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很多人开始在温暖的被窝里多待一会儿,尤其是那些年纪稍大、患有心脏病的朋友们。
你知道吗?冬天对心脏病患者的威胁并不小,气温一降,很多原本没有症状的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因为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和活动选择,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那么,心脏病患者在寒冷的天气里,最好避免哪些生活习惯呢?
别让自己太累
冬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要在早晨的阳光里去散步,或者在休息日去跑步、骑车,想要消耗掉体内的脂肪和热量。
然而,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寒冷的气候与剧烈运动的结合,简直是个心脏杀手。
我曾接诊过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患有冠心病,每年冬天都坚持去晨跑,觉得这样能保持健康,然而,他却从未意识到寒冷的空气对他心脏的影响。
有一次,他在晨跑时感觉到胸口剧烈的疼痛,并伴随呼吸急促,赶紧被送到医院时,我们诊断他因过度运动,加上低温环境,导致心肌缺氧,出现了急性心绞痛。
此类案例屡见不鲜,尤其在寒冷的早晨,气温骤降之际,我们的血管会收缩,心脏负担亦随之加重。
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然狭窄,突然加重的运动负担,会致使心肌供血匮乏,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天气一冷,心脏病发的可能性就噌噌往上涨,大概能涨个三成,特别是那些心脏不太好的朋友们,如果热身不充分,还硬撑着干体力活,那风险可就更高了。
在低温下,心脏的负担比夏天要大得多,如果你是心脏病患者,即使早晨阳光明媚,外面的空气清新,也千万不要让自己在寒冷中进行剧烈运动。宁愿在家里睡个懒觉,或者做一些轻度的室内运动,也别让心脏承受过大的压力。
别穿得过多
寒冷的天气让很多心脏病患者非常小心保暖,他们会一层一层地穿上厚衣服,生怕冷气侵入。然而,穿得过多,尤其是穿着过于紧身的衣物,反而可能让心脏工作得更加吃力。
我曾有一个老年患者,他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每年冬天,他都习惯穿上厚重的羽绒服和多层保暖衣物,觉得这样能抵抗寒冷,保护心脏。
直到有一天,他因心脏不适入院时,我们才发现他因为穿得太厚,身体不适的症状加重了。
原来,穿着过多衣物会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过高,血管会因过热而扩张,心脏的工作负担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有心脏病的患者,心脏在过度负荷下更容易出现不适。
研究表明,当温度骤降时,穿着厚重衣物时,人体为了维持内外温差,往往会产生过度的热量和能量消耗,这直接影响到心脏的血液供应,可能诱发心律不齐或心衰等问题。
虽然冷空气会收缩血管,但如果衣服太厚,反而增加了心脏的工作负担,衣服过厚时,心脏在做调节体温的同时,还得供应额外的血液,以保证肌肉和器官的供血。
所以,冬天保暖并不等于穿得太厚,心脏病患者最好选择透气性好、轻便的衣物,通过层层穿搭来保持温暖,而不是将自己裹得像个粽子。
别长时间待在热气腾腾的地方
好多心脏病的朋友总觉得,到了冷冰冰的冬天,最享受的事儿就是泡个热腾腾的澡,或者窝在暖洋洋的屋子里头。
热浴和高温环境确实能让身体感到温暖,但对心脏来说,却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记得一个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他一到冬天就迷上了泡热水澡,每次泡澡,他都跟泡温泉似的,一泡就是老半天,说这样能让他全身放松,压力全消。
可是,某一天,他在洗澡时突然感到胸口剧烈不适,被送到医院后,我发现他因为长时间泡热水澡,体温过高,导致血管扩张,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出现了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时,血管会扩张,进而致使血压降低,为维持充足的血流供应,心脏会加速跳动。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这样的情况容易引发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尤其是那些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长时间待在过热的环境中,会使心脏的负担骤然增加。
此外,热气腾腾的暖气房也不是心脏病患者的理想之地,由于室内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低,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干扰,心脏因此容易受压。
因此,我总是建议我的患者,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泡澡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且水温不要过高,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更健康的选择。
别忽视身体的小信号
很多心脏病患者认为,只要没有剧烈的胸痛和呼吸困难,自己就没什么问题。殊不知,冬季寒冷天气中的一些小信号,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我曾有一位心脏病患者,他早期并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只是偶尔感觉到些许的乏力。
可在一次寒冷的早晨,他突然感到极度的疲惫,脚步沉重,心跳加速,随之而来的是胸闷,直到他意识到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脏病发作相关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就医时机。
事实上,心脏病在冬季发作的隐形前兆通常是:莫名的疲劳、轻微的胸闷、乏力甚至呼吸急促,特别是体力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不要轻视。
寒冷天气下,人体代谢加快,心脏负担亦随之加重,不少潜藏的心脏问题常常在这个季节显露出来。
根据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寒冷天气下,心脏病的死亡率比夏季高出大约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