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如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融入课程教学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学校政策:2023年9月,学校印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各专业的结合,培养面向智能时代的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
2. 课程创新: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的任课教师宋玉远带领大一新生,以“空间中的图形创意”为题,探索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融入课程教学。
3. 课程内容:图形创意是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将图形分为描述性、象征性、几何类、文字类和题材类等多种类别。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图形创意置入空间展示,以贴合新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方向。
4. 教学目标:课程负责人宋玉远表示,课程融入AI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应对新时代产业需求的必然之举,但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充满想象力的创意才是设计的灵魂。
5. 专家评价:顾群业教授对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课程不仅使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创意技巧与流程,达成了教学目标,更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作热情,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意义。
6. 专业建设意义:顾群业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专业建设及教学研究中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意义。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大大推进元宇宙的进程,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着力点。艺术家的加入将大大提高数据质量,在构建高质量、高价值的AI模型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7. 学生作品:文章最后列出了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在课程中取得的成果。
通过这些措施,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不仅在教学中引入了前沿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