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1. “人工智能+”行动的应用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旨在将数字技术与我国的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具体而言,“人工智能+”行动的应用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产业赋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支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升产业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 终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 场景培育: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多场景的应用,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
2. 杭企如何主动拥抱AI推进创新
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时,杭州的企业纷纷采取行动,主动拥抱AI,大力推进产业创新。
- 万事利集团:成功研发出行业内首个垂类AIGC花型设计大模型,基于庞大的花型数据库和图像生成算法,实现个性化设计,为丝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正泰集团:加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推进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转型,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 传化集团:开放企业场景加强智能“武装”,推进多个领域的AI应用,并与科技企业合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场景训练场,探索共建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主动拥抱AI,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人工智能进入生活,未来或成通识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智能语音助手到智能家居系统,从交通出行到医疗诊断,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 教育领域: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一门通识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人工智能,为未来的世界做好准备。
- 基层治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周迪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整合、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基层治理效率。
- 艺术创作:全国政协委员、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表示,艺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推动艺术创作进入“人机共舞”的时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4. 人工智能带来变革,如何应对风险
虽然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
- 安全防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风险防范,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弥合科技鸿沟。
- 监管加强:代表委员们建议通过制定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等举措,来治理AI滥用乱象,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行动正在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并加强监管,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