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集三家脑机接口头部企业(博睿康、脑虎科技、阶梯医疗)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关键因素:
1. 政策支持与项目经理机制推动全产业链布局
上海市科委设立专职的「脑机接口项目经理团队」,围绕技术研发、供应链安全、临床转化等环节提供动态支持。例如,项目经理团队深度参与企业关键部件国产化(如神经电极、脑电采集芯片、医疗级植入电池),推动本地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低功耗芯片。此外,专项设立明确的「里程碑管理节点」(如产品原型开发、多中心临床试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确保技术快速落地。
2. 产业集群与交叉学科优势
上海拥有集成电路、生物制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基础,而脑机接口技术需融合神经生物学、材料学、算法等多学科领域。例如:
博睿康:依托清华大学团队技术,聚焦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的NEO植入体已实现瘫痪患者抓握动作。
阶梯医疗:对标马斯克的Neuralink,采用侵入式技术路线,其产品是国内首个通过型检的侵入式脑机接口。
脑虎科技:基于柔性电极技术,实现256通道脑机接口的意念对话和智能设备控制。
3. 临床资源与产业集聚区规划
上海计划建设「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优先选址于临床资源集中区域,便于企业开展植入式临床试验。例如:
博睿康计划2025年上半年启动大规模临床试验,目标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脑机接口产品。
阶梯医疗已启动国内首个侵入式脑机接口长期埋植试验,覆盖高位截瘫患者的脑控设备应用。
4. 以产品为导向的创新生态
上海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强调「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并重」。例如:
专项支持企业完成医疗器械注册全流程,通过产学研医协同加速产品上市(如脑虎科技通过项目经理对接药监部门,缩短注册周期)。
针对企业需求,上海本地芯片企业已开发低功耗脑电采集芯片,正进行国产替代测试。
总结
上海通过「未来产业培育机制」整合政策、产业链、临床资源与交叉学科优势,形成脑机接口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闭环生态。项目经理团队作为关键纽带,推动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加速产品落地,使上海成为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