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阅读
  • 2回复

[猎奇]他是臭名昭著的汉奸,挥笔写下4个大字流传至今,大街上随处可见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1390
金币
5075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197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2-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33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2-21) —

“你不知道了吧?写这几个字的人可是个大汉奸!”

交通银行的门口几名路人对着上面的题字指指点点。

中国银行原名是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如今通行的则是郭沫若建国后的亲笔。中国人民银行是马文蔚先生的隶书,招商银行是秦咢生老先生所题。

这几位都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可交通银行四个字,却是一个大汉奸郑孝胥写的。

晚清遗老

郑孝胥是晚清人士,1860年生于苏州,按籍贯却当是福州。郑孝胥的父亲郑守廉是晚清的翰林,学识渊博,因此郑孝胥从小就接受了非常完整的传统教育。

三四岁的年纪,郑孝胥就开始识字念书,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蒙学读物。

刚过六岁,就在父亲的督促下学习《诗经》、《四书》,扎实的国学功底从这个时候起就打下了,不过也铸就了郑孝胥非常老旧保守的头脑。

凡事都有好坏两方面,单论个人的文学素养,郑孝胥是非常出色的。光绪八年,也就是1882年,郑孝胥一举夺下福建解元,前路坦荡。

而且他并不是只会写八股文的书呆子,作诗能力也非常出色。郑孝胥尤其擅长古体诗,纵观清末民初近百年,论古体诗水平能和郑孝胥并肩的也只有陈三立。

在郑孝胥的开创下,整个清末诗坛流行着同光体诗风。

同时,郑孝胥还写得一手绝妙的书法。他从小取法欧阳询和苏轼,又亲习过魏碑,楷书造诣登峰造极。

当时流传着一个说法,北于南郑,于是于右任,郑是郑孝胥,两人堪称书法两绝。

正因如此,交通银行创建之时,就拜托郑孝胥为银行题字。

由于交通银行是最早的四家银行之一,未表示历史悠久,题字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甲午战争之前,郑孝胥仕途刚起步,在驻日大使馆担任书记官。战争爆发后就回到了国内,担任广西边防大臣。

那会儿广西正在和法国打仗,郑孝胥在此期间积累了许多与西欧外国交往的经历。

年轻时的郑孝胥也有一腔热血,戊戌变法那会儿,他也有心救国,与唐才常积极联系过。

可是变法终究还是动摇了旧阶级的利益,再加上戊戌变法那批人都没什么好下场,被吓到的郑孝胥从此成了忠诚的保皇派。

后来立宪运动时,在皇上的命令下,郑孝胥倒也有胆量做一些事情。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立都有他在背后推动。

1908年,郑孝胥担任预备立宪公会的会长,请求皇上尽早建立国会。最终这个所谓的国会依然还是维护旧贵族的利益,没有任何作用。

1911年,郑孝胥走马上任湖南布政使。结果走在半道上遇上了辛亥革命,从此丢了官。

卖国汉奸

丢官之后,郑孝胥就把辛亥革命这一批革命者给恨上了。一直到1919年他还念念不忘,在日记里痛骂孙中山等人是“乱党”、“日本乱党”。

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没有了官职,躲在天津的房产之中当房东。

但他终究还是清末有名的文人,很快就能靠着过去的人脉某一个差事。没过多久,一纸诏令下发,让郑孝胥去当溥仪的内务大臣。

某种程度上,郑孝胥也算是溥仪的老师,因而他对外往往以帝师自居。

由于郑孝胥早年为官的时候是在日本当书记官,因此和日本政府往来相当密切。

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以后,郑孝胥第一时间安排溥仪住进了日本使馆。这一下就把溥仪推入了日本人的怀抱,开始做日本人的傀儡。

后来北洋军阀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即便是待在日本使馆内郑孝胥也担心不安全,于是在1925年带着溥仪跑到了天津日租界当中躲着。

郑孝胥躲在日租界还不是光顾着苟延残喘,他暗地里一直和日本政府密谋拥护溥仪复辟。

最后,郑孝胥一拍脑门想到个主意,可以让日本帮忙先建立一个政权,再拜托西方列强共同管理。

在这种遗老的心里根本没有什么中国、人民,他只想要溥仪这个皇帝能高高在上得维持着皇帝制度就够了。

他在日记里写道:“故今日皇上欲图中兴,不必待兵力也,但使圣德令名彰于中外,必有人人欲以为君之日。”

这实在是痴人说梦了。不过日本却最爱这种愚蠢的卖国贼,他们早就想要借助溥仪来控制中国了。

这下郑孝胥自己送上门来,日本人当然不会放过。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郑孝胥劝说溥仪去东北,说那边已经被日本人控制,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建立伪满洲国。

