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人对稀饭的喜爱及稀饭的种类
喜爱程度高
四川人被形容为“稀饭的脑袋”,稀饭在四川人的饮食中家庭地位极高。临近冬至在火锅店喝五碗稀饭,喝稀饭能让人通体温暖,在冬天是很惬意的享受。
多种类的稀饭
特色搭配
四川人不喜欢白稀饭,会往里面加各种内容。例如绿豆稀饭用来解暑;荷叶稀饭有一股清香;红苕(红薯)稀饭,不过四川人更习惯称红苕稀饭;菜叶子稀饭往往会出现在年夜饭的结尾等。
还有用花生、红苕、南瓜、豇豆、玉米、荷叶等制作的稀饭,内容丰富,一周七天可以不重样。像面疙瘩稀饭这种比较小众的,用冬寒菜叶子打底,手捏面疙瘩丢进去煮也是别有风味。
搭配猪油升华风味
用猪油来升华稀饭的风味,既能增加风味,又能顶饿。过去乡下条件差,米都要省着吃的时候,稀饭就是家常便饭,即便食材简单,如配合上地里挖来的野菜萝卜煮成的稀饭也很珍贵。
二、稀饭与特殊场景的联系
冬季的温暖记忆
在结了霜的清晨或者漫天飞雪的时候来上一碗稀饭,那种鲜美能让人从头顶热乎到脚尖,是记忆中的味道。像杀年猪时,用剩下不成形的猪杂零碎煮的稀饭,味道千金不换。
与火锅店的联系
在火锅店里喝稀饭,可能是这家火锅店有特色的粥底火锅。粥底火锅有自己的饮食仪式感,例如第一轮是海鲜局,依次丢入鲍鱼、活虾、鱼片提鲜,把大海的味道继续叠加;第二轮是牛肉猪杂丸子,分泌出油脂,逐渐渗透进鲜美里,提升香的厚度;第三轮是菌菇蔬菜,煮出清香,加入丰富的维生素,平衡鲜与脂。在吃粥底火锅的过程中一边炼粥,一边大快朵颐,粘稠的粥挂在肉的壁上,像镀了一层金,消解掉食材的粗糙边界,多了一层爽滑嫩气,所以会忍不住多喝几碗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