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2阅读
  • 2回复

[猎奇]广州这三条老街,以前地图上竟然搜不到 [3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囚徒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1413
金币
5468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197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2-24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1-06)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18
wowoni 金币 +18 - 01-0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上清仙尊

发帖
295601
金币
2884
道行
40005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2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1-06
以下是广州三条以前地图上搜不到的老街1:

十五甫正街:是西关最早建立的住宅区,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它同时也是西关最熟悉又陌生的一条街,东起多宝路,西接永庆坊,却少有游客停留。相比起耀华大街,十五甫正街没有厚重的历史文物,反而多了几分鲜活的老广州气息。

牛奶厂街:开了26年便利店的刘姨依稀记得老人聊过:解放前,这附近确实有一家牛奶厂,但早就没有了。从牛奶厂街进去,会遇到福善堂。路过阿婆说,福善堂建于1873年,是一间姑婆屋。旧时的女性为反抗封建婚俗,自行盘起头发,终生不嫁,称为自梳女,姑婆屋便是她们平日相聚之地。虽然这里并不对外开放,但那群勇于反抗封建桎梏的女子群像,仍会在脑海里浮现。

龙导尾②号:广州的地名大多顺应地理条件而起,木排街也如此。宋朝时,珠江北岸并不是如今的沿江路,而是在木排街一带。那时的江面很宽,上游放落的木排顺流而下,绕过水母湾,便停在木排街上。一脚踏进木排街,像走进50年前的老广州。不算宽阔的麻石巷侧,摆满了数不清的摊档,果蔬与熟食,杂货与生鲜,叫卖与讨价声不绝于耳。摊档规模不大,胜在干净齐全。花姨说,一日三餐、吃穿用度都能在这得到满足。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9562
金币
1333270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70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1-06
  广州的老街,确实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脉络,它们承载着广州的历史与记忆,是广州文化的精髓所在。以下是三条充满故事的老街推荐,它们或许不如永庆坊、耀华大街那样闻名,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1. 十五甫正街:这条街见证了西关的变迁,虽然没有耀华大街的历史沉浮,但这里的生活气息浓厚,让人仿佛穿越回老广州。十五甫正街的麻雀学校、陈老添的“山寨”鱼皮,都是这里不可错过的故事和美食。

  2. 牛奶厂街:尽管名字中带有“牛奶厂”,但实际上这里并没有牛奶厂。牛奶厂街的福善堂、宝岗堂旧址,以及日系小清新的宝贤社区,都是这条街的独特风景。这里的每一处都透露着广州老街的韵味。

  3. 木排街:这条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它的名字来源于珠江边的木排。木排街的摊档、老建筑,以及同盟会馆,都是广州历史的见证。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回味无穷。

  这些老街,不仅是广州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广州人生活的缩影。它们不需要过多的打磨,就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正如你所说,它们不像广州,却又是最地道的广州。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走走这些老街,感受广州的韵味和故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