郑孝胥心中一想到溥仪又将登基,真是心花怒放,很快就起草了《建国宣言》,甚至还写了一首“国歌”。

不过郑孝胥的举动并不能让所有满清遗老满意,部分人心中还是能够明辨是非,不会引夷狄入中华的。

原本跟随溥仪的遗老朱益藩等人为之暴怒,大吵一顿之后与之分道扬镳。

里外不是人

1932年3月8日,郑孝胥风风火火地带着溥仪乘车前往长春。第二天到达长春之后,立马就举行了就职典礼,溥仪登基为伪满洲国的皇帝。

见到溥仪重回皇帝位,郑孝胥立即着手张罗自己的身份地位,封自己为国务总理,又兼任陆军大臣、文教部长。

这完全都是日本政府中的官职设计,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

可见郑孝胥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的权力,和什么救国、保皇全不相干。

当然郑孝胥也没有昏了头,毕竟是饱学之士,他很清楚伪满洲国没有任何力量,如果张学良率领东北军打回来,伪满洲国绝无抵抗的可能。

为此他特意与关东军代表武藤信义签下了《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可以在伪满洲国合法驻军,并且拥有各种特殊地位。

建国之后,郑孝胥发现情况不对了。日本关东军的军官地位竟然比溥仪这个皇帝还要高。

而他们这些所谓的伪满洲国内阁大臣,则完全是形同虚设,再国内没有半点权力,实权完全在日本人手里。

郑孝胥原本当上了国务总理还满心欢喜,这下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传话筒,和日本人的仆人差不多。

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让郑孝胥很难接受,于是写了首诗感慨:“何事与人说时命,残年由遣待苍茫。”

到后来郑孝胥的不满越来越多。可虚伪胆小的他又不敢为了自己的权力直接跟日本人闹掰,于是又开始假借爱国之名发声。

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满洲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该让它自己走走,不该总是处处不放手。”意思日本是时候把伪满洲国的权力交还给他了。

日本人当然对这番话很不满意,他们就喜欢把溥仪控制在手中当个牵线傀儡,于是对郑孝胥施压,逼迫他下野。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前天 20: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335
金币
26673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5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2:39
郑孝胥:臭名昭著的汉奸,其书法影响深远
郑孝胥的背景与成就
郑孝胥,一位出生于官僚家庭的才子,自幼受到封建文化的深刻影响,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更在书法领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郑孝胥的书法作品深受苏轼和欧阳询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刚、苍劲风格。

教育与早期生涯
郑孝胥于1882年以解元的身份中举,随后进入晚清政府任职,包括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重要职位。他的书法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1908年,他为交通银行题写的“交通银行”四个字,至今仍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书法艺术成就
郑孝胥的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其市场价值也非常可观。他曾因书写“交通银行”四字而收取了巨额报酬,单个字的售价高达1000两白银。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就备受推崇,被誉为“北于南郑”,其中“南郑”即指郑孝胥。

郑孝胥的政治生涯与争议
尽管郑孝胥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政治生涯却充满了争议。他最终走上了叛国的道路,成为了人们唾弃的汉奸。

反对辛亥革命与复辟活动
辛亥革命爆发后,郑孝胥作为清朝遗老,试图通过复辟帝制来维持清廷的统治。他参与了多项复辟活动,包括与溥仪的密切合作,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成为伪满洲国的“执政顾问”
最为人所不齿的是,郑孝胥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为了伪满洲国的“执政顾问”。这一行为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汉奸形象,使他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郑孝胥的书法作品及其影响
尽管郑孝胥在政治上的行为令人失望,但他的书法作品却流传至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交通银行”四字的广泛传播
郑孝胥为交通银行题写的“交通银行”四个字,因其优美的字体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郑孝胥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商业上有着极高的价值,更在文化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学习和模仿,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
郑孝胥,这位曾经的清朝遗老和书法大师,虽然在政治生涯中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却是不容忽视的。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更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行为令人唾弃,但他的书法作品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影响着每一个热爱书法的人。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9136
金币
1329947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61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3:03
这段历史描述了郑孝胥从一个有才华的文人到成为伪满洲国的汉奸的过程。他的经历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选择。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早年经历:郑孝胥出生于晚清,接受了传统的教育,擅长古体诗和书法。他曾参与戊戌变法,但变法失败后,他成为了忠诚的保皇派。

2. 仕途与转变:辛亥革命后,郑孝胥失去了官职,但他仍然与清朝皇室保持联系。1919年,他成为溥仪的内务大臣,并在溥仪被赶出故宫后,安排溥仪住在日本使馆,这标志着他开始与日本政府勾结。

3. 伪满洲国的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郑孝胥劝说溥仪去东北,并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建立了伪满洲国。郑孝胥起草了《建国宣言》,并封自己为国务总理。

4. 内心的矛盾:尽管郑孝胥在伪满洲国担任要职,但他逐渐发现,伪满洲国实际上是由日本控制的。他的权力非常有限,这让他感到失望和不满。然而,他不敢直接与日本人对抗,只能通过一些言论表达自己的不满。

5. 最终结局: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伪满洲国也迅速瓦解。郑孝胥的汉奸行为最终被历史所唾弃。

这段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在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的挣扎和选择。郑孝胥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展示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一些人选择了背叛国家和人民,最终被历史所唾弃。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