不符合预期,就容易摔倒。此外,越接近人类体型的人形机器人,跑起来越吃力,硬件结构越复杂、机身越重,运动负担就越重,对关节扭矩的要求会呈现指数级增长。长时间跑步意味着电机要持续高功率输出,一旦散热系统跟不上,电机可能因过热损坏;长期高负荷运转还会加剧本体内部零件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比赛规则层面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规则规定,机器人可更换,也可通过更换机器人以接力形式参加全程比赛,最终结果依据比赛过程中完赛时间、机器人更换次数进行综合评价,比赛过程中更换机器人每次罚时10分钟。这也对参赛机器人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

人形机器人参与马拉松的意义
产业发展角度
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来说,马拉松赛事是一个能够真实对比机器人能力的场合,投资人、B端和C端市场可以通过比赛了解哪家机器人的可靠性、稳定性更好,这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同时,随着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快,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创新与国产化是实现量产的关键,参加这样的赛事也能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改进的方向。

应用场景角度
光大证券认为,文旅或是人形机器人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其已从实验室走向初步商业化应用,正处于专用场景落地加速、通用场景探索突破的关键阶段。文旅场景需求旺盛、成本优势显著且技术适配性高,可能是人形机器人最先大规模落地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参与马拉松赛事,也是在文旅场景中的一种尝试,为其在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0284
金币
56999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9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2:24
您好,看来您对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中出现的青龙机器人非常感兴趣。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和搜索结果,以下是对您问题的回答:

1. 青龙机器人的角色和表现:
   - 青龙机器人作为“领跑大使”,在赛事中引领参赛队伍冲出起点,展现了其卓越的全身控制能力。
   - 在颁奖仪式上,青龙机器人挥手致意获奖选手,增添了科技感与趣味性。
   - 在展台区,青龙机器人与观众互动,吸引了大量人群驻足拍照,成为赛事的焦点。

2. 青龙机器人的技术特点:
   - 青龙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身高185厘米,体重80千克,全身力控达到400 Tops。
   - 拥有43个主动自由度的仿生构型,能够以1米/秒的速度快速行走,并具备抗冲击干扰等高机动能力。
   - 依托“朱雀”具身大脑和“玄武”小脑模型,它可以灵巧地控制身体,精准地理解指令和任务。

3. 技术升级:
   - 在硬件层面,优化了关节结构与电气排布,提升了运动稳定性和耐久性。
   - 在软件层面,重构了实时多任务运控框架,确保动作流畅协调。
   - 在算法上,引入策略网络训练和在线热调度,使机器人能够动态适应不同场景。

4. 产业前景:
   - 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表示,预计到2026年,上海将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创新中心。
   - 上海计划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1—2款具身智能的基础操作模型。
   - 国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发布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5.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 光大证券认为文旅或是人形机器人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
   - 国开证券认为我国正加速推进设备更新与数字化转型,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您对青龙机器人及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的好奇心。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