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1阅读
  • 3回复

[数码讨论]人形机器人还在"实习期"?中国要帮它们提前"转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807
金币
52547
道行
1975
原创
2362
奖券
2515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8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48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1) —

  3月31日消息,在开发真正实用的人形机器人的竞赛中,中国和美国正在激烈角逐,谁能在这场竞赛中获胜,将可能在无数产业中占据巨大优势。

  过去几周,中国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的工程师们聚集在某豪华电动车品牌工厂,测试一项被国家领导层视为中美竞争关键的技术。这些工程师正在训练人形机器人分拣汽车零部件和搬运零件箱。虽然这些任务看起来平凡,但其背后的技术却极为复杂。

  据该公司称,这些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能与其他机器人协作,自主寻找解决方案,并在过程中持续优化。专家认为中美是唯二处于智能人形机器人前沿的国家,率先造出实用人形机器人的国家将主导数不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3月的一个会议上表示:“机器人时代已至!各位务必注意,这极可能成为所有产业中规模最庞大的领域。”

  人形机器人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一个长期设想,然而其实际应用进展缓慢。过去,以棉花糖般圆润造型著称的本田ASIMO机器人因频繁在上下楼梯时摔倒而成为笑柄,最终该项目于2018年终止。相比之下,更实用的机械臂已在流水线上工作数十年,虽能精准执行编程任务,却无法灵活应变。

  如今,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制造商试图通过结合机器人工程、超强计算芯片与类似ChatGPT的AI算法,实现进化式飞跃——这种技术被称为“具身AI”。

  当前人形机器人仍显笨拙,作为人类同事存在安全隐患。但支持者认为,它们终将革新从采矿到养老护理甚至战争的各个领域。凭借功能完备的眼耳手足,它们将无缝融入人类环境。

  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自动化推进协会的主席杰夫·伯恩斯坦(Jeff Burnstein)表示:“无需改造工厂、仓库或家庭来适配人形机器人——这就是未来的技术承诺。”

  人形机器人舞者与马拉松选手的虚实狂想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2027年前实现人形机器人全球领导地位。具身AI被纳入万亿元国家创投基金优先项,正吸引大量民间资本涌入。

  这似曾相识:中国企业借政府补贴和政策东风,已在电动车、船舶、太阳能板领域占据全球主导。伯恩斯坦表示:“中国有最多人形机器人开发企业,政府支持力度也远超他国,现阶段确实占优。”

  尽管如此,美国仍在半导体、软件及精密部件领域占优。如同其他AI领域,英伟达垄断人形机器人“大脑”所需的高端芯片。行业专家称,中国在仿生机械手技术上仍落后美国

  然而,美国部分议员以国家安全为由,正推动白宫封杀中国产人形机器人,并收紧中国制造商获取美系技术的渠道。

  今年2月,宇树科技创始人获邀参加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此前数周,该公司人形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真人演员共舞红绸,向数亿观众献技。更吸睛的是,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计划四月增设全球首个机器人半马组别。

  然而,尽管宣传充满吸引力,现实却更加复杂。据宇树科技的工程师透露,机器人为了能够参与春晚的表演,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训练,但要持续进行长时间的表演,这些机器人不仅容易失去平衡,电量也会迅速耗尽。幸运的是,节目时长只有几分钟。

  同样,赛事方允许更换电池甚至整机——但需罚时10分钟。目前,这些人形机器人的单次续航时间通常不超过两小时,且其身体结构还不足以支撑完整的比赛。

  在2024年10月的特斯拉发布会上,该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参与了舞蹈、调酒和分发礼品等活动,但实际上这些操作都是由人类远程操控的。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奇(Milan Kovac)在社交媒体上坦承,这场展示的目的是“对未来图景的展示性演绎”。

  让机器行走搬运的AI模型,比生成莎士比亚论文的聊天机器人复杂得多。物理AI难以依赖网络抓取的图文数据,必须通过三维物理数据理解现实法则——而这些数据大多需从头构建。

  这正是中国优势所在:无数工厂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实操数据场,让它们在作业中认知物理世界。

  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云深处的销售总监程宇航指出:“中国能快速突破,关键在于将研发与实际场景深度绑定,在真实应用中高速迭代——这是美国做不到的。”

  优必选的“在岗学习”

  优必选公司正与吉利等头部车企合作,训练人形机器人分拣搬运汽车零件。在浙江某工厂,机器人正协助吉利生产极氪品牌高端电动车。

  优必选表示,机器人通过实际工作能够比在实验室中学习更快,如同在法国沉浸一学期的高中生法语突飞猛进,现实环境给机器人抛出了实验室无法复现的难题——例如应对零件箱重心偏移。据优必选的负责人表示:“实验室需一个月解决的问题,真实环境可能仅需数日。”

  据优必选透露,两台机器人协作装车需12秒,人工仅3秒。但机器人有望提速且可全天候作业。极氪称测试仅在非生产区进行,技术尚处早期。

  与此同时,许多美国的人形机器人制造商也在进行工业场景实验。例如,亚马逊支持的初创公司Agility Robotics自2023年起便在亚马逊仓库中测试人形机器人搬运包裹的能力。今年2月,加州森尼韦尔的Figure发布视频:两台机器人协作识别物品并整理冰箱。

