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在2024年11月14日深圳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双足机器人SA01展示了其出色的行走能力,这仅仅是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全链闭环”驱动产业崛起
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早、规划高,已形成了从基础支撑到关键技术再到行业应用的“全链闭环”。在底层技术层面,广东已发布60多个大模型,数量居全国第二,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在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细分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场景应用、产业发展层面,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1800亿元,拥有1500家核心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医疗行业,国产眼科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ZOC的推出,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在无人机行业,极飞科技通过农业无人机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工业生产领域,“AI大脑”在纺织服装产业中出神入化,提升了设计、找布和染整工艺的效率。这些应用实例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方面的巨大潜力。
三、“雨林生态”催生化学反应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其政策生态、基础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代表委员们建议,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环境。同时,加强有关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补齐原始创新短板,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鼓励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里深挖深潜。
四、展望未来,共创辉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将更加凸显。未来,应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赋能制造业底座,创造出更多“出圈破壁”的技术和产品。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还应加强区域合作,共谱区域“协奏曲”,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引领着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