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镉对人体的危害,需澄清一个概念:镉本身并非放射性元素,而是一种具有强毒性的重金属。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长期积累引发的多系统损害,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急性中毒反应
镉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大量进入人体时,可引发急性中毒:
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致肺水肿甚至呼吸衰竭;
神经系统:头晕、意识模糊、昏迷等。
二、慢性中毒及器官损害
长期低剂量接触镉会导致其在体内(尤其是肾脏、骨骼)蓄积,引发不可逆损伤:
肾脏损害
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
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发展为肾结石或慢性肾衰竭。
骨骼系统病变
骨质疏松、骨骼软化(如“痛痛病”26);
易骨折、骨痛及关节变形。
呼吸系统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
三、致癌性与其他系统影响
致癌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镉列为人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增加肺癌、前列腺癌等风险;
生殖系统:可能导致男性不育、女性月经紊乱;
心血管与免疫:引发高血压、贫血,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四、防护与应对措施
减少暴露:避免接触工业污染源(如电镀、电池制造行业46),戒烟(烟草含镉2);
饮食调整:增加锌、铁、钙的摄入,抑制镉吸收;
医学干预:急性中毒需及时清除毒物(如洗胃),慢性患者需监测肾功能及骨骼健康。
镉中毒的危害具有潜伏性和累积性,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若存在相关暴露史或疑似症状,建议立即就医并定期进行重金属检测。更多详细案例及防治方法可参考文末引用的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