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不够吃,不够再加一点。”12月9日,一进阿莲小吃的店门,老板娘便热情地招待起每一位顾客;吃饭时,她也时不时地上前询问菜品的口味是否合心,还会认真地向感兴趣的客人介绍店里的特色小吃和制作工艺。
这是一家经营了十几年的老店,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老板娘黄秀莲是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人。她从父母一辈的手中接过传承的技艺,经过创新、发扬,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味道。
法国博主米莲娜(图右,Mylene MATHIEU)在阿莲小吃店体验沙县小吃。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12月9日,参加第二十八届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的外国博主和留学生一行深入沙县街头巷尾,实地探访多家像阿莲小吃这样的老店——这些店有的主做烧卖,有的专攻豆腐丸,有的种类齐全,有的专心只做一种食物。
这些老店的存在,既是沙县小吃技艺守正创新的活例子,也是当地人心心念念的“味道”。它们既是美味佳肴和烟火人情,也是三明人“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精神的体现。
技艺,守正创新
“我母亲对小吃很有感情,她希望自己的手艺能传承下去。”2013年,在年迈母亲的召唤下,在外经营沙县小吃11年的罗婵玉回到沙县,开了一家夏茂豆腐丸店。
她在保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进行了创新,加入香菇碎、姜末、葱花、猪肉末等食材,改用大骨头汤或红菇汤做汤底,并将传统手滚粉改为畚箕裹粉,让豆腐丸保持绵密口感的同时,又不失爽滑。
“现在我也在研发新品种,包括水果豆腐丸和海鲜豆腐丸,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罗婵玉向澎湃新闻(
www.thepaper.cn)介绍,就在本届小吃旅游文化节开幕的前几天,她还在改良豆腐丸品种。
罗婵玉创新的豆腐丸。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罗婵玉表示,其实自己的母亲能做几十种沙县小吃,但是她选择专攻豆腐丸,“因为豆腐丸圆圆的,裹粉烹煮后变得晶莹剔透,恰似人一般,圆润、敞亮、透彻。”
罗婵玉说,从她外曾祖父算起,到她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我已经在物色传承人,有合适的人选,我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她介绍,现在沙县小吃中的扁肉、拌面、蒸饺、闷罐这“四大金刚”已经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了,但是还有许多的沙县小吃没有走出去,“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小吃走出去,走向更远的地方”。
澎湃新闻从沙县区了解到,像罗婵玉、黄秀莲这样的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人,当前一共有42位。
留学生在阿莲小吃店体验沙县小吃。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早些年在外打拼,却始终放不下从小吃到大的沙县小吃,担心这份味道有一天会只封存于记忆中,便回到家乡,接起了上一辈的技艺。
他们的出发点没有那么多“宏大叙事”,却在极其朴素的情怀下,真真切切地实现了代代相传。2021年5月24日,由三明市申报的小吃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沙县小吃的传承被提高到国家级的高度。
记忆,心心念念
多年来,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们通过自己的传承、创新、发扬,又将带有各自情怀的沙县小吃带到大众面前,使之成为更多人难以忘怀的味蕾记忆。
“我丈母娘吃烧卖只吃佳兰烧卖,我老婆和我吃阿狗烧卖就更多一点。”沙县女婿金先生说,沙县的小吃店有各自的粉丝群体,每个人的口味偏好不一样,但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店。
金先生提到的烧卖是沙县独有的美食,与其他地方口朝上不同,沙县烧卖的口是朝下的,馅料则以粉丝、肉末为主,外形晶莹剔透,因此也被称为“水晶烧卖”。
留学生在佳兰烧卖店体验水晶烧卖。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王景熙是佳兰烧卖的老板,卖烧卖已经30多年了。从最初的单一品种到如今豆腐丸、泡爪等各类小吃齐全,烧卖始终是这家店铺的招牌。
中午未到,佳兰烧卖不大的店面里已经坐满了人,屋外也支起了两张临时放置的大桌子,每张座子上都有一份热气腾腾的烧卖。
“我们从三明市区来的,这个味道在别的地方不太能吃到,而且吃饭也讲究个氛围,在这吃更有感觉。”两名食客说,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会一起来吃。
对此,自称“半个沙县人”的金先生很是认同。他说,走出沙县,这些小吃统统被称作“沙县小吃”;但是在沙县,每家店有各自的招牌拿手小吃。
佳兰烧卖以其皮薄筋道、口感丰富而闻名遐迩;李记酒楼则以丰富的菜品选择吸引着八方来客;春兰烧饼外酥里嫩,香气扑鼻,令人回味无穷;卢家包心米冻皮的口感独特,滑而不腻;莫哈瓦的手工扁肉则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了沙县小吃中的佼佼者……
“莫哈瓦”是沙县方言,意为“没得说”,在三明市沙县区,就有一家同名小吃店。与佳兰烧卖不同,莫哈瓦更像是一个小吃博物馆,里面的小吃种类繁多,但要说“当家花旦”,那必然是手工捶打的扁肉。
留学生在“莫哈瓦”体验手捶肉馅。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之前有个在广东工作的闽南人来我们这边吃过之后,一直念念不忘,回家的时候特意拐到这里,来吃我们的小吃。”吴其云说,有很多外地人跑几百公里来吃,还有很多在外地工作上学的本地人会特意联系他,让他做好寄过去,甚至还有外国人吃过后主动想学习制作工艺。
“我最爱的小吃就是扁肉。”吴其云介绍,自己之所以会做这一行,与儿时记忆有关。六七岁时,吴其云就帮着父母做小吃,做好后挑着担子“赶圩”叫卖。长大后,他便开了店,远去的儿时记忆也就成了如今得以传承的技艺,店面也从最初的40多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上千平方米。
“我们的沙县小吃能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念念不忘,甚至想要学习传承我们的小吃技艺,作为一个手艺人,我很开心,也很欣慰。”吴其云如是说。
法国博主米莲娜在李记小吃店体验沙县小吃。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