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广州三条以前地图上搜不到的老街1:
十五甫正街:是西关最早建立的住宅区,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它同时也是西关最熟悉又陌生的一条街,东起多宝路,西接永庆坊,却少有游客停留。相比起耀华大街,十五甫正街没有厚重的历史文物,反而多了几分鲜活的老广州气息。
牛奶厂街:开了26年便利店的刘姨依稀记得老人聊过:解放前,这附近确实有一家牛奶厂,但早就没有了。从牛奶厂街进去,会遇到福善堂。路过阿婆说,福善堂建于1873年,是一间姑婆屋。旧时的女性为反抗封建婚俗,自行盘起头发,终生不嫁,称为自梳女,姑婆屋便是她们平日相聚之地。虽然这里并不对外开放,但那群勇于反抗封建桎梏的女子群像,仍会在脑海里浮现。
龙导尾②号:广州的地名大多顺应地理条件而起,木排街也如此。宋朝时,珠江北岸并不是如今的沿江路,而是在木排街一带。那时的江面很宽,上游放落的木排顺流而下,绕过水母湾,便停在木排街上。一脚踏进木排街,像走进50年前的老广州。不算宽阔的麻石巷侧,摆满了数不清的摊档,果蔬与熟食,杂货与生鲜,叫卖与讨价声不绝于耳。摊档规模不大,胜在干净齐全。花姨说,一日三餐、吃穿用度都能在这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