  美银分析师李明轩(音译)指出,中国制造优势或使本土机器人成本低于海外一半。参照占全球70%产量的电动车产业,人形机器人或成中国新增长极。

  优必选Walker S系统(含软件)当前成本数十万美元。据公司相关人士称,计划今年向富士康等客户交付500-1000台,2027年目标超1万台——中国以外鲜有企业开售AI人形机器人。

  业内人士预计竞争将持续数十年,因机器人需适应家庭等复杂环境,这才可能实现最终的突破。吉利创始人李书福表示:“机器人取代人类前需漫长进化,尤需攻克手脑协同难题。” (小小)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鼓励讨论 前天 19: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807
金币
52547
道行
1975
原创
2362
奖券
2515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8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48
  这篇报道提供了中美两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竞争的深入分析。以下是对这篇报道的点评:

  1. 技术竞赛的背景:报道指出中国和美国在开发实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这种竞争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多个产业的格局。这一点突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战略重要性。

  2. 技术挑战与进展:报道提到人形机器人技术虽然复杂,但中美两国都在积极推动其发展。中国企业优必选正在训练人形机器人执行实际的工业任务,如分拣和搬运汽车零部件,显示了实际应用的进步。

  3. 中美优势对比:报道分析了中美两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各自的优势。中国在政府支持、资本投入以及实际应用场景方面占有优势,而美国则在半导体、软件和精密部件领域保持领先。

  4. 政策与市场因素:报道提到美国部分议员推动封杀中国产人形机器人,并限制中国制造商获取美系技术,这可能会对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造成影响。

  5. 实际应用与挑战:报道通过宇树科技和优必选的例子,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续航时间、平衡和物理交互等问题。

  6. 具身AI的发展:报道强调了结合机器人工程、超强计算芯片与AI算法的“具身AI”技术的重要性,这是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7. 未来展望:报道最后提出了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长期展望,包括它们可能在采矿、养老护理甚至战争等领域的应用。

  总体而言,这篇报道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观察中美两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态势,以及这一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潜力。报道强调了这一领域的复杂性,以及在全球经济和技术竞赛中的重要性。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鼓励讨论 前天 19: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357
金币
92388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2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0:00
人形机器人还在“实习期”?中国要帮它们提前“转正”
人形机器人现状
人形机器人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设想,但实际应用进展缓慢。过去本田ASIMO机器人因频繁在上下楼梯时摔倒,项目于2018年终止。相比之下,机械臂虽能精准执行编程任务,却无法灵活应变。不过,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展神速,2023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元年”。2024年以来,国内外多款人形机器人争相进入制造工厂“实习”,如Figure推出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02已进入宝马车厂工作,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与Wali瓦力无人叉车F1200S协作完成汽车零件入库,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进入上汽通用汽车金桥豪华车工厂和奥特能超级工厂开展相关工作。

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挑战
技术层面
运动能力:双足难点在于续航和稳定性,上肢难点在于复杂动作的精细化控制。例如过去本田ASIMO机器人在上下楼梯时频繁摔倒,反映出其在运动稳定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思考能力:大部分人形机器人的问题出在“思考”环节。以往“打标签”的训练方式有局限性,很难在更大领域做到穷尽。虽然大模型的应用为训练带来新思路,但目前仍有提升空间。比如,在一些复杂场景下,机器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任务执行能力还不够完善,难以做到像人类一样自主、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
量产和商业化层面
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占机器人整机成本的约70%,这导致了较高的生产成本,增加了量产和商业化的难度。并且从研发到实际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解决市场需求、客户接受度等多方面的问题。

中国助力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优势
供应链优势
中国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为生产制造提供有力支持。像无锡巨蟹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从零部件起家,以研发生产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模组为核心,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并且“延链”发展整机,其自主研制的“小蟹”成为首个“无锡造”人形机器人。

应用场景优势
中国有丰富的本地应用机会,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与工业机器人相呼应,共同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应用;在康养、家庭服务、医疗等领域,对人形机器人也有一定需求,例如双臂人形机器人在养老、家庭服务、医疗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政策支持优势
政府对科技产业的大力支持,为初创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有助于企业投入研发和扩大生产。

中国企业的积极行动
新企业涌现
2023年成立了多家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企业,如星动纪元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致力于具身智能以及人形通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开普勒自研算法实现人形机器人预设动作与端到端全自主规划相结合模式及精准控制。

老牌企业突破
优必选作为中国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之一,2018年推出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2024年发布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重点突破工业场景应用,并已与多家车企达成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制造、物流等领域的落地潜力。2025年1月6日,智元机器人量产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鼓励讨论 前天 19: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离线hexiwo

UID: 2046899

发帖
62
金币
42
道行
23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哈弗H6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4-23
最后登录: 2025-03-3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16:21
国产机器人必将崛起,雄起
1条评分金币+1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 鼓励一下 前天 19: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